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令人印象深刻的曆史文物

令人印象深刻的曆史文物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18:20:28

大河網訊 中原文物見證中華文明。玉,既是君子高尚品德的代表,又是王權地位的象征,也是祥瑞的載體。也因此,純淨溫潤的玉石,瑰麗精美的紋飾,早在千百年前就赢得人們的喜愛。中秋佳節,花好月圓,看《皓月千裡“玉”見你》,感受河南文物瑰寶的魅力——

令人印象深刻的曆史文物(中原文物見證中華文明皓月千裡)1

白玉淺浮雕如意

如意,大約出現于戰國之時,又稱“搔杖”,用以搔癢,盡如人意,得名“如意”。明清時期,演變成陳設品和供人欣賞娛樂的藝術品。

白玉淺浮雕如意,清代,為整塊和田白玉琢制而成,尾部為方形亞字邊框,一隻鹭鸶站立于碧波湖水荷花叢中,鹭鸶與荷花組合的圖案取其諧音,寓意一路連科。

令人印象深刻的曆史文物(中原文物見證中華文明皓月千裡)2

青玉觀音像

玉觀音像,清代青玉質。“座妝珪璧霜猶暗,衣綴珠玑月不明。若向險途逢八難,隻勞心念諷持名。”觀音,即觀世音,為佛教中四大菩薩之一,後因唐諱太宗李世民之名,故去“世”字。佛教中,為大慈大悲的菩薩。女相菩薩造像,約始于南北朝,盛于唐代以後,早期多為塑像,惟明代始見玉作。

令人印象深刻的曆史文物(中原文物見證中華文明皓月千裡)3

白玉舞人佩

這對玉舞人所呈現的“翹袖折腰”舞姿,是當時流行的舞蹈“長袖舞”中最具代表性的動作,也是漢代玉舞人最為多見的造型。長袖舞始于戰國,漢代是其藝術水平的巅峰時期。舞者手中無所持,僅憑長袖飛舞的千姿百态來傳達情感。

《西京雜記》中載,漢高祖劉邦的寵姬戚夫人善為“翹袖折腰之舞”,《漢書》中說武帝劉徹的愛妃李夫人也是因“妙麗善舞”而博得武帝寵愛。

這對白玉舞人佩的造型正是對漢代舞者長袖善舞、腰姿輕盈的傳神寫照,從中可一窺兩漢文人詩賦中那種翔鸾舞鳳、飛燕驚鴻的動人舞姿。

令人印象深刻的曆史文物(中原文物見證中華文明皓月千裡)4

青玉透雕龍形佩

青玉透雕龍形佩,1980年河南省淮陽縣平糧台42号墓出土。該佩出土時為一對,将兩件玉佩合并,卻并不能完全重合,其大小略有不同,但造型相同,玉質、沁色基本一樣,應是用一塊玉料切開,再分别制作造型,雕琢紋飾。

淮陽位于河南省東部,在春秋時期地屬陳國,公元前479年,楚滅陳後改屬楚國。從曆史上看,淮陽自春秋末期到戰國晚期一直是楚國的軍事重鎮,并在戰國晚期一度成為楚國的國都,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文化積澱也很豐厚。1979年到1980年間在淮陽縣城東部的平糧台發掘了一批戰國晚期的楚國墓葬,出土了大量楚國玉器,這件青玉龍形佩就是其中的精品之作。

玉龍佩是戰國時期非常流行的一種佩飾玉,具有非常鮮明的時代特征,這一時期的單體玉龍脫離了春秋晚期該類器物較為單一的造型,出現了更多的新樣式。楚國玉龍更是以其飛揚靈動、雄奇豪放的藝術風格成為其中的代表。

令人印象深刻的曆史文物(中原文物見證中華文明皓月千裡)5

青玉龍首璜

青玉龍首璜,春秋文物,1988年信陽市光山縣寶相寺北側黃季佗父墓出土。

雙龍首璜,最早見于史前紅山文化晚期,西周開始逐漸流行,春秋戰國時期非常盛行。其造型可能源于雨後的彩虹,表現的是古人心目中的虹霓之形。甲骨文中的“虹”的寫法,恰似二龍首共身的璜形。最遲從商代晚期,人們就将虹視為雙龍之首,并能啜飲河水。傳世文獻中有虹霓飲水、飲酒的記載,虹能化為龍,或化為璜,因此古人援引其形制而為配飾。

