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聚焦etc收費亂象說好的不堵車呢

聚焦etc收費亂象說好的不堵車呢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23 22:57:41

路費貴、排大隊、系統錯,全國高速公路聯網推行ETC後的現實,遠沒有當初設想的那樣豐滿,改進刻不容緩。

聚焦etc收費亂象說好的不堵車呢(空車也是滿載價)1


文/《财經》記者 王斌斌 王靜儀 李皙寅

編輯/施智梁

2020年元旦開始,陸續有網友上傳異常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扣費,其中一台“桂M”打頭的車輛在過收費站時,屏幕顯示其扣費達4200多萬,讓人咋舌。

這種賬單的出現大概率是聯網收費系統尚不穩定導緻的錯漏,但很多司機正常通行繳費時也發現,高速公路的通行費漲了不少。

新年伊始,487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取消,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再次敲鑼開張。在此次費用改革中,和客貨車駕駛員最密切相關的分别是,8座與9座客車被重新劃分類别從2類客車歸為1類、貨車計費方式由計重收費調整為按車(軸)型收費。

“現在ETC按軸收費了,空車和滿載的收費是一樣的,回程空車都不敢上高速了。”來自山東的六軸卡車司機陳師傅對《财經》記者抱怨道,就算是滿載時走高速,也會遇到扯皮過路費而堵在高速口的情況,為了避免這個情況會選擇先下高速。

ETC運營系統仍不穩定,收費貴、排長隊似乎成了普通車主對于這次改革的直觀感受。一位國内經濟大省的路網人士在2019年年底對《财經》記者直言,這次改革工作安排得特别急,時間緊,難度不小,整個系統建設和切換過程當中會有陣痛,大家可能得忍受一段時間。


天價ETC賬單何來?

聯網收費系統尚未穩定,絕不允許借機提高收費标準

4000多萬的“天價”賬單是今年高速公路的客運或者貨運ETC收費異常車費的縮影:在各種各樣的網友吐槽中,有0元“免費”通行,也有原路往返但路費不一緻的抱怨,幾萬、幾十萬甚至千萬的“天價”高速費用也被曬到了網上。

2019年12月31日晚,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部長李小鵬宣布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工程并網切換成功,從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全國29個聯網省份的487個省界收費站全部取消,完成了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兩年内基本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任務”并“力争提前”的目标。

隻是實際情況沒有理論計算那麼完美。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在1月6日坦言,全國高速公路整體平穩有序運行,但部分地方也存在管理簡單粗放、出入口收費站軟硬件不達标等問題。

“收費結果混亂,同樣的車,同樣的載重,同樣的路,收費居然不一樣,這樣的收費系統,簡直無法理解。”司機交流平台卡友地帶的相關人士對《财經》記者這樣說。

貴州相關部門回應0元通行費用時表示,ETC車輛駛出收費站時,顯示屏上顯示的隻是匝道的費用,也就出現了幾元、0元或小數的情況,完整的車輛通行費賬單及扣費信息,會通過短信在7天左右下發到用戶手機。

至于網傳的千萬天價賬單,交通運輸部公路局路網管理處處長顧志峰回應稱,由于聯網收費系統剛剛切換,個别地方運行不太穩定,出現了一些異常的通行費費額,已經督促地方查明情況,及時妥善處理。

針對個别車輛收費金額異常的問題,官方表示,各地應堅持通行優先和絕不能讓貨車利益受損的原則,難以迅速處理的,先擡杠放行,調查清楚後再作處理。此前有疑問的賬單,确屬錯計多收的費用,必須全額退還。同時交通運輸部強調,“絕不允許各地借機提高收費标準,增加貨車負擔。”

一位國内經濟大省的路網人士對《财經》記者直言,這次改革工作安排得特别急,時間緊,難度不小,整個系統建設和切換過程當中會有陣痛,大家可能得忍受一段時間。

貨車:空車也是滿載價

按軸收費逼得部分貨車不敢上高速


在此次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中,和客貨車駕駛員最密切相關的分别是,8座與9座客車被重新劃分類别從2類客車歸為1類、貨車計費方式由計重收費調整為按車(軸)型收費。

