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生肖”又稱為“屬相”,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符号之一。
十二生肖的誕生和古代的紀年方法有很大的關系。在中國古代采用的是天幹地支紀年法,十個天幹和十二個地支相互組合,形成了六十個基本單位,每六十年就為一個輪回,其中每十二年的地支會輪回一次。
為了方便理解和記憶,便用十二種動物來代表十二地支。據考證,早在先秦時期,完整的生肖紀年體系就已經形成了。
子(鼠)、 醜(牛)、寅(虎 )、卯(兔)、 辰(龍)、巳(蛇)、 午(馬)、 未(羊)、申(猴)、酉(雞)、 戌(狗)、 亥(豬)
為什麼會這樣排呢?
學者們普遍認為這和十二種動物的活動時間,生活習慣有關系。
比如夜裡子時(11:00---1:00)的時候,老鼠就開始活動了,這個時候它們最活躍。醜時(1:00——3:00),牛習慣了在夜裡把白天沒消化完的草,又重新吐出來嚼着吃,據說能更好地消化。
不過,人們也更願意相信十二生肖的傳說故事,因為這些生動的故事更能讓人們印象深刻。
傳說,玉帝要挑選十二種動物作為十二個地支時辰的代表,方便民間記憶年份。
可是天下的動物這麼多,到底該選誰?幹脆讓他們公平競争吧!
消息放出去後,動物世界炸開了鍋,誰都想榜上有名。于是玉帝定下規則,報名登記,先到先得。
體型大的,跑得快的,動作敏捷的,自然占優勢。老牛最努力,半夜就出發了。
老鼠遇到老牛,看人家體型大,跑得也快,還那麼努力,自己這小個子,小短腿,怕是沒戲了,怎麼辦呢?得想想辦法?
于是老鼠奉承老牛:“牛大哥,你累不累,不如我給你唱首歌打打氣”,于是趕緊跳到牛的頭上,一路唱歌給老牛聽,等到了終點,老鼠又一步跳到前面,搶先登記,成為了第一名。等老牛反應過來,也隻是瞪圓了眼睛。
十二生肖這樣的傳說故事有很多,不過我個人比較傾向于圖騰信仰的說法。
第一位:子鼠
趕快把老鼠偷東西吃的不好畫面從腦袋裡趕出去,來看看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它的寓意,就明白了。
老鼠有很強的繁殖能力,代表生生不息,多子多福。因此古代常用“鼠戲葡萄”“鼠偷白菜”寓意“子”和“财。”
在古代民間,生活物質沒有那麼豐富,家裡有老鼠,說明食物多呀,因此“鼠”也是富足的一種象征。
普通百姓最美好和樸素的追求,也不過如此,位居第一,當之無愧了。
第二、醜牛
牛除了中國人對勤勞的樸素信仰,還有古代農業社會,對春耕的重視。
在周朝,立春那天,天子會帶這文武百官一同鞭打用泥土做成的牛,祈求當年有個好的收成。
百姓會将鞭打春牛後剩下的碎土收集起來,放到自己的田裡,寓意豐收。
第三、寅虎
老虎 頭上有一個大大的“王”字,這可不是白寫的,因此老虎也被譽為“百獸之王”。因此人們心中對它自然多了幾分敬畏,小朋友的什麼虎頭枕,虎頭帽哪些,都是用來吓跑不好東西的。
不過這裡還有一個故事,是關于藥王孫思邈的,簡單地說,就是藥王舍命救了一隻老虎,這隻老虎後來一直跟在他左右。
老百姓看見孫思邈和老虎相處和睦,便認定這隻老虎是他的坐騎。直到現在,一些藥王廟中,藥王的身下還騎着這隻大老虎。因此藥王的坐騎,自然離不開健康長壽的美好寓意。
第四、卯兔
嫦娥姐姐的小寵物就是兔子,嫦娥姐姐帶着它的小兔子住在月亮裡。月亮可是我們中國人團員的象征。
據傳說,小兔子在月亮上天天搗藥,遇到人間有疾病,還會給變成“兔兒爺”來施藥。因此也有合家團員,消病驅災的美好寓意。
第五、辰龍
中國人,也稱為“龍的傳人”,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在傳統文化中,它象征着力量和豐收。
在遠古時期,人們無法解釋一些神秘的自然現象,比如說下雨,打雷,總是認為是有一個神秘的力量在操控,而操控這個的“神物”是能夠呼風喚雨,騰雲駕霧的,這就龍。
因此每年二月二也被稱為“龍擡頭”,端午節也會有龍舟比賽,新春佳節到來時,人們又會用舞龍來慶祝。
第六、巳蛇
估計喜歡蛇這種動物的人,應該不多。 但是在古代,蛇是先祖圖騰的象征。
