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三觀不一緻何必勉強在一起

三觀不一緻何必勉強在一起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18 14:15:24

三觀不一緻何必勉強在一起(最舒服的關系不是三觀相同)1

作者:洞見May

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

特别喜歡連嶽先生說過的一句話:

“允許他人的道德觀、生活方式和自己不同,将消除世上90%以上的煩惱。”

這個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

一味強求他人與自己相同,隻會滋生許多矛盾和煩惱。

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系,應該是學會兼容不同的三觀和審美,如此才能成就更好地彼此。

01

心理學中,将一個人的認知劃分為兩種模式。

第一種是,一元思維模式。

這類人,以自我為中心,聽不見其他不同的觀點。

覺得别人都是錯的,隻有自己是對的,總想讓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結果呢?

不僅鬧得别人不舒服,還顯得自己很狹隘。

有一段時間,高曉松有一個觀點特别火,他認為生活不隻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而他的朋友窦文濤,恰好與他的生活方式完全相反。

窦文濤特别執着于買房,甯願省吃儉用,也一定要在香港買一套小房子。

所以,高曉松每次見到窦文濤,都會批評他的理念,勸說他别這麼俗氣。

窦文濤聽在心裡,特别不是滋味。

詩與遠方是高曉松的追求,但不符合他的實際。

回首窦文濤的經曆,90年代初,窦文濤從廣州到香港發展。

香港的房價,高得離譜,想買房難如登天。

窦文濤租了二十多年的房子,每次搬家,都讓他心力交瘁。

所以他在心裡發誓,無論如何,都要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

這其中種種心酸,絕對是從小在優渥條件下長大的高曉松無法體會的。

所以後來窦文濤也說了:

“生活就像一塊布,各有其細緻明豔的正面,也有粗糙暗淡的背面。高曉松再勸我追求詩和遠方時,我都會默默想我們不一樣。”

三觀不一緻何必勉強在一起(最舒服的關系不是三觀相同)2

02

類似的事情,我們身邊其實不少。

自己喜歡看中外古典名著,就認為網絡小說低俗;

自己喜歡在大城市拼搏,就認為小城市的人貪圖安逸沒有未來;

自己向往婚姻,就勸别人也早點結婚生子......

這種“一元思維”的結果,隻會讓自己的眼界格局越來越受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奇葩說》,或者類似的辯論類節目。

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在一個辯題剛出現的時候,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定論。

但當選手開始陳述自己的觀點時,我們的看法會在不同立場中搖擺不定。

正方或者反方,都有很能打動你的理由。

所以你看,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固定的、正确的三觀。

立場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就會有不一樣的觀點。

我們隻能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别人。

如果總是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去指導别人的人生,隻會給人以壓迫感,讓彼此都不舒服。

三觀不一緻何必勉強在一起(最舒服的關系不是三觀相同)3

03

認知的第二種模式,叫二元思維模式。

擁有這種思維模式的人,能同時兼容不同的觀點和人,我也許不同意你,但我尊重你的意見。

既能夠和喜歡的人相處,也能夠和不喜歡的人互相尊重。

北宋曾經有兩個宰相。

一個叫司馬光,一個叫王安石。一個是保守派,一個是改革派。

在廟堂上,兩人是死對頭,彼此都認為自己比對方高明,對方的執政方針荒謬至極。

所以,在争權的過程中,二人都不客氣,向對方痛下殺手。

鬥争的結果是,王安石獲勝,司馬光被趕下了宰相寶座。

但當皇帝詢問王安石對司馬光的看法時,王安石大加贊賞司馬光的人品、能力和文學造詣,說他是“國之棟梁”。

正因為如此,雖然司馬光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但還是安然地“處江湖之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王安石上台後,推行改革,觸動了皇親貴胄、地方官員的利益,引來一片彈劾。

于是皇帝又罷免了王安石,重新任命司馬光為宰相。

牆倒衆人推,王安石被罷官後,很多言官跳出來告他黑狀。

皇帝将信将疑,詢問了司馬光的意見。

司馬光說:“胸懷坦蕩,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風。”

皇帝聽罷,感歎道:“卿等皆君子也!”

有句話說得好,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

我尊重你的人格,但不一定認同你的觀點;我反對你的理念,并不意味着否定你的全部。

真正大格局的人,在堅持自己的主張的同時,也能容納世界上所有的不同。

三觀不一緻何必勉強在一起(最舒服的關系不是三觀相同)4

04

特别喜歡看電影《綠皮書》,多次為他們身上展現出來的包容性而感動。

黑人唐是一位鋼琴家,事業有成,但因為種族的原因,并不被白人社會所尊重。

白人托尼是唐聘請來的司機,他沒什麼太大的事業心,生活随性,活得很放松。

因為身份地位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剛開始他們很不理解彼此。

為什麼唐總是很拘謹,敏感,脆弱。

為什麼托尼如此不羁,甚至有些粗魯。

後來,随着旅途一路往下走,唐跟着托尼一起感受大口吃炸雞的快樂,托尼也切身體會到黑人是如何被白人歧視的。

他們逐漸放下了對彼此的偏見,以一種更包容的心态,去接納對方的生活和價值觀。

很多時候,我們看不慣一個人,是因為不了解對方具體經曆了什麼。

所以理所應當得用自己的模式去套别人的生活,自然會覺得别扭。

喜歡一句話:“人怎麼才能寬容呢?”

“寬容的基礎是理解,你理解嗎?”

理解是抱有同理心,是穿上别人的鞋,去别人的生活裡走走。

唯有真切地體會到了别人的生活環境,才能對世界的複雜性有更深刻的了解和體諒。

才不會因為偏見,阻隔自己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三觀不一緻何必勉強在一起(最舒服的關系不是三觀相同)5

05

認識一對忘年交。

年長的是一位大學教授,五十多歲,平日裡愛好泡茶,喜歡讀一些生澀的名著,看和經濟相關的節目。

較年輕的是教授的學生,二十出頭,個性活潑,整日研究美食,樂衷于追各種綜藝和電視劇。

兩個人的生活方式、閱曆、三觀天差地别,剛開始大家很難想象他們兩個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朋友。

但事實确實如此。

他們經常在微信上分享最新的見聞,周末有時間了,還會約出去一起聊天吃飯。

教授從學生身上,了解到了當下最新鮮的想法和觀點;

學生也從教授那兒,學會如何面對生活的種種波折。

他們就像是兩個圓圈,彼此接觸和融合,讓自己變得更加豐富。

所以,如果想要有更開闊的人生,一定要努力去認識不一樣的人,經曆不一樣的事情。

去認識比你大或比你小十幾二十歲的人,人在不同年齡段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相熟的人中,盡量有同性和異性,男女思維天生不同;

讀書,不要隻讀一種類型的書,讀史使人明智,哲學使人深刻,文學使人善良。

當你見識了足夠多的人和事,對世界的包容度會越來越大。

就不會再輕易對沒見過的事情大驚小怪,不會因為自己認知不足而看不起這個,看不慣那個。

人,就是在這樣不斷的兼容并蓄中,變得越來越通透的。

羅素說,隻有玫瑰和茉莉一同開放,這個世界才有參差多态的美。

康德也說,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雖然有些我并不認可,但我可以盡可能的去理解。

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一樣,必然會衍生出不同的三觀和見識。

所以,人與人之間舒服的關系,不是三觀相同,而是互相兼容、彼此成就。

點個在看,與朋友們共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