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到了夏天,腦中總會浮現小時候的事。
和小夥伴打鬧、摸魚、捉蝦,摘蓮蓬,采荷花,真是好時光!
多年後,當我讀到楊萬裡的《宿新市徐公店》時,那種童年的回憶終于找到了出口。
宿新市徐公店
宋·楊萬裡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稀疏的籬笆旁,一條小路伸向遠方。
已是暮春初夏,枝頭上冒出了新鮮的綠色,但還不能成蔭。
幾個孩子追着一隻黃色的蝴蝶,撲撲騰騰,可蝴蝶一下子飛到菜花中間,再也找不見了。
誰的童年,沒有追過蝴蝶呢?
80年的童年,都和夏天有關。
暑假一到,小七就會回到老家過暑假,夏天最熱的時光,都是和爺爺奶奶一起過的。
太陽毒辣,可那個時候,跑來跑去,不知道熱,不知道累。
瘋玩累了,就找一棵大樹,躺下來,感受清風,送來的陰涼。
在農村裡,見得最多的花,是油菜花。
在山上,油菜花是一片一片的,明黃的顔色,真喜人。
太陽照着它,顔色越發鮮亮,微風吹來,菜花搖動,蜜蜂、蝴蝶飛舞其中,生機勃勃,似乎在昭示着主權。
農村裡可玩的并不止這些。
夏天,大家最喜歡的是水。
别人摸魚,下水抓魚,可我實在不會,我會“蒸”魚。
不是上鍋蒸,也許不是這個字。
方法就是拿一個空的罐頭瓶子,把包裝撕掉,全透明。
罐子口系上繩子。
裡面放些剩米飯,随便抓幾片綠色的葉子塞進去,放上小石頭壓住,讓它不至于漂起來。
然後,将罐子放在水裡,或河,或池塘,繩子壓在岸邊的石頭上。
過半小時,輕輕拉起罐子,你會發現,許多小魚成功地進入了罐子。
水色清亮,小魚在其中遊弋,十分有趣。
夏天,大人覺得很難過,可孩子們卻多了很多玩事。
農村的孩子,玩意多,活也多。
範成大有一首詩: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夏天,是最熱的時節,也是最忙的時節。
大人們白天去田裡勞作,晚上回來在家搓麻線。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小孩子不懂得種田、紡麻這些事,也學着大人在桑樹蔭下種着瓜果。
孩童時無憂無慮,總能把幹活做成玩樂。
夏天還有一個好處,果子多。
唯有西瓜,能解夏日之炎熱。
那時候,沒有冰箱。
西瓜一拿回來,就拿一個大桶,接上一桶井水,把西瓜泡起來。
泡上半天,用刀一切,清涼到心底。
夏天,最好的時候,還是晚上。
一到夏天,螢火蟲就出來活動了。
大人們聚集在一起納涼,有一搭沒一搭地說着家長裡短。
我們就四處晃蕩,捉螢火蟲玩。
在草叢中,在水塘邊,螢火蟲最多。
你捉幾隻,我捉幾隻,看一看,玩一玩,笑一番,這一晚也就過去了。
豐子恺也許是最懂孩子的快樂的畫家了。
他畫作中的孩子,像極了我們的小時候。
夏日裡,荷花燦爛,荷塘裡,清涼無比,有蓮蓬可吃,有荷花可采。
摘一個大荷葉,撕掉邊邊,罩在頭上,就是一隻遮陽的好帽子。
夏天,是果子成熟的好時節。
戴複古說: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拿着長杆,打着樹上的果子,略洗一洗,迫不及待地塞到嘴裡,或酸或甜,都是好味道。
孩童時,最愛做的事是模仿。
看着大人整日在田裡忙碌,于是,也有樣學樣。
拿一把種子,提一桶水,來到牆角,播下種子。
說不定,到秋天,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呢?
當你想要回憶童年時,不如看一看豐子恺的畫,瞬間穿越回童年。
年紀越大,越喜歡回憶。
因為人生的任何一個時段,都比不上童年。
童年的時光裡,沒有憂愁,沒有憂慮,若有,第二天,吃一塊西瓜,瘋玩一陣,也就什麼都沒有了。
小時候,總是希望夏天再長些再長些,因為過完夏天,就又要上學去了。
那時候,日子也正長。過了今天,還有明天;過了今年,還有明年。過了春還有夏,過了秋還有冬,過了冬又能望見明年春到,依舊桃花滿梢油菜黃。最歡喜不過,最完滿不過。
又到了夏天,又看到了油菜花田,又有小孩子追着蝴蝶跑。
又一次,夢回童年,那時候夏天夜晚的蟲不斷鳴叫,搖椅嘎吱嘎吱,媽媽的微笑與輕哼伴我進入夢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