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問世間情為何物 一物降一物

問世間情為何物 一物降一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5 21:10:37

我國文學曆史非常悠久,幾千來,古人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學作品,在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愛情一直是一個重要的主題。

兩千五百年前,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親自編訂的《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也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源頭。《詩經》的開篇《關雎》就為人們描繪了一幅美妙的愛情畫面,詩中的“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使許多沒有讀過《詩經》的人,也能信口拈來。這首《關雎》是人們今天所能想到的最早的愛情詩了吧!

在此後的許多朝代,都産生了無數歌頌愛情的詩篇,“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讓我們從唐詩中領略了愛情的堅貞,“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讓我們從宋詞中感受了愛情的凄美。這些優美的詩篇如涓涓細流,似化雨春風,讓中華民族無論經曆什麼都不放棄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追求,也讓不同時代的人們保持着對純真愛情的感受力。

問世間情為何物 一物降一物(問世間情是何物)1

八百多年前的金代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一位少年詩人在赴并州參加科舉考試途中,聽一個捕雁者說,天空中一對比翼雙飛的大雁,其中一隻被捕殺後,另一隻大雁也從空中一頭栽倒地上殉情而死。年輕的詩人被震撼了,他從捕雁者手裡買下了這對死去的大雁,把它們合葬在汾水旁,堆土修建了一個小小的墳墓,取名“雁丘”,并為這對癡情的大雁寫了一首詞。或許是殉情而死的大雁對年輕詩人觸動太深,以至于多年後他還對這個事情念念不忘,把原先寫的詞依據摸魚兒詞牌的曲調進行了修改,這就是後來許多人喜歡的著名的《摸魚兒▪雁丘詞》。

我也很喜歡這首詞,在此,我願意重溫全詞: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别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蕭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莺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誰能想到,當年寫這首詞的人竟然隻有十五歲(虛歲十六),而且日後他成為了那個時代著名的文學家、曆史學家,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問世間情為何物 一物降一物(問世間情是何物)2

他就是元好問。

元好問的祖先據說是北魏皇室拓跋氏後裔,具有鮮卑族血統,金代金章宗明昌元年即公元1190年,元好問出生在一個世代書香的士大夫家庭,其祖父曾任柔服丞,丞是古代的一個官職,地位僅次于縣令,其父元德明多次參加科舉不中,以教授鄉學為業。元好問兄弟三人,他是老三,他的叔父元格沒有兒子,因此在元好問出生七個月時便過繼給元格。

元好問的叔父元格任縣令,家境不錯,從小就非常重視對他的教育,而元好問也自幼聰慧,七歲便能寫詩,被周圍的人稱為“神童”。因為叔父元格的關系,元好問得到了翰林侍讀學士路擇賞識,路擇喜歡他的俊爽聰明,教他為文之道。後又師從陵川人郝晉卿,郝晉卿乃飽學之士,且為人正直,博讀經史。天資聰穎,加之名師指點,元好問的學識遠超同齡人。

金代采取科舉取士的制度,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幾乎是讀書人唯一的途徑,按照正常的軌迹,元好問應該有一個光明的前途。但是,元好問生活的時代,正是金朝、蒙古國(後來的元代)興衰交替之際,金朝原先的附屬蒙古随着勢力擴大迅速崛起,開始了對金朝的連年征伐,在社會大動蕩大戰亂的背景下,元好問的人生注定不會是一片坦途。

金章宗泰和五年即1205年的秋天,躊躇滿志的十五歲少年元好問第一次到并州參加府試,途中遇到了前文所說的捕雁者,看到了殉情而死的大雁,身心受到很大觸動,有感而發,寫了這首《摸魚兒▪雁丘詞》。詞中,元好問想象豐富,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圍繞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開了深入細緻的描繪,再加以充滿悲劇氣氛的環境烘托,塑造了忠于愛情、生死相許的大雁的藝術形象,譜寫了一曲凄婉纏綿、感人至深的戀情悲歌,是我國古代歌頌忠貞愛情的佳作。

但元好問的第一次科考卻以失敗告終,三年後,他再一次到長安參加府試,又未中。二十一歲時,元好問返回故裡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在離祠堂幾十裡外的定襄遺山繼續讀書,“遺山先生”的名号由此而來。

雖然前兩次的科考失敗讓元好問感覺非常失落,但他在此之前一直過着衣食無憂的日子,對生活的種種不如意甚或痛苦并沒有什麼切身感受。

元好問的人生轉折是從二十二歲開始的,也就是他經曆兩次科考回到老家太原秀容後。這一年,蒙古大軍突襲秀容,屠城十萬餘人,元好問的哥哥喪生,為避兵亂,舉家遷往河南福昌,後轉徙登封。之後的十餘年間,國家在生死存亡中掙紮,元好問備嘗了人生的痛苦和艱辛,先後參加了幾次科考,最後都無功而返,他的情緒非常低沉。

