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長沙市五一廣場,地下商業廣場部分正在加緊進行内外裝飾。記者 田超 攝
闊别長沙市民八年的生活廣場——五一廣場,要回歸了。近日,位于長沙市最繁華商業地段的五一綠化廣場,開始進入收尾施工階段,與原廣場相比,新廣場更注重綠色生态,在屋頂荷載及人流視線引導的考慮下,保留了約300平方米的景觀噴泉。
■記者 葉子君
【進展】 景觀廣場正在掃尾
8月15日上午十點,長沙市最中心五一廣場,周邊幾棟商業廣場外牆挂滿秋季促銷橫幅,這裡數千年來都是長沙城市最中心,彙聚了最稠密的城市人口,形成了最熱鬧的商圈——五一商圈。
熙攘的人流中,五一廣場東北角區域裡,一衆工人正在日光炙烤下無聲勞作:一部分人繼續填土,一部分人鋪裝人行地面……一旁,新種上的銀杏與桂花樹正煥發生機。
闊别長沙八年後,五一市民生活廣場即将回歸了,和變遷之前的廣場相比,這裡多了對綠色生态與湖湘文化的展現。
“方案定位突出生态性,整體采用自然式綠島布局,打造現代城市廣場綠地休閑空間通達性、自然性、功能性的統一。”湖南嘉原景觀建設有限公司的現場負責人湯振宇介紹說,綠地廣場可以有效減緩熱島效應,除了有實施考慮雨水收集系統與海綿城市等概念外,還用小品的形式表現了五一廣場出土的簡牍文化等,包括綠化,也從此前的藍花楹等外地植物全部置換成本土的銀杏樹等。
【規劃】 與五一廣場地鐵站6号出入口連通
“一方面是出于對屋頂覆土的安全考慮,另一方面是要顧及市民在廣場裡對簡牍文化長廊的景觀視線,所以隻在靠北的位置保留了約300平方米的旱噴與鏡面水池。”湯振宇告訴記者,在因地鐵施工及城市開發建設被封閉使用、成為施工場地前,五一廣場有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音樂噴泉,是市民的情感聯結所在,考慮到這一點,設計方案對噴泉做了保留,“但規模小了很多,這也是有實際的考慮。”
湯振宇介紹說,廣場地下是商業廣場,廣場上部覆土從1.3米到2米不等,對地下商業廣場結構已經形成一部分壓力,同時,為了保證廣場的通透性,他們也盡量沒有設置比較複雜的景觀。
如今市民要進入綠化廣場十分便捷,廣場在四周圍合的五一大道、黃興路、南陽路與長治路上均為開放式,市民可通過地面道路多個入口進入廣場,同時,按照設計,也可以從地鐵五一廣場站6号口地下,步行到地面廣場集散。
【招商】 地下商場招商已完成近八成
“曆經幾千年的曆史及商業熏陶,無論是商業、文化等領域,還是政府和廣大湖南人民心中的地位、形象,五一廣場都穩居湖南第一位。”在需要跨過一片在建工地才能抵達的五一地下商場營銷中心裡,已被拿得所剩無幾的招商宣傳頁上這樣介紹。
五一地下商業廣場由湖南本土40年商業運營企業——湖南友誼阿波羅集團開發打造,總占地面積2.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9萬平方米——這與對面一條五一大道之隔的平和堂商場建築面積相當。
五一地下商業廣場共有三層,整體定位為地鐵時尚潮流主題商場,與兩端即将連通的五一裡以及國金街類似,五一地下商場将以快時尚消費體驗為主要經營模式,以中端、潮流、快消品牌為經營定位,主要滿足年輕一代消費群體以及地鐵快速消費人群的消費需求。
現場一名招商人員介紹,和其他項目不同,友阿五一地下商場采用主力店 地鐵商業街組合模式,保證主力店與商業街無縫融合、共享人流,同時與周邊商業明顯區分,目前商業街招商已完成近八成。
回憶
“吃喝玩樂一條街,非常繁榮”
“我還記得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的那個晚上,五一廣場人山人海,大家都盯着現在7up那棟樓外面的大屏幕,剛開始一點聲音都沒有,當聽到裡面講到北京的時候,全場一下爆發了,喊聲震天。”回憶起五一綠化廣場以前的樣子,家住芙蓉區縣府坪巷的龔建明陷入了久久的回憶中。
龔建明如今在五一廣場旁經營着一家煙酒零食店,他還記得以前的五一廣場“不大”,臨着五一大道和黃興路的一側有五一文化用品店和群衆藝術館等,還有著名的紅梅冷飲店、向群鍋餃店,“賣的衣服都是高檔品牌服裝,吃喝玩樂都是一條街,還有大衆電影院,非常繁榮。”
“新安巷、一倉裡、皇倉灣、一人巷,這些都是原來五一綠化廣場建設之前的街巷。”現在的黃泥街社區委員舒桂柳是五一廣場周邊的老住戶了,在她的記憶裡對裡面的街巷格局以及黃泥書市印象最深。她記得黃泥街一片原來是棚戶區,随着改革開放和書商們的打拼,讓300多米的黃泥街兩廂分布了兩百多家書店,平常三輪車和自行車運載着書進進出出紅火不說,逢到過年時,火紅的年畫挂滿了每家店的門口,喧嚣的人群夾雜着喜慶的笑容,讓整條街都蒸騰出熱氣。到1999年時,原來的全國四大書市之首黃泥書市已遷往定王台,五一綠化廣場也迎來了拆遷改造,“後來多了噴泉,廣場環境又好,那個時候都喜歡去廣場裡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