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麼熱或者天氣多麼冷,對于釣魚人來說這都不是事。因為我們有屬于釣魚人自己的精神!
垂釣是一種樂趣,且老少皆宜。既然是去釣魚,那麼釣友肯定是希望可以釣到魚,這樣臉上有光,也不至于被身邊的人嘲笑,
雖然很多人雖然嘴上說釣不釣的到無所謂,這僅僅是口說,其實我們自己肚子裡的小心思,釣魚人都清楚!魚上鈎的那一刻以及家人眼中的欣喜。哈哈哈,誰也不想空手而歸,但想象是不行的,得有真本事!獻上自己的戰績嘿嘿嘿
夏季的風,多是熱風,不像其他季節,風一吹,水面就降溫,所以魚群多會在刮風的時候,躲在水底,而夏季的風,對水溫的變化影響很小;
跑鉛釣法,是利用鉛墜的重量,錨在水底,然後一旦有魚給口,除非能拖動鉛墜,造成黑漂、死口,否則任浮漂在水面如何起伏,就是跑鉛釣法在小魚鬧窩、有風浪時的優勢所在,但是,這種釣法,有一個最大的弊端,就是浮漂的吃鉛,不能太大,浮漂的吃鉛如果過大,浮漂的浮力也會相應增大;這就要看實際情況做調整了
體型小一點的魚,在風浪的影響下,是很難拖動鉛墜,而且夏季多風的水域,魚群也多在中上水層覓食,守底,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有口;如果我們可以變通一下思路,用仿生珠珠、泡沫塑料、浮水顆粒等輔助材料,保持跑鉛錨在水底不變,讓鈎餌離底、浮底;
這樣既能克服風浪的影響,同時,鈎餌離底,也便于中上層的魚群覓食;
最主要的一點,就算采用吃鉛較大的浮漂,因為魚是在半水進食,沒有額外的阻力、摩擦力等影響,隻要魚能拖動鉛墜,那必然是死口中魚。
關于定深這種釣法,其實很多新手并不太理解,而實戰中,我們用的也比較少,尤其是手竿釣定深,其實說白了,和矶釣、抛竿打飛漂,釣定深是一個思路;而多風的夏季出釣,為什麼要釣定深呢?這是因為,在夏季,體型大的魚,有固定的巡遊路線,而深度,相對來說也是固定的,如果是無風無浪的天氣下出釣,我們隻要守底就可以了;
但是,一旦有風浪,我們抛竿都很難精準抛投到位,尤其是使用長竿,釣距比較遠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先打窩,然後測量窩點的水深;
然後我們順着窩點的方向抛滿竿,假如窩點的水深,是釣目露出4目,那麼我們打完滿竿,慢慢的回拉,一直早釣目露出4目,那麼此時,就算和窩點有點偏差,但是水深和窩點是一緻的;
而以窩點為目标抛出的是直線,從滿竿往回拉,就算鈎餌和窩點有一點偏差,但是也不會差距太大,這就能有效避免大風對影響抛投精準度的影響了;
而大吃鉛浮漂釣定深,因為吃鉛大,就好比浮漂在半水挂了一個重錨,隻要風浪不是特别的大,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影響,所以,老鳥們越是大風天,越喜歡用這招守釣大魚。
刮風不可怕,高溫也不可怕,魚群不在底層更無所謂,但是這些不利因素糅雜到了一起,這就比較頭疼了,但是,釣無定法,不要拘泥某一種釣法,某一種思路;
靈活一點,将有利因素組合起來,避開各種糟糕的影響,最後就算不能爆護,但是隻要漁獲,都值得我們高興很久。
分享了這麼多技巧,身為一名合格的釣魚人,自然是不能空手而歸的,即使最後釣不到魚,看看地形有野菜的摸一點野菜回家、有野果的(當然得認識)摘點野果回家,看看樹上有沒有鳥dan也掏掏。實在沒有隻能把開好的餌料都喂魚了,蚯蚓也順手放生了。釣不到魚索性就釣河蚌了。用柳樹枝子釣河蚌,首先要能夠看到河蚌。在水裡的河蚌通常都是殼打開的,慢慢的将柳樹枝子伸到河蚌的殼裡,這個時候河蚌就會迅速的合住自己的殼,而且夾的很用力。這個時候将河蚌拉上岸就行了,隻要能夠看到河蚌,用這個方法釣河蚌,可比釣魚方便多了。
看到這裡給各位分享一下釣過有趣的河蚌,是不是很有趣呢
釣鈎出手天下我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