以下文章來源于建築實踐 ,作者宋春華
編者按
4月27日,住建部、發改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加上近來恒大足球場的風波,城市建築風貌問題引發行業高度關注。本文作者曾參與并主持了上海中心大廈第二輪方案遴選,以寶貴翔實的設計資料和科學嚴謹的專業評論還原了上海中心大廈的設計決策過程,同時充分表明了專家以及第三方評估在城市建設風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集思廣益,玉汝于成——上海中心大廈設計咨詢活動回顧
作者:宋春華 SONG Chunhua
* 原文刊載于《建築實踐》創刊号(2018年11期)
上海中心大廈建築設計是從征集的19個方案經整合為9個方案後,通過兩輪評議遴選而産生的。
第一輪是“九進四”,從9個方案中先篩選出4個,經深化修改後,進入第二輪“四進二”,評選出兩個方案,即拟用方案,這兩個拟用方案由建設方——上海中心大廈建設有限公司,在征求有關方面意見後,确定實施方案,再按程序報批審定。
我有幸參加并主持第二輪方案遴選,深感責任重大。2008年2月28日,來自業界的建築、結構、設備、環保、消防等各行業的專家,組成了評選組,各位評委都是知名的建築師、專家、教授,大家共同的心願是不負業主及各方面的期望,嚴肅認真,公平公正,把好的方案評選出來。
最初的19個征集方案
1、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方案
2、英國Foster建築事務所方案
3、中聯程泰甯建築設計研究院方案一
4、美國SOM建築設計事務所方案
5、美國Gensler建築事務所方案
6、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方案
7、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方案一
8、美國KPF建築事務所方案
9、美國RTKL國際公司方案
(以上9個方案入選第一輪方案評審)
10、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方案一
11、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方案二
12、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方案三
13、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方案二
14、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方案一
15、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方案二
16、華東都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方案
17、上海江歡成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方案
評選過程中,評委們進行了充分的評議和讨論,這樣的交流,實際上也是個确定上海中心大廈應該是座什麼樣的超高層建築的目标、願景和如何選擇評标中的價值取向的過程。盡管各位評委在看問題的專業角度和出發點會有所不同,對方案評價的側重點也會有權重上的差異,但在以下幾個方面,大家還是取得了基本共識。
1) 上海中心大廈的角色定位。上海中心大廈是我國自行投資建設的一座帶有地标性的超高層建築,它所處的區位上海浦東新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和示範區,其所在地是陸家嘴中央商務區的核心區,上海中心大廈将與相鄰的兩座已建成的超高層建築 (金茂大廈和世界環球金融中心) 共同組成三塔鼎立的标志性景觀,而上海中心大廈無論體量和高度均居更突出的地位,其地标的角色自不待言,它應該成為上海乃至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的象征。
2) 上海中心大廈在三塔群體中應起到領銜的作用。陸家嘴CBD的城市設計是通過國際招标,對5個方案進行了整合和優化而形成的,以東方明珠和三塔建築群為标志性建築而獨具特色。上海中心大廈是三塔中的壓軸之作,它應與其它兩座建築友好地呼應,相互協調,具有良好的美美與共的整體感,同時,又各具特色,各美其美,尤其是上海中心大廈因為體量大、高度高,是形成新的天際線的主要元素,必須發揮好領銜作用。
