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哭鬧,是家長們最鬧心的。一是看着小不點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眼淚鼻涕一起流,真心是有些舍不得;二是又哭又鬧真的是太吵了,特别是喜歡安靜的家長,簡直不堪其擾。
怎麼辦?大部分的家長都難有明确的應對措施。通常是這個招數今天管用明天又不行了,明明是在哄孩子奈何卻越哄孩子哭得越兇。今天,竹媽就結合《兒科學會第七版》的一些方法建議,跟大家一起來聊一聊。
孩子的哭鬧,是有原因的!
每個孩子都是小天使,他們不會無緣無故地哭鬧,他們的哭鬧總是有原因的,甚至可以說,哭鬧對于嬰幼兒來說有着多重實用意義。
一是處在不适狀态的寶寶尋求關注,進而獲得幫助和支持,比如寶寶餓了、尿了、困了、熱了、冷了等等。
二是幫助緩解過于強烈的視覺、聽覺和其他感官刺激引起的不适,比如放煙花導緻耳朵不适、汽車大燈造成眼睛不适等等。
三是幫助減壓,哭鬧也是一種情緒釋放的很好方式,精神緊張、心理有壓力,哭一哭就好了,這個道理寶寶也是懂的。
四是幫助嬰兒消耗過剩的精力,好讓他恢複到安逸的狀态。比如寶寶想睡卻精神亢奮,他可能就會通過哭來消耗精力,幫助自己入睡。
你越放松,你的孩子越容易哄
很多家長一聽到寶寶的哭聲,整個人就條件反射地緊繃起來,娃怎麼哄都不行。可看看周圍那些“心比較大”的家長,對娃的哭聲沒那麼敏感,反而很輕松就把娃哄好了。
這是為何?
事實上,孩子是極具觀察力和敏感力的,即便是還不會說話的嬰兒,都能捕捉到周圍緊張的氣氛。所以當家長因為孩子的哭鬧而驚慌失措、沮喪、惱怒的時候,孩子的反應隻會是哭得更加厲害。
所以,家長應該嘗試着在孩子面前保持穩定的情緒,更從容更淡定也能更快讓娃安靜下來。當你還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可以給娃換個地方或者向家人尋求幫助,換個人來照顧孩子。
不必自責,不因孩子哭鬧而有心理負擔
有很多媽媽,總像個罪人似地不斷自我反省:娃生病了,是不是自己照顧不周?娃大動作沒到位,是不是自己訓練不夠?娃愛哭鬧,是不是寶寶不喜歡自己?
反思固然是一種可貴的精神,但過分的心理負擔隻會讓媽媽喘不過氣,以緻影響親子關系的親密。事實上,孩子愛哭鬧是一種天性,當他離開媽媽的肚子來到這個陌生世界,他總是需要一段時間來磨合和适應,哭一哭也是很正常的啦!
如下,竹媽跟大家分享五個應對孩子哭鬧的小妙招,幫助大家放輕松!
1.一歲以前的小嬰兒,及時回應是最好的應對方法,也是讓寶寶安靜的最好方法。
2.抱起孩子,輕輕地拍一拍、搖一搖,能讓孩子回憶起在媽媽子宮裡的美好記憶,更快安靜下來。
3.跟孩子哼個小曲兒,歌聲的美妙能讓人心情放松,孩子也能從中釋放壓力。
4.轉移注意力,比如帶孩子到另一個房間,給孩子拿來繪本或者玩具,孩子可能一轉身就忘記“我在哭”了。
5.如果孩子是試探家長底線的哭,比如不給看電視就撒潑耍賴,那家長最好的辦法就是“視而不見”,孩子一會兒就自己好了。
如上是竹媽的分享,希望對您有幫助!我是竹媽,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80後媽媽,快來跟我一起說說育兒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