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6到10回有感?《西遊記》總計100回,至第7回,猴子被壓在五行山下——取經前猴子的線算是講完,有感處絮叨幾句:,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西遊記6到10回有感?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西遊記》總計100回,至第7回,猴子被壓在五行山下——取經前猴子的線算是講完,有感處絮叨幾句:
好狠的菩薩心腸前七回最精彩的莫過第六回——觀音舉薦了二郎神楊戬,和孫悟空鬥得難分難舍。
猴子惦記自己猴子猴孫要跑,才有那一路變化,尤其帶尾巴的廟宇這極可愛一幕!
奈何楊戬人多勢衆,底下一堆打架的,雲頭上還一堆看熱鬧的,就比如這二位:
觀音菩薩:貧僧所舉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聖圍困,隻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決拿住他也。
太上老君:菩薩将甚兵器?怎麼助他?
觀音菩薩:我将那淨瓶楊柳抛下去,打那猴頭;即不能打死,也打個一跌,教二郎小聖好去拿他。
話說觀音菩薩不該是好心腸嗎?
怎麼上來就要打死猴子?
雖說此前猴子就怒辭弼馬溫、偷吃蟠桃、偷喝禦酒,但觀音菩薩直到第六回才上線,理論上是第一次耳聽目見大聖,竟然上來就要打死?!真好狠的菩薩心腸!
我大聖哥哥的格局從太上老君的八卦爐裡出來,我大聖火速鬧了天宮。玉帝請如來救駕,後者趕來問猴子身世,大聖自陳:
天地生成靈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
水簾洞裡為家業,拜友尋師悟太玄。
煉就長生多少法,學來變化廣無邊。
因在凡間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瑤天。
淩霄寶殿非他久,曆代人王有分傳。
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隻此敢争先。
這段有點水浒的味道,也是陳勝吳廣“王侯将相甯有種乎”的變種。
中國人幸而有這種精神,才能古有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今有全力抗疫,登月登火星。不聽天由命,不逆來順受,壓迫的推翻它,擋道的搬走它!
唯此才有新生,才不會堕落入無間地獄。
玉帝為什麼不自己打孫悟空從八卦爐裡出來後,猴子一直打到淩霄寶殿,玉帝手下降不住,所以去求如來。
如來怼猴子時說,玉帝“自幼修持,苦曆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也即兩億兩千六百八十萬年!
寫成數字是:226800000!
修煉了兩億多年的人,該有多厲害?
既然如此厲害,為何面對孫悟空這隻小毛猴隻知一味躲,動員這個動員那個,最後甚至求到佛祖如來頭上?
小時候看電視,以為玉帝打不過孫悟空。
書前七回看下來,卻另有理解。
首先,《西遊記》當然是一部天馬行空的神話巨制,隻是細節處仍可見想象力受限于自身經驗。
比如神仙妖怪也像人類一樣生活;又比如對天界尊卑禮儀的描寫,顯見是比同了人間帝皇的。
這大概就是大家所說,人類的想象力很難超越人類自身吧。
從這點來看,大概可以這樣理解:
人間的帝王就有一堆伺候的、跑腿的、幹事的……總之凡事絕不親為,因為非此不能體現尊貴,親自動手可太掉價了。
如此,貴為天尊的玉帝,更不能親自跟個小毛猴子動手了。一來自降身份,二來那麼多天兵天将天神不就沒用武之地了?
勞動别人,才是尊貴;
勞動得越多,就越尊貴。
所以,這不僅是一部神話,還有許多政治隐喻。正因為有這些深思而後得,《西遊記》才位列四大名著。
零碎知識點1、南(nā)無(mó)阿彌陀佛:佛教所說的極樂世界教主。南無,頂禮、緻敬的意思。釋迦牟尼和阿彌陀佛并不是同一神祈。
2、天蓬第七回就出場了:”如來佛祖殄滅了妖猴,即喚阿傩、迦葉同轉西方極樂世界。時有天蓬、天佑急出淩霄寶殿……“
3、猴哥被壓在五行山下後,“但他饑時,與他鐵丸子吃;渴時,與他溶化的銅汁飲”、“渴飲溶銅捱歲月,饑餐鐵蛋度時光”。真好慘我猴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