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刷到一則新聞:北京有小朋友在奧特曼卡片上,陸續花了幾百萬,被稱為“卡王”。(關于奧特曼卡片,有的是卡片對戰遊戲,有的是遊藝廳的街機卡,還有的純收藏用。通常是以“盲盒”的形式出售。)更離譜的是,這位“卡王”花了這麼多錢,也沒能集齊所有的卡片。
不管是在網上購物平台,還是街上的文具店小商鋪,到處都有賣各種卡片形式的盲盒,盲盒潮流也引發了一些問題:孩子把壓歲錢零花錢都去買卡了;背着家裡人偷偷買了一堆卡;和别人互相攀比……
針對“盲盒亂象”,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公開征求《盲盒經營活動規範指引(試行)(征求意見稿)》意見,拟對盲盒銷售的内容、形式、銷售對象等方面作出規定,其中提到一點:不得向8歲以下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并鼓勵對小學校園周圍的盲盒銷售模式包括距離、内容等進行具體規範。今後可能學校周圍的小賣部裡,奧特曼卡片将“絕迹”。
以下是我和小花媽媽對于此事件的一個讨論:
【小花媽媽】:每個男孩都逃不過“奧特曼真香定律”,靜潔老師家的兩個兒子有沒有特别喜歡奧特曼的時期呢?
【靜潔老師】:孩子有喜歡“英雄”其實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孩子心中都會找到一個TA很崇拜的英雄,産生英雄主義的信仰。
我家弟弟特别迷奧特曼,他還很喜歡pokemon(寶可夢)。奧特曼是他仰望的英雄,Pokemon更像是陪伴他的好夥伴,他有一個可以抛的精靈球,畫過各種小精靈,這些都是他非常寶貝的東西;而我家哥哥相比奧特曼他更癡迷恐龍,他能跟人聊起上百種恐龍的名字、特征和故事。
所以這些恐龍、pokemon、奧特曼……都是他們小時候的陪伴物,孩子成長中需要這樣一個“好夥伴”。
【小花媽媽】:近些年,奧特曼卡片風靡小朋友圈子,也出現不少文首的負面新聞,我看到有位焦急的媽媽留言:
“真心希望能把奧特曼卡牌趕出各種超市小店!感覺跟賭博沒啥兩樣,會讓孩子上瘾。”
另一方面,如果完全禁止孩子玩卡片,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在“相信我,你也可以變成光”的感染下,奧特曼卡片已經成為了小朋友們的“社交密碼”。有家長說,奧特曼卡是小孩們的一種社交談資,不談這些的小孩必然是有些不合群和失落。不玩奧特曼卡牌的小孩,隻能回家哭着和媽媽說跟小區孩子融不進去……▼
【靜潔老師】:在很多關于奧特曼卡片的負面新聞中,反映出的家庭教育問題更值得注意。
所有娛樂性的東西都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過度沉迷其中,隻有它才能打動孩子的話,那就會和打遊戲一樣上瘾了。“孩子沉迷奧特曼卡片”這些問題看起來是孩子的錯,但事實上錯在家長。
背後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孩子的生活實在是太枯燥了,TA隻能靠這個卡來獲得快樂。孩子自控力本身就弱,再加上家長不了解還能做什麼,隻能去溺愛滿足孩子過度、過分的需要,自然也就讓孩子“深陷”其中。
正确解決的思路應該是讓孩子的生活不那麼枯燥,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孩子的成長需要夥伴,但夥伴并不是隻靠奧特曼卡片來建立或維系的,比起奧特曼,我更鼓勵孩子到現實生活中去參加活動,尤其是課餘的體育活動。
我家弟弟也超愛奧特曼卡片,小時候下課後經常拉着我去買,但我最多每周隻會給他買一套盲盒(裡面大概有個三四張卡片),并鼓勵他把更多的時間花到體育活動上,也更願意給孩子在體育上投資,買設備,買服裝,買課程,去踢球打球……這些金錢投入都有,但絕對不會花這麼多錢,放在一個像奧特曼卡片這些非常單一的娛樂活動上面,過度投入單一的娛樂給孩子帶來的隻會是沉迷。
【小花媽媽】:像開頭新聞裡讓孩子去成為的“卡王”,願意給孩子花巨款的這位家長可能把自己都“搭”進去入坑了,現在的盲盒跟以前的水浒卡不同,升級過的成瘾機制成年人也很容易欲罷不能。
如果孩子心目中的楷模是奧特曼,這并不等于家長要支持孩子花數千元數萬元,那我們如何正确引導孩子把這些“英雄信仰”轉化成正能量呢?