不過,參加了這麼多次科考盡管沒有金榜題名,可也并非一無所獲,因為到汴京應試,元好問得以與朝中權要趙秉文、楊雲翼、雷淵、李晏等人結識交好,不僅學問上受到這些高人指教,詩文大為進步,而且也為以後的仕途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問世間情為何物 一物降一物(問世間情是何物)3

元好問的人生在他三十四歲時有了一些轉機,這一年,他得到趙秉文舉薦,以宏詞科登第,正式被任為國史院編修,在汴京開始了清苦的史官生涯。但不久,他就因不滿史館的冷官生活,辭官回到河南登封家中閑居。在家閑居期間,元好問撰寫了一部重要的著作《杜詩學》,内容包括杜甫傳志、年譜以及唐以來評論杜詩的言論,是研究杜甫的珍貴文獻,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在家閑居的時間不長,元好問再次被舉薦,先後出任鎮平、内鄉、南陽縣令,在南陽縣令任上,他成績斐然,聲譽很高,不久,元好問赴汴京任尚書省令史,官至翰林知制诰,主要任務是為皇帝起草诏令。

但這樣的日子太短了,1233年,蒙古軍隊攻陷汴京,金哀宗出逃,原金國西面大元帥崔立獻城請降,自封鄭王,還大言不慚地說是為了讓人民免于生靈塗炭的好事,強迫元好問等人為自己樹碑立傳,并叫人磨掉當年宋徽宗所立《甘露碑》上給金朝征服者寫的慶功碑文,刻上為他歌功頌德的文字。

元好問認為崔立的所作所為是可恥的叛國投敵行為,雖不願為他撰寫碑文,但又恐遭其陷害,于是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找到當時并未為官的劉祁書寫,他負責把把關,這件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成了讓他後悔一生的事情,也因此為後人所诟病,認為他沒有氣節。

在強權和武力面前,文化人要想活下去,做點更有意義的事,隻能委曲求全,但輿論卻常常把髒水無情地潑向他們,這無形中淡化了挾持者和施暴者的罪惡。

金朝滅亡後,元好問随大批被俘官員被押往山東聊城看管了兩年,這期間,他痛心金朝的淪亡,為了以詩存史,他不顧自己處境艱難,嘔心瀝血編輯金國已故君臣、文人雅士的詩詞,最後合稱《中州集》。元好問用“中州”二字來給自己編纂的詩詞集命名,蘊含緬懷故國和以金國為正統的深意。

幾年後,時任蒙古國中書令的耶律楚材傾慕元好問的詩文名氣,極力舉薦他出仕為官,但此時的元好問已心灰意冷,無意再仕。其實,在蒙古軍隊攻破汴京之後,元好問就曾不顧自己安危,利用自己的名望,向耶律楚材推薦了五十多位中原文士,請其對他們予以保護和任用,足見他的愛才惜才之心是多麼強烈。

五十歲以後,元好問回鄉隐居,交友遊曆,潛心編纂著述。期間,他還觐見了後來成為元朝建立者的忽必烈,希望忽必烈能夠重視儒學,任用儒士治國。作為一個文人,元好問盡力了。

公元1257年,元好問去世,享年六十八歲。

問世間情為何物 一物降一物(問世間情是何物)4

元好問命運多舛,一生經曆可謂坎坷,他的文學成就以詩歌創作最為突出,并以“喪亂詩”奠定了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這些詩多在金朝滅亡之前寫成,記錄了他生活的那個時代的變遷、世事滄桑、以及人民悲苦,許多學者因為他的詩具有詩史的意義,而把他和唐代大詩人杜甫放在同等的位置上。

清代著名文學家趙翼曾為元好問的《元遺山集》寫過一首《題元遺山集》:身閱興亡浩劫空,兩朝文獻一衰翁。無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行殿幽蘭悲夜火,故都喬木泣秋風。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趙翼的這首詩,我認為是對元好問最中肯而公正的評價,既說出了他在文化和曆史方面的價值,又客觀評說了他的為人處世。社會動蕩,山河破碎,引發詩人優思,造就曠世詩作,真乃"國家不幸詩家幸”乎?

我們一般的文學愛好者,或者很多普通人,如果說對元好問還多少有一些了解,那多半來自他的詞。元好問是寫詞的高手,為我們留下了三百多首詞,是金代作品最多的詞人。元好問的詞,藝術上以蘇轼、辛棄疾為典範,兼有豪放、婉約兩種風格,代表了當時北方文壇的最高水平。

在元好問所有的詞作中,影響最為廣泛的就是這首《摸魚兒▪雁丘詞》了,而許多喜歡武俠小說的朋友,一定會記得《神雕俠侶》裡為情所困的李莫愁經常引用詞中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或許許多武俠迷正是由于看了小說裡李莫愁常說的這句話而對原詞産生了興趣,在這一點上,金庸先生是有很大貢獻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