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在黑闆上畫一個圓圈,問大學生畫的是什麼?大學生回答很一緻:“這是一個圓。”同樣的問題,問幼兒園小朋友,得到的答案卻五花八門:有人說是“太陽”,有人說是“皮球”,有人說是“鏡子”。……大學生的答案當然正确,從抽象角度看确實隻是一個圓。但是,比起幼兒園的小朋友來,他們答案是不是顯得有些單調呆闆呢?幼兒園的小朋友的那些豐富多彩的答案是不是更值得我們喝彩呢?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在四歲之前的大腦,是最具有開發潛能的,随着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人的思維逐漸被束縛住了。人們思考問題的時候局限在常見的已知的圈子裡,不能想到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一旦現有的條件不能滿足常規的解決問題的途徑,人們就束手無策了。這就需要我們用發散性思維來開發思維空間。
所謂發散思維,是指根據已有信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進行思考,尋求多樣性答案的一種思維方式。創新思維的學者托尼.巴贊指出發展思維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來自或連接到一個中心點的聯想過程,另一方面是指思維的爆發,這種思考方法不受傳統規則和方法的限制,要求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盡可能地拓展思路。
發散思維的意義在于找出多種可能性,思路越寬廣,想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越多。我們可以從衆多的可選項中找出最佳途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