“現在ETC按軸收費了,空車和滿載的收費是一樣的。我從山東日照到河南蘭考,400公裡,以前空車過路費是450-500,滿載是800,按軸收費以後滿載是900,返程空車也要900,整體貴了1/3,回程空車都不敢上高速了。”來自山東的六軸卡車司機陳師傅向《财經》記者抱怨道,而且就算是滿載時走高速,也會遇到扯皮過路費而堵在高速口的情況,為了避免這個情況,就會先下高速。

無論是《政府工作報告》還是國務院和交通運輸部的文件都強調,“推動降低過路過橋費用”,“确保不增加貨車通行費總體負擔”。

根據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愛民計算,8座和9座客車的高速通行收費标準平均降低1/3到1/2。而貨運方面,按車型收費後,對于同一軸型車輛,不論裝載量,都執行同一收費标準。對于滿載的車輛,費額大概率将下降;而對于空載和輕載車輛,費額可能會出現增加。

而按照交通運輸部的要求,各省市要以本地2018年按裡程加權平均的車貨總質量為重要依據,并組織力量對各地的費率調整方案進行深入研究分析,目标是實現貨車收費标準比滿載至少下降10%。

按照廣東省交通廳公布的标準,一輛六軸貨車行駛100公裡六車道高速公路,其滿載狀态下車貨總重49噸,計重收費應收260元;其空載狀态下車貨總重19噸,計重收費應收238元,共計498元;改為按車型計費後,無論滿載還是空載,都收費245元,往返490元;“滿載去、空載回”情況下,按車型收費比計重收費便宜8元。

上述客貨車高速通行的政策早在2019年5月和7月以公開文件的方式下發,并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實施,各地方也在今年元旦前修改相應的收費标準。

但是因ETC推廣帶來的計費方式調整并沒有及時傳達給普通民衆,包括自2020年1月1日起,ETC用戶的高速費用采用分段精确計費或者說按實際路徑收費。

“收費标準不透明,通知渠道弱到無法理解,本省司機很多都不知道自己一公裡需要多少錢。”前述卡友地帶的相關人士對《财經》記者說道。


什麼是實際路徑收費?

過去技術不行,隻能按最短路徑來,現在開多少路就收多少錢

在撤銷高速省界站之前,ETC系統已經實現全國聯網,不過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是以省份為單位進行收費,主要采用封閉式收費的方式,即客車按車型、或者按重量,根據路徑和裡程進行收費,分路段拆賬。

其中,根據路徑和裡程收費一項,大多數省份的高速公路此前是采用最短路徑收費。也就是說,同一車型的不同車輛從A入口上高速,B出口駛離,不論車輛中間如何繞路或者變換路線,價格都是一樣的。而這不符合“走多少路付多少錢”的原則。

因此在撤站後,配合ETC的車載電子标簽和高速公路龍門架上的路側單元實現的交互,收費方式從最短路徑改為按照實際行駛路徑收費。

為此,貴州省交通廳取消高速收費站工作指揮部以“駕駛1型小客車從觀山湖站至畢節西站”的三條不同路徑舉例。

路徑1為:觀山湖站——貴遵線——遵義轉杭瑞高速——畢節西站,實際路徑(下同)通行費200元。;路徑2為:觀山湖站——貴黔線——黔西轉黔大高速——畢節西站,通行費120元。路徑3為:觀山湖站——滬昆線——紅楓湖轉廈蓉高速——畢節西站,通行費170元。

如果按照過去的最短路徑收費,車主選擇路徑1僅需支付120元,而2020年1月1日之後,他需要支付的費用為200元,上漲了2/3。

不過這種精确計費方式并不是在國内首次推出,浙江、四川、廣東等省份早已開始推行。按實際路徑計費也不是隻針對ETC車輛,收費站将給非ETC用戶和ETC單卡用戶(即未安裝車載裝置的ETC用戶)發放高速公路複合通行卡(CPC卡),這類卡片也同樣能精确記錄車輛的行駛軌迹,從而實現按實際路徑收費。

