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山書法原文顧憲成撰聯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此聯為明朝東林黨領袖顧憲成所撰。
顧憲成(1550年-1612年),字叔時,号泾陽,因創辦東林書院而被人尊稱“東林先生”。明代思想家,東林黨領袖。江蘇無錫人,在萬曆八年(1580年)中進士後曆任京官,授戶部主事。
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因為上疏申辯,詞語中有觸怒當權者的地方,被聖旨責備,貶谪為桂陽州判官,慢慢提為處州推官。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顧憲成任吏部文選司郎中,掌管官吏班秩遷升、改調等事務。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朝廷會同推薦選任内閣大學士,顧憲成提名的人,都是明神宗所厭惡的,從而更觸怒了神宗,被削去官籍,革職回家。顧憲成回到家鄉以後,同弟弟顧允成倡議維修東林書院,偕高攀龍等講學其中,同時宣揚他的政治主張。
自古以來,一些讀書人有個陋習:“兩耳不聞窗外亊,一心隻讀聖賢書”。而顧憲成等主持東林書院,讀書不忘救國,關心家事、國事、天下亊。在講學之餘,他們諷議朝政,裁量人物,措陳時弊,銳意圖新。而這副對聯正是充分表現了顧憲成等東林黨人的抱負與心聲。也正因為如此,數百年來,這副對聯曾激勵無數仁人志士,走出小家為大家,步出書齋奔天下。
這副對聯,不僅寄意述懷,立意高遠,而且,就藝術性而言,全聯音調回環铿锵,節奏急促和諧,堪稱上之上品。就對聯分類而言,這副聯語屬于自勉聯、互勉聯、裝飾聯一族。這類聯語,不同于時間性很強的春聯、喜聯、挽聯,不能過于趨時,而要有概括性和哲理性。東林書面院顧憲成此聯,充分體現了這個特點。
這類對聯的寫法,與一般對聯的寫法相同。但為了增強藝術性和感染力,常常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來狀景抒情。這副名聯正是如是。如上聯之中,“風聲雨聲讀書聲”,用了反複;“聲聲入耳”用了叠字;“讀書聲”與“聲聲入耳”之間,用了頂針。下聯,亦是如此巧妙。
上聯意在寫景,下聯卻獨在言志,兩種互不相關的事物相互為用,則上聯不單是為寫景而寫景了,一句“聲聲入耳”,道破了作者的用心。而下聯的“事事關心”則是作者的立意初衷。
王樹山書法 請書友鑒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