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特别愛出汗,總感覺不愛活動,沒精神,身體還怕冷,覺得自己愛出汗就是氣虛,怕冷就是陽虛,于是開始大補特補,結果越補越虛。
為什麼會這樣?
小劉前段時間出差,不料遇上大雨,沒有帶傘,急于趕時間,冒雨打車,結果全身都濕透了,回到住處,洗個澡就睡覺了。可是沒過多久,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拿來感冒藥吃後,大部分症狀都沒了。但是就是總覺得沒精神,動不動就出汗,年紀輕輕還出現了關節不适,整個人十分疲倦,一下班恨不得馬上躺在床上,才能讓困重的身體暫時放松一下。
咋一看,沒勁,疲倦,愛出汗,這些看起來确實是虛,于是這時候有些人就會開始吃一些補養身體的東西,結果越補越虛。
為什麼這個時候不能補?
主要是當身體偶感風寒濕之後,體内正氣不足,一部分風寒濕仍然存在于體内。所以正氣不足就會感到疲倦乏力、沒精神;風寒在,則怕冷;濕氣留存則身重困倦,關節疼痛;氣虛則表虛不固則汗出。此時如果隻單單用補藥,就會助長邪氣的生長,所以就會越補越虛。
那該怎麼辦?
當然是扶正祛邪,也就是補虛的同時需要祛。對于這種證候,《金匮要略》有一名方可解,
該方就是防己黃芪湯。由防己、黃芪、炒白術、炙甘草組成
防己 黃芪防己能夠祛風行水,燥濕健脾,通腠理,可以驅邪外出,将邪氣趕走再用黃芪補氣固表才行。
《本草再新》:"利濕,除風,治膀胱水腫,健脾胃,化痰。"
《别錄》:"療水腫、風腫,傷寒寒熱邪氣,通腠理,利九竅。"
防己
黃芪補氣固表,氣足了對汗液的收攝作用有力,所以就能止汗。氣足了,衛氣得到補充,守在肌表,外邪再次進來也就沒那麼容易了。因此,我們常通過補氣來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
《本草思辨錄》:“黃芪從三焦直升至肺,鼓其陽氣,疏其壅滞,肺得以通調水道,陰氣大利,此實黃芪之長技。
防已利水、祛邪,黃芪補氣、扶正,兩藥合用邪正兼顧,使利水而不傷正,扶正而不留邪。
黃芪
炒白術 炙甘草炒白術能夠補氣健脾祛濕,既助防已祛水濕,又助黃芪益氣固表。
《本經》:"主風寒濕痹"
《醫學啟源》:"除濕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濕,強脾胃,進飲食,和胃,生津液,主肌熱,四肢困倦,目不欲開,怠惰嗜卧,不思飲食。"
炙甘草能夠益氣健脾,又可調和諸藥。
所以四藥合用,祛風與除濕健脾并用,扶正祛邪兼顧,遠離越補越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