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焖子是清朝時期登封的一位婦人發明的,由于家貧,過年時沒錢割肉,她隻弄到了一些骨頭,把骨頭熬成湯,太稀,又加入紅薯澱粉、碎粉條繼續熬,卻熬成了一鍋非常稠的湯,便焖在鍋裡當年夜飯,誰知吃的時候,稠湯已凝聚成塊,用刀切成片,一嘗,又香又筋,跟吃肉的感覺差不多。家人問是什麼美食,她一時答不上來,想了一會兒,覺得這美食是在鍋裡焖出來的,便随口說道:焖子。後來,他兒子做了大官,雖然有吃不盡的山珍海味,但最愛吃的仍是焖子,還經常用這道菜招待客人,漸漸地,他們家的“私房菜”便有了名氣。
焖子是禹州常見的一款風味小吃。禹州焖子分為素焖子和肉焖子兩種。素焖子以當地特産的禹州粉條和紅薯粉芡、蛋清、水加以蔥花、姜末、料酒、小磨香油、精鹽等調味料調和均勻,堆成圓盤狀放入蒸籠,大火焖蒸而成;肉焖子在素焖子方法基礎上加入動物肉骨湯入味。因此而得名“焖子”。禹州焖子取材以禹州粉條、粉面為主,各鄉鎮加工方法雖有差異,主體方法基本一緻,具有食材易得、易懂易學的特點。
焖子最經典、最普遍的制作方法,是把粉條放進熱肉湯裡泡發,俗稱“漿一漿”。然後加入紅薯澱粉,澱粉的量有講究,加多了,制成的焖子硬得像磚頭,加少了,焖子易爛易碎,老廚子一般用一斤幹粉條配七兩粉芡。放入鹽和蔥姜、調料,現在條件好,一般還要放些肉末進去,攪拌均勻後,裝進大盤子裡或直接攤在篦子上,拍成厚薄均勻的餅狀,紮幾個透氣眼兒,上籠蒸。講究的人家,把蛋清和蛋黃分離,分别均勻地塗在不同盤子的焖子上方,蒸好後,一塊焖子“鑲了金”,一塊焖子“鑲了銀”,如果切片裝盤,造型也是“煊”得很。這種方法稱“蒸焖子”。
粉條好吃與否,主要在于制作工藝和原料選取。純紅薯粉做成的粉條口感最佳,再加上老式工藝,即手工制作,兩項條件促成了禹州粉條的優良品質。至今,禹州範圍内許多廠家、粉坊仍保留着傳統的粉條生産技藝。這也是禹州粉條的一大特色。制作“焖子”,是把粉條和紅薯粉芡按一定比例摻在一起,加以蛋清、水、蔥花、姜末、料酒、小磨香油、精鹽等調味料調攪拌均勻,堆成圓盤狀放入蒸籠,用大火焖蒸而成,因此得名“焖子”。這粉條和粉芡的比例可有講究,粉條多了,做成的焖子糟而易碎,少了吃起來不夠蓬松可口。做焖子用的原料是粉條,這是一種在整個河南都深受歡迎的食材,粉條在别的省份可能有别的粉面做成,但在河南基本就是用紅薯澱粉做。
記得小時候,逢年過節回農村老家,酒席上就一定少不了焖子的身影,一口氣上來五六道菜都跟焖子有關。印象最深的是一碗菜端上來,上面是一層肉,下面就用焖子墊底兒。吃光了上面的肉,就剩下了下面的焖子。禹州焖子做法偏重鹹香味。禹州城東一家店面,把焖子做到極緻,焖子涮鍋,焖子燒海參,焖子回鍋肉,焖子大燴菜,香煎焖子,豆苗焖子,焖子夾馍等等,十幾道焖子不重複。每當大魚大肉吃膩了,最招人喜歡的就是點上一份油煎焖子,既好吃又健康。
蒸好的焖子放涼後可保存數日,大部分人家都是春節期間才蒸焖子,由于是在隆冬季節,焖子可放半個多月而不壞。焖子是熟的,可直接涼拌後食用,但要吃出味道,多與其它食材搭配,比如焖子燒青椒、燒青菜、燒蒜苗,都很好吃,燒的時候如果加幾片五花肉,味道不止提升一倍。春節時熬大鍋菜的時候,小火慢炖出來的焖子片,由于吸收了各種食材的香味,夾起一片來,半透明,入口即化,後味無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