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
每次在寫産品分析和産品推薦的時候,總會有很多小夥伴在評論區說:
甚至還有不少小夥伴發出靈魂拷問:
“用了護膚品沒感覺”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常态,所以不知道該繼續用還是及時更換。而其實還有更多人以為的功效好,皮膚變好了也隻是表象。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大多數人根本沒有正确的護膚知識,對護膚品也沒有基礎的認知和了解。所謂的有用、無用完全憑主觀感受,而感受往往是會欺騙你。
OK,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上面這兩個問題~
一、為什麼很多人用護膚品沒感覺?
如果我說:用護膚品沒感覺大多數時候是件好事。這樣的結論可能會被人罵。但事實确實是這樣。
先來了解一下皮膚的結構功能和護膚品的功能:
皮膚的結構和功能;皮膚是由表皮層-真皮層-皮下組織構成。與日常護膚品使用直接相關的是皮膚表皮層。
表皮層由外向内分别是角質層-顆粒層-基層-基底層。角質層外還有一層皮脂膜,皮脂膜和角質層共同構成了皮膚的第一道屏障。皮膚屏障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皮膚以外的刺激物進入皮膚,同時也防止皮膚内水分和營養物質流失。
正是因為皮膚的屏障作用導緻大部分護膚品成分其實隻起保濕作用,而少量活性成分隻能通過滲透作用進入皮膚。
當皮膚屏障完好時,大部分成分不會對皮膚産生刺激。大家使用起來才不會有刺痛、敏感等問題。但少量活性成分如:果酸、水楊酸、視黃醇等活性成分雖然功效不錯,但卻會對皮膚産生刺激。
1⃣️産品問題;
因為大多數人其實是不太懂如何挑選适合自己的護膚品的。選産品基本就是什麼熱門買什麼,銷售推薦什麼買什麼。或者純靠膚感,什麼舒服買什麼。
而大多數人對産品期望過高,例如:想依靠護膚品祛斑、去皺等。而基本沒有護膚品能在這些方面快速見效,自然是大家所說的沒什麼效果。
另一方面,護膚品最重要的功效是“護”。自然首先要考慮的是安全,所以市面上大部分品牌是以溫和安全為主的。從護膚的角度來說:溫和、安全并沒什麼不妥。但消費者不這麼認為。
相反,某些作用明顯的産品必然伴随着刺激。例如雅詩蘭黛有一款A醇精華,雖然銷量不高,但基本50%以上都是差評。反應使用後嚴重紅腫、脫皮、過敏。其實那隻是産品不耐受的表現,但卻被不懂的人認為是産品垃圾,讓人爛臉。
而像修麗可、歐邦琪這些藥妝品牌也是一樣。成分好,功效強,但确實不是人人都能用。被吐槽膚感不好,吐槽有刺激性。明明是自己不會用卻責怪産品,隻能說護膚科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當大家都能學會在成分和膚感之間做平衡時,也不會有那麼多品牌隻要加一些修飾劑,加點香精香料就能賺的盆滿缽滿了。
2⃣️欲望過盛;
大多數人還有一種情況是剛開始用某一産品覺得很好用。用一段時間就變得沒感覺,或無效。
其實産品還是原來的産品,即使配方修改差異也不會太大。不能再滿足需求可能最大的原因是個人對産品的期待更高。
例如:美白産品或許能讓你白1個度,但絕不可能讓你從黃三白變成粉一白。因為大多數是基因決定的。
二、護膚品是否需要定期更換?
關于護膚品是否需要更換的問題也經常被問到。其實大家每次在更換護膚品之前想清楚2個問題:
我相信很多人根本就沒想過這個問題。隻是看起來不錯就換。或者說現在這個感覺沒什麼用,所以我要換。但其實,換一個、兩個還是覺得沒什麼用。
所以,更換産品之前認真審視和了解自己的護膚訴求,産品能帶給你的功效非常重要。這種了解不是銷售告訴你的,不是看别人反饋得到的。而是要學會自己去了解和分析産品。這才是最簡單、直接、有效的方法。
OK,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我是Miya,想了解更多靠譜美妝知識記得點贊關注哦~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