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美國紐約,商店櫥窗上的招聘信息。美國勞工部當天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美國失業率為3.6%,環比持平。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綜合編譯 趙婷婷
“将幸福感變為必需品”
“每個時代的勞動者都期望在工作中獲得幸福感和認同感,但Z世代正用一種新穎、大膽的方式,将工作的靈活性和幸福感變為必需品。”美國Rikleen戰略領導力研究所所長勞倫·斯蒂勒·裡克萊恩對美國“商業内幕”網站說。
美國在線求職平台“缪思”的首席執行官凱瑟琳·明修認為,随着Z世代進入職場,“一個新的時代到來了”。“Z世代正在推動勞動關系的變革。疫情讓他們覺得生命短暫,更願意享受當下,他們不願意從事自己不滿意的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很多人以往的生活和工作狀态。“商業内幕”援引英國咨詢公司德勤的報告稱,疫情導緻46%的Z世代心理壓力增加、焦慮。
“我也想像許多年輕人一樣,追求愉快而有意義的生活。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産力是比幸福感更重要的。我一直生活在沮喪和焦慮中。即使我内心受了很多傷,也隻能微笑着繼續工作。”來自美國的拉瑪說。
在歐美,許多像拉瑪這樣的年輕人開始重新思考人生目标。他們支持“反工作運動”,選擇讓生活“慢下來”。
“商業内幕”援引荷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任仕達集團的一項研究稱,56%的Z世代表示,如果工作幹擾了他們的個人生活,他們就會離職。近50%的員工表示,他們不會為與自己觀念不合的公司工作。
美國人力資源公司Lever的研究報告發現,42%的Z世代更願意在能讓他們産生使命感的公司工作,而不是薪酬更高的公司。
美國專欄作家艾瑪·戈德堡指出,随着時代變遷,一些20多歲的年輕人開始向老闆提出要求,比如:增設心理健康日,每天的工作任務完成後就可以下班,自己設定工作時間……他們與上一代人對職場的認識形成了鮮明對比。
為自己的權利而戰
“我們發現自己的工作強度很大,而且薪酬過低,也沒有足夠的福利保障。”美國七大洋娛樂公司的員工告訴北美青年文化平台“VICE”網站,“我們沒有節假日、病假、探親假、健康保險和福利。”
面對企業不合理的制度,一些員工選擇組建工會,為自己争取權利。“VICE”稱,現在的年輕人有想法、精通各項技能,對工會有濃厚的興趣。他們積極參與工會組織的各種活動,在社交媒體上為自己發聲,宣傳工會和勞工運動,不會讓雇主“輕易破壞工會”。
美國“Z世代變革組織”告訴“VICE”,他們發現美國Chipotle公司在招聘管理人員時歧視非裔美國人。為了證實這種說法,研究人員通過技術手段,對Chipotle的各個門店進行虛拟求職測試,結果顯示,那些填寫白人名字的申請人收到面試邀請的概率更高。“我們通過調查證實,Chipotle公司在招聘過程中拒絕了很多符合要求的黑人求職者。”
“我從來沒有在家樂氏或星巴克這樣的企業工會運動中看到類似的舉措。”美國教授約翰·洛根對工會的研究長達數十年,他表示,過去都是大型公司采用技術手段破壞工會,少有勞工組織使用相同的方法挑戰公司。
“我和許多年輕人一樣,在學校裡沒有接觸過與工會相關的内容,但現在我們可以通過參與和組織各種活動來了解工會。”“Z世代變革組織”運營總監伊利斯·喬希在接受“VICE”采訪時說。喬希19歲,正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讀本科。她認為,工會的壯大讓“一切都在變好”:“我們看到Z世代的咖啡師在組織工會,很多打零工的年輕人加入支持工會的行列。我相信,我們正在創造新一代工會組織。”
喬希表示,許多Z世代員工緻信“Z世代變革組織”,請求工會支持。雖然她和團隊成員還有很多學業要完成,但她們對這項工作熱情很高。“我們呼籲更多的人加入我們的隊伍。”她說。
Z世代不會被困難打倒
Z世代是獨特的一代,他們在疫情中求職、開啟遠程辦公模式、應對巨大的挑戰……與此同時,他們也在積極尋找新角色、開啟新旅程。
雖然很多年輕人沒有感受過“面對面的工作”,也因此失去了一些與同事相處的機會,但他們并不感到遺憾。美國人力資源服務公司安德普翰的調查顯示,64%的員工更喜歡遠程辦公,如果雇主要求員工必須到辦公室工作,他們就會辭職。
美國社交媒體機構The Z Link的創始人埃裡菲利·古納裡告訴“商業内幕”,Z世代非常看重工作的自由度和靈活性,不想被工作場所束縛。“對我來說,辦公室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願意讓每個員工去他們想去的地方工作,這也有助于創造好的公司文化。”
Z世代中不乏創新者。阿利安什·拉托爾今年16歲,在迪拜開了一家為Z世代提供銀行業務咨詢服務的公司。在她看來,Z世代敢想、敢做,願意為同齡人提供幫助。
“Z世代具有創新精神,不會被困難打倒。”2020年畢業的美國青年艾瑪·哈維格斯特告訴“商業内幕”,“我們和前幾代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我們有信心适應新的生活方式。”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