除了以上收費原則有所變化,通行費取整規則也進行了調整。非ETC過去是“三七作五,二八歸零”,也就是通行費的個位數部分,3元至7元的,收5元;小于等于2元的部分不收,大于等于8元的收10元。

現在非ETC用戶的收費精确到元,即過去12元的過路費實收10元,現在是12元,過去13元的過路費實收15元,現在就是13元。而ETC用戶如今是直接精确到分。簡單來說,現在高速公路的收費更為智能和精準,費用和過去相比會有浮動。

不難發現,2020年元旦開始,高速公路的客貨運費用将是有升有降。

ETC超速推廣始末

國家政策催肥了百億ETC市場

“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推動降低過路過橋費用,治理對客貨運車輛不合理審批和亂收費、亂罰款。兩年内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減少擁堵、便利群衆。”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如是指出。

在頂層設計的指導下,高速公路收費改革的步伐明顯加快。同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相繼印發《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施方案》和《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應用服務實施方案》。

這幾個文件設立了更加明确的發展目标,到2019年12月底,高速公路不停車快捷收費率大約90%以上,所有人工收費車道支持移動支付等電子收費方式,顯著提升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服務水平。

作為此次取消高速省界站的重要抓手,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即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在2019年迅猛發展。

ETC 設備主要由RSU(路側設備)和OBU(車載單元)組成,利用短程通信技術實現RSU和OBU間的信息交換,RSU采集車輛身份信息進行處理,讓系統自動從綁定的IC卡或銀行賬戶上扣除相應資金。

到2018年底,中國ETC的用戶剛剛突破7656萬。而在2019年12月2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吳德金就透露,全國ETC客戶累計已達1.98億。也就是2019年的ETC安裝量超過此前十來年的積累。城市智行信息技術研究院院長沈立軍向《财經》記者預測,按照這個用戶規模,ETC産業價值将超百億。

高速不停車快捷收費能解決不少問題。國金證券報告的數據顯示,ETC收費通道的通行能力是人工收費通道的5-10倍。在環保方面,機動車在行駛過程中,停車繳費是排放最嚴重的場景之一。在停車繳費時,發動機處于“怠速”狀态,汽油燃燒不充分,排放更多空氣污染物。

因此取消高速省界收費站、推廣ETC确實能夠為了提高通行效率,同時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但是,無論是面向公衆的宣傳還是實際執行過程中,不少地方政府和機構沒有對《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國務院辦公廳文件中的另一句話産生足夠的重視。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大家可能隻關注到這句話,其實它前面還有一句很重要的話,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廣東聯合電子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小明在去年底接受《财經》記者采訪時如是說。一語成谶,今年年初收費問題就開始出現。

“選擇ETC主要一方面是既有産業鍊的利益關系,另一方面,替代技術不具備全面推廣的條件。”沈立軍向《财經》記者分析,ETC産業涉及高速企業、銀行、設備廠商、物流企業等多方利益,高速企業降低成本,銀行可以拓展客戶,設備廠商也可以從中獲益。

交通新秩序能否破而後立?

既能打擊逃費,又可在線對賬,AI與大數據助力改革

在取消高速省界站乃至更多收費站之後,配合ETC等手段,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整個高速公路就是一個大的感知體系,形成一套新的沒有收費站的計費系統,因此也被形象地稱為“自由流”。

“我們很擔心未來的高速公路通行秩序會出現問題。”交通運輸部路網監測與應急處置中心副主任王剛直言,在沒有完善的法律體系和強大的社會信用體系做保障的情況下,自由流收費還隻能想想。