3) 上海中心大廈的建築風格應傳承海派建築的時尚、浪漫、優雅的先鋒性,同時又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上海素以萬國建築博覽館而著稱,既多元包容、博采衆長,又敢于突破、不落俗套而引領潮流。上海是改革開放、走向世界的排頭兵,其标志性建築在傳承的基礎上更應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國際範兒。
4) 上海中心大廈應在節能減排方面有所追求,在綠色設計、綠色建造、綠色運維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減少碳足迹。
5) 上海中心大廈在超高層技術上,應堅持創新,克服超高層建築普遍存在的缺陷,應用現代新科技、新材料、新設備和信息智能手段,全面提升超高層建築的品質,更好地滿足人們對超高層建築的美好需求。
入圍第一輪評選的9個方案(上部4個方案獲勝,進入第二輪評選)
應該講,參與第二輪評選的4個方案,都是優秀的方案,他們對上述的幾個方面都有相當貼切的回應,評委們對各個方案都給予了實事求是的評價,但既然是評選,其結果必定是有取有舍,經過全面比較并采取投票方式,最終是美國甘斯勒 (Gensler) 和英國福斯特 (Foster) 兩方案勝出。
第二輪評選過後的優勝方案:Foster
第二輪評選過後的優勝方案:Gensler
評選出的兩個方案,應該講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甘斯勒的方案之所以能脫穎而出,從城市設計的角度看,它在三塔建築群的整體效果上更具優勢,此外,關鍵在于它具有獨到的創意。
1) 具有标志性的總體創意
甘斯勒的方案,經過多方案比較,最後采用了圓角凸邊三角形平面,在其中一角開有V型槽;豎向采用向上變截面收分并轉動120°的旋轉體。這種收分式旋轉,增強了主體升騰向上的視覺沖擊,塔身上的V型槽自地面向高空,劃出一條優美的斜線,營造出一種“誰持彩練當空舞”的意境,整個塔身可以說是上海中心大廈創作的點睛之筆,既有标志性,又帶有裝飾性,頗具特色和唯一性,作為上海的新地标,是當之無愧的。
2) 确定适宜的建築高度,形成協調的建築群體
按當下的技術和上海的實力,建造更高的摩天大樓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但更高不一定更好。作為三塔一組的超高層建築群中的一員,而且是最後入席的,它必須考慮與前兩者關系的協調性。
先期建成的金茂大廈和世界環球金融中心,總體的評價是正面的。420.5m的金茂大廈更偏典雅與端莊,因建築形式具有中國密檐塔的意象而很接地氣,廣受好評,在一段時期内獨領風騷,成為中國超高層建築的精品之作;492m的環球金融中心以洗練的建築語言,采用大刀闊斧式的削切手法,使整個高塔挺拔、俊秀而極具現代感。在這樣的界面前,上海中心大廈選擇什麼樣的形體和高度,是具有挑戰性的。如前所述,上海中心大廈為凸邊三角形平面的旋轉體,如何确定其高度,仍是個敏感的課題。經比較論證,上海中心大廈定為632m,它比環球金融中心高出140m,而環球金融中心又比金茂大廈高出71.5m,前者的高差大約是後者的兩倍,這樣3個制高點在天空就形成一個立體上升的空間弧線,共同構成優美的天際線。這一高度與遠處的東方明珠也有較好的呼應,使整個浦東陸家嘴核心區的整體天際線在兩個标志性景觀處形成兩個高峰,既有起伏變化,又統一協調,在浦西外灘的不同區段,都能獲得優美的浦東天際景觀。
3) 科學選擇旋轉角度
從減少風荷載的效果來看,旋轉的角度越大越有利,但還要考慮旋轉體造型的美觀以及施工難度等一系列問題,科學的選擇就是要尋找一個平衡點。經過不同角度的模型研究和風洞實驗,提交的方案為整體旋轉120°,每層扭轉大約近1°,此時不但整個旋轉體在大多數視角下都有優美的扭動而逐步上升的絕妙身姿,而且還可以減少24%的風荷載,為提高大廈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奠定了形體基礎。
4) 垂直公共空間體系的構建
由于凸邊三角形的外圍與圓形内圈相切的平面加之整體旋轉120°,在内外兩層之間形成了若幹個 (共21個) 垂直的共享空間,這些垂直的大堂又被稱之為空中花園,豐富了大廈的垂直空間系列,可以為在大廈工作、旅居、購物、觀光等人員,提供交往、休憩、餐飲、觀景等多種公共服務,彌補了一般超高層建築在這方面缺項的遺憾,使摩天大樓成為名副其實的“垂直城市”。
5) 雙層幕牆的綠色效應
雙層幕牆圍護結構,更有利于降低室内外的熱交換,節能減排效應明顯,其采暖和制冷能耗較普通單層幕牆可節省能源50%左右,另外,雙層幕牆也有利于隔音降噪等功能,從而提高了室内環境的舒适度。
