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言:有道伐無道,無德讓有德。
用兵攻伐,講究“師出有名”,将自身放于道與義的制高點,不僅可以讓全軍将士明白戰争的目的與意義,賦予其正義感,還能令敵軍軍心渙散,擾亂其将軍之志,優秀的将領,永遠明白:誅心為上!
秦朝末年, 楚漢相争曠日持久,劉邦項羽兩軍相峙,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誰。壯年兵丁苦于軍旅打仗,而負責轉運糧草辎重的老弱同樣已經疲憊不堪。
于是項羽與劉邦相約于廣武之間,兩軍陣前,項羽想要與劉邦單獨挑戰,說天下百姓受戰争的困苦,皆因為我們兩個人,倒不如我們兩人決鬥一場,省卻雙方将士的厮殺。
項羽力能扛鼎,萬人之敵,劉邦又怎會答應這樣的決鬥條件。
于兩軍陣前,劉邦不僅拒絕了項羽的決鬥要求,還細數項羽十大罪狀:
劉邦與項羽當時共同接受楚懷王的命令,約定先入關中者王之。結果劉邦先到漢中,項羽後至,然而項羽當時兵強馬壯,鴻門宴上劉邦驚險逃脫,此後項羽分封諸侯,把劉邦封到了巴蜀為王,言項羽恃強淩弱,毫無信義。
當時卿子冠軍宋義按兵不動,不去救援友軍,項羽入賬而殺之,率軍進攻,有了曆史上的破釜沉舟,但擅殺上級,終是落人口柄。
巨鹿之戰後,項羽本應該還報楚懷王,卻擅自并将諸侯之兵入關,取秦地,全為己私,目中無君。
劉邦入鹹陽,約法三章,百姓無所驚擾,等項羽入鹹陽後,肆意燒殺,挖掘秦始皇帝陵墓,收繳财物。言項羽之殘暴禍亂,毫無仁義。
當時秦朝子嬰已經主動開城投降,劉邦優待他,而項羽回頭卻把子嬰給殺害了,更顯劉邦自己的寬大和項羽的殘忍。
巨鹿之戰後,秦将章邯投降于項羽,而秦兵二十萬,卻被項羽坑殺,剽悍禍賊之殘暴心性,由此可見。
秦朝滅亡之後,項羽大封諸侯,各路諸侯齊、趙、韓等皆已經複國,而項羽卻把原來那些國主該遷徙的遷徙,該驅逐的驅逐,把部下諸位将領分封到地理位置好的地方,挑起武将與故主的權利之争。
義帝即楚懷王,項羽把他驅逐出彭城,而自己定都于此,又侵奪韓王屬地,隻一味擴大自己的版圖。
當時天下名義上還是尊義帝為共主的,而項羽在驅逐義帝之後,又暗地裡派人将其殺害,落下了弑君之名。
劉邦總結項羽為人,作為臣下而弑君犯上,對于投降的兵士依然要殺害,行政命令上毫無公平可言,隻知為自己謀取利益,對于上級的約定不守信義,天下不容,大逆無道。
劉邦數落完項羽這十宗罪之後,說我以義兵并各路諸侯大軍攻打項羽,又何必與你這樣的人單獨決鬥呢?
劉邦責項羽十宗大罪,不僅拒絕了項羽的單獨決鬥的提議,更是讓自己站在了道義的制高點,而項羽則完全在道義上落入了下風。
以有道誅無道,如順水推舟,可想而知,兩軍将士在聽到這樣的十大罪狀後,雙方的鬥志與戰鬥力,将會發生怎樣的此消彼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