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是一支工程技術部隊,35年中,共修建12590公裡的鐵路,其中工程技術幹部所作的貢獻是無可估量的。
鐵路設計院是鐵路建設的先行軍,也是鐵道工程技術專家的集中營。修建鐵路之前,鐵路設計院要對鐵路走向 ,站場設置,鐵路運行時速,執行鐵路技術規範标準等方面的技術問題,進行立項論證,提出新建鐵路設計方案,方案确定後,鐵路勘察設計院各方面專家,勘察設計人員,測量人員,曆盡艱辛,爬山涉水,進行地質勘探,線路測量,草圖繪制。他們風餐露宿,深入現場,科學準确的沿線實地勘察計算出各種數據,為修建新線鐵路,提供技術标準,施工圖紙,對鐵路設計中各種資料數據,鐵路專家,工程技術專家付出畢生的心血,死傷的腦細胞,斑白的頭發,無私的奉獻,在鐵路建設第一道工序上放出光芒。
鐵道兵各類院校,為鐵路建設培養了大批技術人才,院校為鐵路建設服務,為基層着想,根據現場實際需要,設置了《鐵道工程》、《橋隧工程》、《機械工程》、《給排水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和爆破工程》等專業。本着嚴格要求、嚴格訓練的辦學方針,教授、博士、專家、講師、教員、助教對學員高度負責,精心授課,手把手的教技術。學院在培養鐵路現場技術人才方面,煞費苦心,為鐵道兵培養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貢獻。
鐵道兵幾萬名鐵路工程技術員、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技師,他們的青春在新建鐵路工程技術崗位上發熱發光。
在鐵路路基建設中,鐵道工程專業的技術人員和測量兵一道,手拿施工圖紙,精準測定線路中心線,測定路基标高,測定路基的密實度,平整度,工程技術人員風裡雨裡,泥裡水裡工作,辛勤勞動的成果,伴随着鐵路路基延伸。
在隧道施工工地,特别是雙向掘進的超長隧道,隧道工程技術人員,測量人員、質量監控人員、安全技術人員,幾乎24小時在隧道内蹲守,對隧道施工的掘進、噴錨、支護、襯砌等工序,随時檢查,随時記錄,施工日志、施工技術規範等現場一手資料,一絲不苟,記錄了無數本現場施工技術資料,每個大型隧道完工後,這些寶貴的施工第一手資料,大都保存于陝西鐵道兵眉縣檔案館(後轉存解放軍檔案館鐵道兵館),工程技術人員對祖國建設高度負責精神,就彰顯在這些原始資料、原始數據中;
在橋梁施工過程中,橋梁技術人員,從圍堰、清淤、清基、鋼筋籠制作、混凝土澆築,各個環節 ,現場施工技術人員對照施工圖紙,絲毫不敢懈怠,每一項技術規範,技術标準,每一道工序都反複認真檢測,确保橋梁質量永世永代,安全可靠;
涵洞、邊坡的施工技術人員,對每一塊石料,每一桶混凝土質量标準,都要嚴格監控,對技術精益求精,特别是高邊坡的防護,更是要保證防洪防水防滑坡。建造出來的涵洞,石材堅固,砌縫牢靠,美觀實用;
鋪軌架粱的設備技術專家,事先要詳細制定好鋪軌架粱方案,幾十噸的鋪軌架橋設備,幾十噸甚至上百噸的橋梁,要準确無誤的運到現場就位在橋墩上,一排排鋼軌要鋪設好,設備技術人員 、專家必須精心組織,精心施工,安全可靠,萬無一失,工程設備技術人員流血流汗,鐵路鋼軌平行線不斷延伸。設備工程技術人員,攻堅克難,努力提高鋪架裝備完好率,出勤率,科學技術成為鐵路施工第一生産力。
修建成昆鐵路時,鐵道兵西南指揮部成立了44個專家小組,攻克12項超世界先進水平的鐵路施工技術難題,成昆鐵路外國人不敢想象,一路幾乎都是橋隧相連,地質十分複雜,沿途大都是大山大河。鐵道兵面前無險阻,各類工程技術人員,貢獻聰明才智,成昆鐵路建成,讓全世界鐵路行業為之驚歎!
青藏鐵路前期工程(格爾木段)建設,更是難上加難,高原缺氧,地質十分複雜,多年凍土,百尺深層鹽湖,攻克這些難關,談何容易。工程技術人員,付出了畢生的精力,甚至寶貴的生命;新疆戈壁,飓風強大,連車皮都可以吹覆,為确保修建後鐵路安全運行,工程技術人員,用科學,用智慧,用實地施工經驗,排解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
後勤保障方面的技術人員,全力以赴,為确保各種施工裝備的完好率、出勤率,穿着油膩的工作服,和設備操作人員一道,排除故障,檢修設備,随機修理,在各自的技術崗位上奉獻青春。
鐵道兵幾萬工程技術人員,披星戴月,含辛茹苦,努力奮鬥,為修建12590公裡鐵路,流血流汗,勞苦功高,貢獻寫在共和國建設的史冊上,向辛勤勞動,奉獻青春的鐵道兵工程技術人員緻敬!祝各位老工程技術人員健康長壽!為您們點贊!
圖片來自于鐵道兵畫冊
編輯:樂在其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