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不可思議的大樹

不可思議的大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05:51:25

走在渠道埂邊上,我們經常會看見一種高大的落葉大喬木,這種樹的葉互生,卵狀長方形或卵狀橢圓形,長7-18cm,寬5-1Ocm,先端漸尖,基部圓或廣楔形,全緣,邊緣有纖毛,羽脈10-11對;葉柄紅色,有疏毛。花單性同株,成球形頭狀花序;花萼5齒裂;花瓣5,綠色;雄花雄蕊10;雌花子房下位,1室,柱頭3裂,花盤明顯。果序球狀。花期8月,果期10-11月。性喜溫暖濕潤,在濕潤的河灘沙地、河湖堤岸以及地下水位較高的渠道埂邊生長都較旺盛,屬深根性樹種。這種高大的落葉大喬木叫喜樹。喜樹的果實含脂肪油19.53%,可榨油,出油率16%,可供工業用。這種高大的落葉大喬木叫喜樹,别名又叫旱蓮、水桐樹、天梓樹、野芭蕉、旱蓮木、水漠子、南京梧桐、水栗子、水冬瓜、秋青樹、圓木、土八角、千丈樹。

不可思議的大樹(這種大樹即使你不認識)1

自從1976年中國化學家高怡生等從中國中南、西南分布的喜樹中提取得到合成消旋喜樹堿成功後,就被世人承認喜樹堿是一種植物抗癌藥物。喜樹堿對腸胃道和頭頸部癌等有較好的療效,但對少數病人有尿血的副作用。10-羟基喜樹堿的抗癌活性超過喜樹堿,對肝癌和頭頸部癌也有明顯療效 ,而且副作用較少喜樹堿(Camptothecin,CPT),是一種細胞毒性喹啉類生物堿,能抑制DNA拓撲異構酶(TOPO I)。1966年由M.E. Wall和M.C. Wani 通過有系統的篩選天然物質,進而發現的抗癌藥物。

喜樹堿是從産于中國的喜樹(喜樹,幸福樹)樹皮和枝幹分離出來,早期為傳統中醫療法治療癌症的方法。喜樹堿在初步臨床試驗有顯著的抗癌特性、溶解度低以及含有高度的藥物不良反應特性。藥用化學家進而利用這些特性開發出了多樣的合成喜樹堿和各種衍生品,以增加良好的效果。現今已有兩個喜樹堿的類似物批準,并為癌症進行化療,如拓撲替康和伊立替康。

本品是由珙桐科旱蓮屬植物喜樹的根、皮、果實提取制得的生物堿。也可合成生産。将喜樹果粗粉用10倍量80%乙醇浸泡24小時,收集滲漉液,減壓濃縮回收乙醇。濃縮液靜置取清液,用氯仿提取,提取液蒸餾回收氯仿至幹,再加甲醇溶液,冷卻過濾,濾餅為喜樹堿粗品,粗品用甲醇-氯仿混合溶劑重結晶,得喜樹堿。對生藥喜樹果汁,總收率0.03-0.04%.

本品是從我國特有的珙桐科植物喜樹中提取的一種生物堿。它選擇性抑制拓撲異構酶Ⅰ(TopoⅠ),與TopoⅠ-DNA形成的複合物結合,穩定此複合物,從而使斷裂的DNA鍊不能重新接合,阻止DNA複制及RNA合成,為細胞周期S期特異性藥物,對G0期細胞無作用,對G1、G2與M期細胞有輕微殺傷力。另外,它還能直接破壞DNA結構。實驗證明,本品對多種動物腫瘤有抑制作用,與常用抗腫瘤藥物無交叉耐藥。

不可思議的大樹(這種大樹即使你不認識)2

喜樹果的醇提取物對動物移植性腫瘤,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喜樹果中所含喜樹堿及其衍生物,具有較強的抗癌活性。果實披針形,長2-2.5cm,寬5-7mm,先端尖,有柱頭殘基;基部變狹,可見着生在花盤上的橢圓形凹點痕,兩邊有翅。表面棕色至棕黑色,微有光澤,有縱皺紋,有時可見數條角棱和黑色斑點。質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内有種子1粒,幹縮成細條狀。氣微,味苦喜樹果的醇提取物對動物移植性腫瘤,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喜樹果中所含喜樹堿及其衍生物,具有較強的抗癌活性。喜樹堿體外對白血病L1210有明顯的抑制作用,ID50為1.36 ×l0(-4)μm/ml;對HeLa細胞和多種腫瘤細胞均有抑制作用。喜樹堿0.25-25mg/kg腹腔注射,連續7-10天,可延長白血病L1210、L5178Y、K1946、P388小鼠的生存時間1倍以上。對白血病L615和腹水型肝癌小鼠也可延長其生存時間。對小鼠Lewis肺癌、黑色素瘤B16、腦瘤B22、艾氏腹水癌及大鼠W256癌肉瘤及吉田肉瘤等多種實體瘤,均有明顯抑制作用。

不可思議的大樹(這種大樹即使你不認識)3

喜樹的果實。應該在秋季果實成熟尚未脫落時采收,曬幹。喜樹果還具有解毒散結,破血化瘀功效。可用于各種癌症,急慢性白血病,銀屑病及血吸蟲引起的肝脾腫大。: 苦,寒,有毒。肺、脾、肝三經。有抗癌,散結,破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多種腫瘤,如胃癌、腸癌、絨毛膜上皮癌、淋巴肉瘤等。

白血病是屬于一類造血幹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細胞因為增殖失控、分化障礙、凋亡受阻等機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組織中大量增殖累積,并浸潤其他非造血組織和器官,同時抑制正常造血功能。臨床可見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感染發熱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和骨骼疼痛。在我國各地區白血病的發病率在各種腫瘤中占第六位。發現了白血病我們可以用喜樹果30克,仙鶴草、鹿銜草、岩株、銀花、鳳尾草各30克,甘草9克。煎汁代茶飲。

可以用喜樹根适量 研粉,每服3克,日3次。如果出現白血球下降可改為每服1.5克,日3次,維持量為每天0.1~0.5克,症狀可獲緩解。

如果是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與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尤其是兒童就可以用喜樹皮15克,白花丹根、馬鞭草、葵樹子、白花蛇舌草各9克 水煎服,連服20天以上。療效會更好。可結合激毒及其它支持療法。

也有人曾經用喜樹皮、喜樹根皮各等量 共研細末,水泛為丸,丸重3克,每服1丸,日3次,視血象改變減量。可使部分症狀緩解。

  在民間有些人遇到了胃癌,直腸癌,肝癌,膀胱癌:都可以用喜樹果研末,每日1次,每次6克試一試。有人曾經用喜樹果、婆羅子、蜣螂、旋複花各9克,枳殼、台烏藥各6克,姜半夏12克,鬼針草、石見穿各15克 水煎3次服,日1劑。治療胃癌也取得過一定的效果。

注意事項;1,“忌用鐵器煎煮、調制,

2,:内服用量;根皮9克~15克;果實3~9克。内服不宜過量。“忌用鐵器煎煮、調制。”

 3,,一般認為果的作用較根皮佳,但毒性也大。”

人的生命科學是一種非常神秘的科學,有人認為;各種緻癌物質一旦進入人體,并不是直接地或立即使機體形成癌症。大多數情況下,機體是有能力将緻癌物質排除至身體以外或将其吞噬、轉化成非緻癌物質,但是有些癌細胞可以在獨定的機體當中瘋狂的生長而導緻了身體中的某個髒器喪失功能,使人死亡。中草藥治療癌症,在目前來說還隻是停留在試驗階段,以上的種種辦法也隻能是參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