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梁華
閨蜜紫燕的朋友去相親,結果一頓飯後就沒有下文了。在讨論個中緣由的時候,其朋友說,男人是視覺動物,估計我栽在顔值上了。然而,并不是男人才看顔值。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會被異性美麗的外表所吸引,因為這是我們大腦的一種自動化反應,與性别無關。
為什麼男人會看重女人的外表?達爾文進化論的自然選擇理論認為,年輕成熟的外表與女性的生育力有關,有助于基因的傳播和繁衍。
然而,這無法解釋類似孔雀開屏這樣的現象:漂亮但卻笨重的尾巴并不利于雄孔雀的生存。于是達爾文提出了另一個理論:性選擇理論。這個理論認為,雄孔雀的尾巴雖然不利于生存,但是有利于吸引異性,獲得更多的繁衍機會。
有趣的是,擁有漂亮尾巴的是雄孔雀,而不是雌孔雀。換句話說,因為雌孔雀“看顔值”,所以雄孔雀必須變得花枝招展才能博得關注。這在動物世界中并不是少見。
針對在雄性中觀察到的求偶炫耀特征的進化,科學家費希爾提出了“失控性選擇”的假說。他認為,假如雄性動物能夠産生一個為雌性動物所喜愛的特征, 它們就可以吸引更多的異性并留下更多的後代。如果雌性個體選擇一個對它有魅力的雄性作配偶, 那麼它所繁殖出的雄性後代也将會具有吸引力。
從這個角度來說,也許最開始推動改變的,是女人,而不是男人。
從進化論的視角來看,男性基于繁衍更多的後代,傾向于選擇身材更好,更有生育力的女性,而女性基于養育更好的後代,傾向于選擇更有男子氣概,更有魅力的男性。
換句話說,出于不同的目的,男人與女人都重視潛在伴侶外表的吸引力。
雖然對于進化論的解釋仍存在着争議,但即便如此,它依然為我們理解兩性對外表的偏好提供給了一個有益的視角,即我們對外表的看重也許是我們進化而來的本能。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便不考慮進化論的觀點,研究發現,美與我們大腦的視覺中樞和愉悅中樞有關。
在一個實驗中,研究者讓人們在一群漂亮的面孔中去比較一對面孔,看TA們是否是同一個人。在這種情況下,盡管實驗對象正忙着思考任務,而不是思考這個人是否漂亮,迷人的面孔卻會讓實驗對象的視覺皮層神經活動增強。而對另一組人的測試表明,他們的愉悅中樞同樣對美産生了反應。
這些研究表明,當我們看見美麗的面孔時,無論我們當時在想什麼,大腦都會自動做出反應并産生愉悅感。
這給予我們的啟示是,如果你的伴侶不小心多看了路上的帥哥或美女兩眼,或評論了某個明星的美醜,不必太敏感,因為這也許是TA的本能反應,而與TA是否會出軌,是否認為你不夠漂亮無關。
人對美的這種自動化反應并不局限于迷人的面孔或身材,還包括所有美的東西,比如漂亮的藝術品,建築物,風景等。提出需要層次理論的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在我們的生存,安全,愛和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之外,我們還有審美的需要。
總而言之,美根植于我們的思想,是一種遠古的智慧。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我們都注重顔值,都有審美的需要,都會對美産生自動化反應。了解并接納這一點,彼此才可能停止指責,才可能相互理解。
盡管兩性都會“看顔值”,但美卻是一種主觀感受,因人,因時代和文化背景而異。呂燕可以說是一位備受争議的超模。在中國人眼裡,長着單眼皮、小眼睛,塌鼻梁,甚至滿臉雀斑的呂燕根本不符合普通大衆的審美,但是她的臉在國外卻被視為高級臉。
這意味着,即便你覺得自己其貌不揚,也不需要自卑,總有人能欣賞你。你隻需要找到那個會欣賞你的美的人而已。
然而,以貌取人卻是我們的天性。美在帶給我們愉悅感的同時,卻也帶來了一個副作用,即我們的大腦會自動把美與善良等好的品質聯系起來,讓我們産生“美即是好”這樣的刻闆印象,并陷入光環效應。
看到一個長得好看的人,我們會不自覺地認為TA也會有好的品質,比如善良,有能力,聰明,更值得信任等等。但事實卻未必如此。用閨蜜的話說,“長着一副老實臉的人未必就老實。” 外表具有欺騙性,但我們常常視而不見。
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外表決定能否在一起,内在決定兩個人能在一起多久。如果我們隻憑外表就決定是否開始一段感情或步入婚姻,這樣的親密關系未免太草率,也将面臨巨大的風險。
很多不幸的婚姻,基本上是婚前草率,或另有所圖,或所托非人,以至于進入婚姻後才發現彼此巨大的差異和沖突,進而對婚姻和伴侶感到失望。
看重外表沒有錯,但如果把外表作為唯一的擇偶标準,也許你将為此付出代價。因為無論是愛情或婚姻,可不是單憑漂亮的外表就可以維系的。美隻能錦上添花。
在選擇伴侶的時候,膚淺的人隻考慮外在,成熟的人也會看顔值,但更會花時間去了解一個人的内在,了解彼此在外表之外的其它方面是否合拍。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如何找到值得愛的人?孔子認為,對人應當聽其言而觀其行,還要看他做事的心境,從他的言論、行動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觀察一個人,那麼這個人就沒有什麼可以隐埋得了的。尋找伴侶也如此。
我承認我會被TA漂亮的外表所吸引,偶爾會被以貌取人的偏見所影響,可是我不會僅憑外表去評判一個人,不會因為TA長得帥,長得美就高看TA一眼,更不會因為TA其貌不揚而看低TA。希望你也如此。
多維人生管理(ID:dovilife):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尋找平衡之美,在心理學中探尋更好地生活之道。分享情感,成長和自我管理知識。歡迎關注。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