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出了一則新消息,很多人因此開始囤各種腸胃藥,據說很多地方已經買不到了。
如果出現腹瀉、急性腸炎,身邊沒有藥物,吃點什麼可以應急呢?
正值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受環境影響,此時出現的腹瀉、腸胃問題多屬寒濕類型。
尤其本身就是寒濕體質的人,常表現為:
1、平常怕冷、吃點涼的容易拉肚子、經常腹脹、大便不成型
2、不愛動、四肢困重無力
3、舌苔白膩
4、不少人還容易發胖、女性常有痛經的情況
如果有1種以上表現的,一般屬寒濕體質,如果感染可能更容易出現腹瀉、腸胃急症。
出現的寒濕腹瀉主要特點是:大便稀溏、稀水樣,常伴有腹脹、怕冷、舌苔發白的情況。
有一個比較好用的食療方——姜米茶,能幫助預防和解決這種腹瀉急症。
家庭版姜米茶
食材:生姜200g、大米200g
做法:
1、生姜洗淨、切細絲;大米洗淨、瀝幹
2、炒鍋燒熱,加入姜絲翻炒,全程中火,炒至微微發幹時盛出
3、大米入鍋,中火翻炒,炒至金黃焦香,加入姜絲翻炒均勻,至散發出香味,關火
4、晾至完全冷卻,裝瓶,陰涼幹燥處保存。
每次飲用時,取2勺,開水沖泡即可。香氣濃郁,有點爆米花的香氣。
這個茶,能去除體内的寒濕之氣,改善腹瀉、消化不良。還有刮油減脂、消食除積的作用。
姜米茶是從古方“姜米散”中簡化而來。
“姜米散”原方出自《聖濟總錄》卷七十四。
配方:橘皮、甘草、生姜、肉豆蔻、豆蔻、大米等。
功效:脾胃氣虛,腹脹飧洩困劣,服暖藥即嘔逆,食飲不下。
生姜含有豐富的姜黃稀和類黃酮以及姜辣素,能促使血管擴張和加快血液循環,能溫陽驅寒、殺菌消炎、止瀉止痛。
生姜炒一下,刺激性減弱,減少對腸胃的刺激,也能更好的溫中止瀉。
大米稍偏涼性,但炒過後,便可以制約其涼性。而炒則焦香醒脾,凡焦香的味道都是入“脾髒”的,還增強了補脾養胃的效果。
同時,大米在炒制的過程中,米中的澱粉全部被破壞分解,形成一種叫做活性炭的物質,而活性炭會帶走腸胃中多餘的油脂。因此姜米茶還有刮油減脂、消食除積的作用。
所以家裡常備些炒米,或者炒過的米做的米粉。在家人脾弱拉肚子時,泡開水當茶飲,或煮成粥或磨成米糊為供,慢慢脾胃就養回來了。
汪曾祺曾在《故鄉的食物》裡專門寫過炒米茶:
家常預備是取其方便,用開水一泡馬上就可以吃。在沒什麼好東西吃的時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來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點心。
應對一波波的疫情沖擊,相比盲目囤藥,有時候多了解些日常食療可能更管用。
這個時候家裡備上姜米茶,不管應急解決腹瀉,還是日常預防、暖胃散寒、增強體質,都是很有幫助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