綜上所述,在方案階段評委們更關注的是這些創意,甘斯勒正是以創新的思維和獨到的手法,為我們展現出一座與衆不同、獨具特色、傳承上海文脈、彰顯海派建築風範的摩天大樓。評委們的這些意見得到了建設單位及上海相關部門與領導的認可,随即在2008年6月6日,建設單位與甘斯勒事務所和同濟大學設計院 (結構設計) 正式簽訂了設計委托協議,至此上海中心大廈的建築設計單位塵埃落定。
上海中心大廈的建設單位——上海中心大廈發展建設有限公司十分重視專家的咨詢作用,為此,在2008年11月8日成立了上海中心大廈專家顧問委員會,其委員包括了多專業的知名專家和學者,同期舉行了專家委員會的第一次咨詢會議,重點是對如何修改和優化中标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2009年9月23日,又舉行了第二次專家咨詢會議,為了使咨詢工作更有針對性和深入探讨相關專業問題,由專家們與業主、設計和顧問單位混合編為三個專業組——建築、結構、機電 (含綠色技術) 。
在聽取了設計單位的修改完善意見後,專家仍對某些重點問題進行了專題讨論和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咨詢意見。建築組就總平面設計、建築設計和消防設計等共提出22個方面 (結構組提出了10個方面,機電組提出了13個方面) 的意見和建議,這些意見建議對于完善和優化擴初設計,提高設計質量,起到了一定的參考作用。
2009年11月28日,上海中心大廈舉行了初步設計技術評審會,大部分顧問委員會專家參與了評審工作,大家對提交的設計文本和圖紙,給予了高度評價,建議根據專家提出的意見再作修改完善後,可盡快按程序提請審批,以便全面開展施工圖設計。
進入主體施工期之後,咨詢活動轉向了室内設計,2010年6月25日,舉辦了上海中心大廈文化與室内設計專題研讨會,2013年10月10日,舉行了室内設計專家評議會,兩次會議對大廈室内設計總體風格把握、重點公共空間的室内設計創意以及大量重複性的客房和寫字間的設計方案,進行了讨論研究,主要的意見是要與金茂大廈經典式裝飾、相對濃重的風格和環球金融中心清新明快、趨于簡捷的裝飾手法區别開來,抓住“上海文化”和“重在品位”這兩個要點,創造一種和諧、溫馨、大氣、怡人的空間氛圍。既要采用一些新型材料,又要運用傳統工藝手法,将東西方的裝飾技法融彙貫通,不刻意追求豪華,也不失于粗陋,要以雅悅人,以精取勝。
此外,對上海中心大廈的公共藝術設置、編纂系列叢書等後續工作,顧問委員會的專家也參與讨論,為提高大廈完成度,塑造特色風貌出謀劃策。
上海中心大廈的設計咨詢工作,是在建設單位精心組織下進行的,受聘專家對建設單位重視咨詢工作、發揮專家作用印象深刻,說明他們在大廈建設中重大方案的決策,堅持了民主、科學的态度,嚴肅、認真的作風,精益求精的精神,這是大廈高質量順利建成的先決條件和保證。
筆者的評審工作筆記
設計方面的專家咨詢工作在我國還是個新生事物,相關的制度、辦法和機制,須在實踐中探索和完善。對專家的權利、責任和義務的界定尚不明确。專家不是萬能的,專家的意見也并非都是正确的,受聘專家在咨詢過程中應抱着既作參謀又當學生的态度,在感到身負責任的同時,更多地是思考如何使設計咨詢在方案遴選、完善和優化的過程中起到應有的作用。我以為,作為咨詢專家至少要做到以下三點:
1) 要學習、熟悉掌握項目的計劃、任務和要求,同時要學習、弄懂、理解設計方案創意,要尊重設計機構和設計師的勞動,對好的創意和方案,不但要懷有“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還要有“玉汝于成”的态度,要像對待一塊寶玉那樣善待它,相信經過推敲、打磨,一定會琢成一塊成器的美玉。
2) 在“出主意、找點子、提措施”上下功夫,為方案的完善和優化提出咨詢意見,供設計單位參考和借鑒。
3) 要尊重建設單位的決策。咨詢和決策是性質不同的行為,咨詢是參謀、參考,決策是拍闆、定案。專家往往從專業和學術的角度追求完美,甚至極緻,而決策者拍闆、定案,則要綜合考慮更多的邊界條件及經濟、社會因素,在權衡得失平衡後,方可定奪。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專家意見與甲方決策是一緻的,但相悖的案例也是存在的,對此,咨詢專家不必耿耿于懷,因為決策者是要承擔失誤風險的。
(作者為原建設部副部長、中國建築學會原理事長;本文手稿、照片由作者提供,資料圖片由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提供,作者翻拍)
本文轉自公衆号:建築實踐(id:AP-Magazine)《建築實踐》是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管、中國建築學會主辦的國家級期刊,為中國建築學會會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