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切除子宮和卵巢死亡的?【疾病類型】子宮内膜增生【就診時間】2009年~2012年,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有沒有切除子宮和卵巢死亡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疾病類型】子宮内膜增生
【就診時間】2009年~2012年
【治療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治療方案】用大劑量孕激素保守治療
【治療周期】3年
【治療效果】病理證實子宮内膜不典型增生(為子宮内膜癌的癌前病變),患者保守治療3年,效果不佳,最後轉為子宮内膜癌,手術治療後後身體狀況恢複良好,至今健在。
【分享理由】1)子宮内膜癌前病變可能出現異常出血,比如月經量多等,應及時就醫病理确診;2)癌前病變的保守治療可能是一個艱苦的過程,經曆痊愈和複發的循環
一、初識患者
我第一次在門診見到這個患者時,對她的印象很深刻。她很年輕但完全沒有年輕人的朝氣,臉色看起來也不好。我在門診接診過很多年輕的患者,看到這位姑娘,我先給了她一些鼓勵,讓她詳細告訴我她的病史。
患者說,她月經初潮是9歲,平時月經不規律,一般是7-14天/1-2月,量中,無痛經。在2008年藥流一次,之後一直未避孕,但一直未孕。2009年因陰道大量出血2周,當地醫院進行刮宮,病理為子宮内膜不典型增生。為保留子宮來北京就診。
二、治療過程
聽完患者的描述,我首先請病理科專家進行病理切片會診,明确診斷為:子宮内膜不典型增生,明确為子宮内膜癌前病變。我讓患者又去完善影像學檢查,做了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見子宮大小正常,子宮内膜不規則增厚約8mm,,邊界不規則,宮腔内有回聲團6mm X 5mm, 血流豐富低阻(RI 0.45,PI 0.7)【主要看RI,這是阻力指數,RI越低,說明血管壁薄,新生血管越多,在婦科惡性腫瘤中,RI為低阻表現;PI是搏動指數,在此臨床意義不大】。
盆腔部位磁共振檢查(MRI),以便明确病變範圍及目前的情況,MRI提示:子宮大小正常,内膜厚約0.8cm,邊界尚清楚,宮腔中部可見0.9cm X 1.0 cm 團塊;雙側卵巢和輸卵管(雙側附件)未見異常;盆腔未見增大淋巴結。腫瘤标記物 CA125 40.5 U/ml 。結合上述各種檢查診斷為子宮内膜不典型增生。
因患者年輕,尚未生育,并有強烈的生育需求,評估後給予藥物治療,主要是口服大劑量孕激素(有兩種:甲羟孕酮和甲地孕酮)按照醫生醫囑口服,一般每月口服22天,下次月經後再口服,一般口服3-6個月,每月做超聲檢查,觀察内膜情況,每3個月要查一次宮腔鏡,無條件也可以進行診斷性刮宮,通過病理學檢查看子宮内膜是否轉為正常,是否還需要繼續服大劑量孕激素。子宮内膜轉為正常以後,可以按照醫生指導懷孕,并定期取内膜确定治療效果。
三、治療效果
患者服藥後6個月,病理檢查完全緩解,病理檢查為正常子宮内膜,所以停藥。停藥後1年,患者一直未避孕也未懷孕,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醫院生殖内分泌科間斷促排卵助孕治療,一直未懷孕。2011年11月因超聲檢查提示子宮内膜厚,再行宮腔鏡檢查,病理示内膜複雜性增生,局竈伴非典型增生,考慮疾病複發,停止促排卵,再次給予大劑量孕激素藥物口服保守治療。
2012年5月疾病緩解,繼續鞏固至8月再複查病理:子宮内膜複雜性增生伴非典型增生,間質纖維化,局竈乳頭狀增生,不除外子宮内膜癌。因患者幾次間斷保守治療已3年,又經過促排卵均未妊娠,目前病情進展為子宮内膜癌,患者有擔心疾病繼續進展,防止子宮内膜癌繼續發展,故于2012年9月行全子宮切除術後患者定期複查,随訪至今健在。
四、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保守治療中的患者月經的規律将會消失,建議日記式記錄服藥、出血及體重變化情況,漏服和出血是常見的現象,應及時與醫生溝通,制定更為合理可行的治療方案,并貫徹執行。
1.建議患者采取大劑量孕激素治療。子宮内膜不典型增生屬于癌前病變,用大劑量孕激素治療可以得到有效緩解。當子宮内膜轉為正常後,應指導患者盡快懷孕。子宮内膜不典型增生治療後受孕機會并不是很高,一般有約40%可以懷孕。由于子宮内膜癌前病變還有複發可能,即有可能向子宮内膜癌進展,故有的文獻建議在完成生育以後,也應該再切除子宮。
2.當保守治療不成功後,并發現出現子宮内膜癌,就應終止保守治療,采取手術治療。因子宮内膜癌約12%通過卵巢向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手術原則切除子宮同是切除雙側卵巢。該患者隻是局竈癌變,而且病竈位于張子宮腔中部,故保留了雙側卵巢。一直随訪(惡性腫瘤患者需要終生随訪)。
五、醫生感悟
月經是貫穿整個生育期的生理現象,經期長、經量多有時不被認為是異常情況,有的人甚至認為自己的月經量一直就很多而未能引起足夠重視。本例患者在大出血,俗稱血崩後兩周就診發現子宮内膜癌前病變,其實她之前的經期長于1周也有一定的就醫提示,早就診早發現對于疾病的治療能夠争取時間和機會。
這個27歲年輕的患者在治療後達到疾病的完全緩解,但之後為生育尋求新的治療過程中發生了複發,可見疾病的複發是可能存在的,癌前病變的複發可能進展為癌症,更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患者配合醫生定期的監測,預防性處理有可能對複發起到較好的控制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