【靜潔老師】:我們作為家長要做的不是打擊孩子的夢想和英雄,而是要拓寬孩子的興趣——幫助孩子從虛拟的空間世界中的人事物,擴展到真實世界裡。尤其是順着年齡的增長,TA的英雄最好是來自于孩子閱讀中、生活中自然而然碰到的。
家長的引導不是想辦法讓孩子愛上某一個東西,而是營造一種環境,讓孩子能這個環境裡能找到自己所向往的。比如我家弟弟剛開始喜歡上音樂時,宮崎駿動畫裡的音樂尤其打動他,因此久石讓是他一直崇拜的作曲家。于是,我便支持他和小夥伴一起演奏出宮崎駿動畫裡的音樂,而不是僅僅沉迷于看動畫。除了久石讓,肖邦、貝多芬也是他相當崇拜的音樂家。
像我前面講到我支持孩子進行體育鍛煉,這些都是在給孩子營造一個環境,讓孩子既有自己的虛拟精神世界,又能可以在現實世界裡找到自己喜愛的事做。這樣孩子更多的時間轉移到了真實的世界中,去自己動手動腦,否則的話,觀察那些沉迷于遊戲、卡片對戰的孩子,他們始終被一個虛拟的東西牽着,在現實世界中不能動手也不動腦。
所以,我覺得真實世界和虛拟世界裡孩子喜歡的東西要慢慢共存、生交集,真實世界的占比一定随着年齡慢慢增大,真實世界裡的“英雄”也要越來越多,基本到了12歲孩子青春期的時候,他可能就要在自己生活中找到真實的崇拜者,或許是某個老師、作家、音樂家……
至于這些英雄怎麼得到,就是在家長幫助下營造的環境中,去經曆,去閱讀,去交朋友……慢慢找到自己崇拜和喜愛的人物和興趣。
【小花媽媽】:一個好的楷模能對孩子的思想和精神都産生影響力,我記得靜潔老師在格局養育系列《父母的格局》裡,就有提到哥哥有一位對他産生很大影響的楷模——國際性學生環保組織“根與芽”創始人珍·古道爾女士。
【靜潔老師】:珍·古道爾女士是英國生物學家和動物行為學家。用“根與芽”微小卻持久的力量去改變世界!是她提出的口号。
哥哥初中起,立志跟随珍·古道爾的精神,成為一名不折不扣的環保主義者。加入組織後,他幾乎每天中午的午餐時間和下午的課間時間都會去兩塊“黃金寶地”,卷起袖子做種植實驗,有時回家滿腳滿褲腿的爛泥。在我眼裡,這是莫大的榮耀,因為孩子心中有追求了。
後來哥哥成長道路上的很多事都有珍·古道爾環保精神的影響,比如一年夏天,哥哥加入了國際青少年組織“解救孩子”(Free The Children),去肯尼亞做志願者,體驗和參與貧窮社區的水環境治理和公共衛生設施建設等環保工作;哥哥對大學科目的選擇也牢牢聚焦在環境保護上,希望能找到一個環保新聞相關的專業,用他的攝影和對環保的熱情來推動世界環保運動……
當孩子的心裡擁有了一位可以崇拜、仰慕的精神楷模時,TA便有了追求的目标和行動的力量。
【小花媽媽】:我還有一個疑問,就是現在孩子的壓歲錢零花錢普遍比較多,自由支配度也很高,他們自己就能拿錢去買卡。因此也導緻“在集卡上亂花錢、遊戲裡買皮膚買裝備、打賞主播”這類孩子亂花錢的新聞事件層出不窮,其背後的深層原因,是孩子金錢教育的缺失。金錢教育怎麼做才比較好?