畢竟電子系統難免出現問題,天價賬單等消費者質疑需要得到快速有效的解決,同樣的,很多人會采用更高科技的手段來進行逃費。

此前有業内人士預計,2019年底ETC的日交易量或已達3億筆。如此龐大的數據量給交通部門和路網公司帶來不小的壓力。

以收費稽核即對路費偷逃行為的打擊為例,傳統的稽核方式和手段很多都是“靠人力去堆”,雖然有部分高清卡口的抓拍以及相關的數據分析,但分析其實還是靠人工,包括調查取證也是人工,為了形成整個特征或者整個證據鍊,可能還需要去車輛的歸屬地、注冊地找到交管部門拿到它的車輛注冊的信息,效率相對低下,代價也非常高昂。

在廣東省每年人工稽查55萬次,分析的流水記錄2億多條,每一年通過稽查追繳路費大概在7000萬以上。而在取消省界站之後,“我們業務量大概是10倍的增長”。同時,逃費的隐蔽性更高,可能有更高科技的手段進行逃費。

無論是逃費的數量和手段的科技含量上來說,傳統的辦法來解決稽核問題變得越來越棘手,需要一套基于大數據和AI稽查的系統來解決問題。數據此前一直是有的,但是因為沒有結構化的應用,所以很難做分析。

因此,ETC用戶數超過1900萬的廣東在推廣自由流的過程中,選擇與阿裡雲合作,建立了廣東省多維數據融合的車輛追蹤平台,可實現“一鍵稽查”。

這套系統整合了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數據、ETC門架路測設備單元信息、攝像頭抓拍、車牌識别等信息,以及交管部門的車輛信息、政府和企業提供的高速公路地理數據信息、車輛通行數據等等。

黃小明表示,管理部門可以獲取車輛的信息、進行身份推斷和軌迹還原,對進入路網的車輛建立檔案,一車一檔,“隻要在路網的生命周期裡,我們都會有效對車輛進行追蹤”。

以多源推理、軌迹還原為例,車輛在路上有三種軌迹,一個是通過還原的實際軌迹,一個是在高速路網中進行計費的軌迹,還有是系統産生相應的稽查軌迹,對這三類軌迹進行相應的匹配,進行稽核。

在路網通行當中,一種非常典型的行為就是中間倒換車牌,這種倒換車牌的行為在這套系統裡面無所遁形。通過抓取的信息,結合一車一檔的大數據庫,管理方能夠還原出這輛車實際的通行路徑,也能夠還原出它在整個路徑通行當中所存在的包括遮擋車牌、污損車牌,或者是變化車牌的行為。

這套“一鍵稽查”系統同樣可以面向車主,服務司機用戶,用來進行疑問費用的核對。如果駕駛員對自己支付的高速通行費有疑問,這套系統同樣可以還原車輛路徑,與收費進行比對,給消費者一個交代。

阿裡雲智能大交通行業總經理肖露拿早期查手機話費舉例,她對《财經》記者表示, “當年營業廳裡,老太太們不能有一分錢沒對上,可能都每天拿個電話單去對費,5分錢有沒有打,3角錢有沒有打,然後去對費。”

在她看來,現在阿裡參與的廣東自由流計費系統就像當年手機計費一樣,後者為智能手機提供了一個計費系統,前者如今是為車提供了一個智能的計費系統。在這套系統中,汽車是通過感知體系、路徑個各方面捕獲大數據信息,如果用戶收費覺得不對,可以索取“帳單”自己核對。

高速的改造不會止于ETC,還有更廣闊的“智慧”潛力有待挖掘。路網管理部門和科技公司合作,把後者的能力引入到行業中來,将提升整個行業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同時充分地發掘大數據應用的特點,擴張高速公路上新的行業應用機會。

在肖露看來,原本冷冰冰的道路,因為有了雲計算、邊緣計算等計算的力量以及大數據分析,讓它變成了極富想象空間的地方,“整個交通的數字化的升級,在為時不久的将來,會産生出更大的經濟價值”。

不隻是阿裡巴巴,百度、騰訊等公司都希望參與到智慧道路的建設中,大數據和AI将有更多的落地需求,去提升整個行業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去構建新通行模式下的交通新秩序。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财經雜志】創作,獨家發布在今日頭條,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