黃季佗父墓,是春秋早期的黃國墓地。黃國是周王朝分封在豫南地區的諸侯國,位于河南東南部淮河上遊的潢川、光山、羅山、信陽一帶。除玉器外,黃季佗父墓還出土了銅劍、銅戈、銅箭等兵器,工藝精美,在春秋早期兵器中均屬上乘,證明了黃國是實力較雄厚、軍力較強的國家。

令人印象深刻的曆史文物(中原文物見證中華文明皓月千裡)6

玉戚

玉戚,西周時期文物。1990年出土于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地。

戚,也就是有齒的端刃器,又解釋為“兩側有齒的扁平斧”,一般是作為禮儀用器,不具備實用的武器功能。玉戚最早在新石器時代出現的時候就是儀仗用器,在以王權為中心的商周兩代,玉戚更是上升到了王者的象征,在衆多的禮器中屬于最高規格,主要用于治軍,同時也是儀仗器和祭祀禮器。春秋戰國以後,由于政權格局的變化,玉戚逐漸失去了王權的光輝,除仿古玉器作品外,便很少見到了。

出土這件玉戚的三門峽虢國墓地2001号墓,也就是著名的虢季墓。虢國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姬姓諸侯國,在春秋時期被北方的晉國所滅。20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考古工作者先後兩次在三門峽上村嶺一帶發掘了虢國貴族墓地,尤其是90年代發掘的虢季、虢仲兩座國君大墓,因為出土文物數量多、價值高以及墓主人級别高,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中的虢季是西周晚期的虢國國君,很可能就是文獻記載中周宣王時期的重臣虢文公。虢季墓中随葬有大量的青銅禮樂器、兵器、車馬器和玉器等珍貴文物。選擇這件青玉戚随葬,正是因為它是王者和王權的象征,彰顯着墓主人的崇高身份。

令人印象深刻的曆史文物(中原文物見證中華文明皓月千裡)7

青玉鳥形佩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人類信仰的起源總會被賦予美好的神話。鳥是商代祖先崇拜的重要對象之一,這源自人類早期對未知而神秘的自然産生的敬畏與崇拜之情。

商代晚期,聰明的商代人已經将他們所鐘情的各種鳥兒都刻畫在此時空前發達的玉石上。1976年,舉世矚目的安陽殷墟婦好墓問世,墓葬出土了755件玉器,其中鳥形玉器占很大的比例,這件青玉鳥形佩就是其中一件。

鳥形佩呈伏式狀,商代後期文物,從某種程度上說,婦好墓出土的玉器代表着商代玉器雕琢的最高水準。

令人印象深刻的曆史文物(中原文物見證中華文明皓月千裡)8

玉跽坐人形佩

這件玉跽坐人形佩,1976年出土于安陽殷墟婦好墓。這件玉器由青色玉石制成,采用圓雕的雕刻手法。第一眼看到它您是否聯想到跪坐微笑小人的乖巧表情包呢?

這件玉器造型呆萌可愛,它有着齊劉海式的西瓜頭造型,額頭很寬,臉有點像孫悟空,大大的眼睛略顯無辜,蒜頭鼻,雙手扶着膝蓋,手臂稍微向内彎曲,顯得恭恭敬敬,乖巧聽話。玉器的頸下和後腦處有個小孔相通,身下兩腿之間也有一孔用于佩帶或插嵌。

中國自古被譽為禮儀之邦。常言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椅子還未被發明的先秦時期,跽坐是最符合禮的标準坐姿。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帝王與大臣們議事時,雙方都以跽坐為主,這種坐姿體現了一種平等性,是恭敬虔誠的表現。

統籌:銀新玉

文字:莫韶華

(大河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