【靜潔老師】:有很多家長會覺得:反正是孩子自己的壓歲錢,随便TA怎麼花都可以。讓孩子完全自己保管支配壓歲錢會給TA造成了一個念想——這錢可以随便花。這樣孩子可能花到自己沉迷的卡片、遊戲,或者家長不支持的事情上去。
我記得很多年前給孩子壓歲錢是一種儀式感,一個紅包裡的錢不多,可能就一兩張小額紙币。孩子們也會小心翼翼地把壓歲錢放好,會放在自己的抽屜裡,夾在自己的筆記本裡。
後來漸漸随着經濟發展,壓歲錢越給越多,數千上萬都不稀奇,壓歲錢的傳統寓意也有了些變化,成了應付人情往來的“面子活”,這種大人們拼面子的壓歲錢不是孩子想要的,更不是孩子需要的。這也能解釋很多孩子的壓歲錢現在都“充公”了:“别人給你,爸爸媽媽也要給别人家的小孩……”
在我的看來,财商教育不是教孩子怎麼把錢從少變多,我們要明白,孩子眼裡,錢和時間一樣都是抽象的:它們是怎麼來的?又該怎麼合理去花?因此,讓孩子了解錢的用途和賺錢的途徑是很重要的一步,這樣孩子才能體會到靠自己能力賺來的錢,會有一種幸福感。
【小花媽媽】:确實在小朋友眼裡錢是抽象的,他們對錢沒有概念——比如有的娃要賠同學的塑料水壺,結果拿了500元大鈔給人家……在《父母的格局》一書裡,曾提到用“必要”“需要”和“想要”3個分類來跟孩子讨論如何管理和控制自己的願望。
【靜潔老師】:從很小開始,我和孩子不會就錢談錢,而是在引導他們為自己的願望練習分類,願望分成三類:必要、需要和想要。“必要”就是無法替代的事物,也就是必須照單做的事;“需要”就是不可缺少但可以考慮替代方案的;“想要”純粹是個人的一個願望。
我來舉個例子。孩子上學要交水費才能喝水,那麼喝水就是孩子的“必要”開銷,所以無論如何家長都要為孩子的“必要”開銷買單付錢。
接下來,孩子喝水就“需要”一個水杯或者水壺。經初步調研,我發現保溫杯有的隻需要 10 塊錢,有的卻需要 100 多塊。為了保證孩子的飲水衛生和安全,我認為那個 100 塊錢的保溫杯是孩子“需要”的。然而,如果孩子提出要買更貴的保溫杯,我就會提醒他為自己的“需要”做一個思考,那個比 100 塊錢更貴的保溫杯是“必要”的嗎?還是可以被其他選擇替代的呢?
那麼,孩子的“想要”是什麼呢?是小賣部去買的含糖飲料,或者其他更有吸引力的冷飲。對于“想要”的東西,我們可以想辦法來延遲滿足,或者提供孩子自我管理的方法來部分滿足。比如,在我們家裡,冰箱裡不放碳酸飲料,如果“想要”喝飲料,可以和父母讨論,我們一起去買當天能喝完的數量。而在學校,我是不會給兩個兒子錢用來買飲料的,因為這個“想要”是可以被白開水替代的。
每次花錢之前,和孩子一起反複練習這個願望分類。久而久之,一到花錢時,孩子就會自然地啟動願望分類的思維模式。
錢帶給孩子的,有正面的影響,也一定有負面的影響。靜潔老師的财商啟蒙原則就是,減少錢财對孩子幼年時期的負面、純物質的熏陶,選擇錢财和物質的正面力量,來為孩子做價值觀的啟蒙教育。
關于理性消費、坦然面對得失、合理對待金錢的觀念,都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耳濡目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