上古神話中,女娲和伏羲都是人首蛇身。相傳女娲造人,補天,治理洪水,伏羲畫八卦、結網漁獵,他們都是人類的保護神。
這些神話傳說保留下來了人們都蛇圖騰崇拜的影子。
第七、午馬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應該是很喜歡馬的,看看這些詞,比如“馬到成功”“汗馬功勞”“千裡馬”、“龍馬精神”。
在古代,馬就是人類的交通工具,運輸工具,戰鬥夥伴。就如今天的汽車一樣,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親密程度估計相當于今天的“老婆和車概不外借”。
而馬也分等級的,當時的汗血寶馬應該相當于我們今天的限量版豪車。
當然馬的精神也是人們所崇尚的,民間有這麼個諺語是這麼說的:“鬃毛飄逸,四蹄奔騰。在天為龍,在地為馬。剛健忠誠。自強不息。”
第八、未羊
廣州有個别稱叫“五羊城”,在今天廣州越秀公園内的五羊雕像,也是廣州很有代表性的标志之一。
傳說很久以前,這片地區遇到大旱,莊家顆粒無收,很多人都餓肚子,大家無計可施,就隻能求老天爺了。
後來終于來了五個仙人,給了人們五個稻穗,于是就離開了。後來人們種下這五顆稻穗,從此以後這裡年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廣州也成為了嶺南地區的富饒之地。這和羊有什麼關系呢?
大家不知道仙人是誰,隻記得這五個仙人都是騎着羊過來的。為了紀念五位仙人和仙羊,廣州也稱為“羊城”“穗城”。
據說今廣州惠福西路的五仙觀就是五仙降臨之地,廣州人在此為紀念五仙人專門修建了五仙觀,在大殿内還有五仙和五羊的塑像。
在《說文解字》中:“羊,祥也”,具有吉祥、吉利的含義。
第九、申猴
人們常說:“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猴子很聰明,在十二生肖中,行動是最為靈活的,在自然界中是最接近人類的動物。
也有人說人類是猴子進化而來的。因此人類對猴子有一種特殊的親近感。比如《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更讓人們對猴子多了一種神聖的色彩。
民間通常利用諧音讨吉祥,比如說“馬上封侯”“封侯拜相”“猕猴獻壽”“輩輩封侯”等,象征着福祿吉祥、長壽如意等寓意。
第十、酉雞
在古代,雞被稱為“五德之禽”,你知道是哪五德嗎?
1、“文德”。古人對冠很重視,就是成年男子頭上戴的帽子,冠是禮儀和身份的象征。公雞天生頭戴紅色肉冠,給人禮儀大方的感覺。
2、“武德”。雄雞的腳爪後面有一個銳利的尖爪,人們把這個爪叫“麟角鳳距”,意思是像麒麟的角,鳳凰的爪,力量強大,但是雞卻從來不去用來傷害其他東西。
3、“勇德”。公雞走起路來,雄赳赳,氣昂昂,英勇威武,而且雄雞骁勇好鬥,也把它看做勇敢者的化身。
4、“仁德”。雞得到食物後,不會獨食,懂得分享。
5、“信德”。雞每天打鳴報曉,從來沒有失信過。
第十一、戌狗
狗一直被稱為人類的朋友,生活的忠犬、義犬的故事沒少聽說。
在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中也記載有一個義犬救主的故事,說一個商人救下了一條準備屠宰的大黃狗,帶在身邊,坐船的時候,船家起了歹意,想謀财害命,把商人五花大綁扔到了河裡,大黃狗咬住主人的繩子一直和主人漂到了岸邊,最後為主人四處求救,帶來人救醒了主人。
狗忠誠、勇敢、聰明,從古至今都為人們所喜愛。
農曆正月初二也稱為“犬日”,古人認為狗代表财,如果狗來家裡,也預示着财富即将降臨。因此大年初二這天也往往會祭财神。
第十二、亥豬
豬長得肥頭大耳,能吃能睡,在古代,可是财富、福氣的象征。在民間,豬也被稱為“烏金”“金豬”,你看“家”字,下面這個“豕”,就代表豬,因此也有安居樂業之說。
相傳,在唐朝,進士們相約,如果他們中有人将來做了将相,就請同科的書法家用朱書(紅筆)題名大雁塔。後來人們就給趕考的親友送豬蹄,寓意金榜題名的美好願望。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