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帶着未竟的夢想離開了人世,世子曹丕繼承丞相、魏王,也是在這一年,曹丕受禅登基為帝,建立魏國,谥号"魏文帝",追封曹操為"魏武帝"。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曹丕能成為曹操的繼承人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在曹操的25個兒子中,能被曹操重視的至少有四位,曹丕絕非是第一人選,甚至排不進第二,因為在他之前還有曹昂和曹沖這兩位。
曹昂為曹操正室劉夫人所生長子,建安二年,曹丕跟随曹操南征張繡,曹丕年僅十歲,長子曹昂随行在列,張繡先投降後謀反,曹昂于此遇害,曹丕卻乘馬逃走,這是他的幸運之一。
此外的曹沖不管是在正史還是野史甚至是文學作品中都是一位神童,曹操對這位兒子的喜愛程度遠遠超過了其他任何一位子嗣,曹昂死後,曹操便有心将世子之位傳給曹沖,但似乎曆史上的神童都逃不過早夭的命運,年僅十三歲的曹沖便死于疾病,曹沖死後曹操曾親口對曹丕說:"沖兒的死是我的不幸,卻是你的大幸",曹丕也曾不止一次的說過,若是曹沖健在,将沒有他的世子之位,這又是他一幸。
曹昂和曹沖死後,世子位置的争奪就隻剩下曹植一人,二人也是圍繞着世子的位置争了不短的時間,并且雙方都有自己的勢力支持,在楊修的幫助下,曹植一度占據上風,但對于曹丕幸運的是曹植為人太過任性,幾次惹得曹操不悅,這是他的第三幸。
當然,曹丕能當上世子并且稱帝,除了幸運之外還有其本身的才能,但他稱帝之後将曹操追封為"武帝",自己卻稱"文帝"。
我們在讀史的時候是否會疑惑,為何許多朝代中都會有"文帝"和"武帝"的稱呼?這兩個皇帝的谥号是否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我國皇帝的谥号大緻分為三類,有些谥号含有褒義的意思,比如說"文"、"武"、"景"等等,有些谥号則帶有貶義,比如說"厲"、"幽",第三種谥号帶有憐憫的意思,比如說"哀"、"憫"等。
由此可以看出"文"和"武"都是褒義的谥号,但兩者仍有差别,尤其是在早期的中國,"武"字帶有"窮兵黩武"的貶損一面,其谥号往往不如"文",漢朝第一個有谥号的皇帝就是"漢文帝",其後才是"漢武帝",一般開國皇帝都是"文帝"。
我們不妨将眼光放到周朝,周朝開國的兩位帝王分别為"周文王"和"周武王",而真正"篡奪"王位的是"周武王",而曹操在位之時曾經說過:"若天命在吾,吾必為文王矣",可将曹操内心是極其希望"文"這個谥号,曹丕卻将"武"戴在其頭上,首先明顯是違背了曹操的意思。
那麼曹丕這麼做到底有什麼樣的含義呢?衆所周知曹操到死都沒有稱帝篡位,真正的篡奪者是曹丕,曹丕卻是狡猾的将"篡奪"的周武王谥号"武帝"安在他的頭上,将"黑鍋"扔到了曹操的頭上,身為人子卻讓自己的老子背黑鍋。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曹操一生戎馬,以武力征服天下,攘除外兇,雖然其文學造詣很高,但完全被其武力所掩蓋,而曹丕最主要的是在文治方面的成就,這樣的谥号倒是符合實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