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日本怎麼稱呼西方國家

日本怎麼稱呼西方國家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6 06:57:27

東漢

“倭在韓東南大海中”,這是“倭”字第一次用于指代日本并出現在中國正史上。公元57年,日本列島南部的“倭王”遣使朝貢,欲借臣屬于漢王朝樹立自己權位和王位,故求漢皇賜封 ,而光武帝賜其為“倭奴王”。倭舉國大喜,并受賜“漢倭奴國王印”。

日本怎麼稱呼西方國家(我國對日本稱呼演變)1

日本怎麼稱呼西方國家(我國對日本稱呼演變)2

日本文獻中,起初也沿用此名稱以自稱,如聖德太子撰《法華經義疏》,署名即為“大倭國上宮太子”。

從此我們稱日本國為“倭的奴國”,日本人為“倭人”,一直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

魏晉

日本怎麼稱呼西方國家(我國對日本稱呼演變)3


在晉朝陳壽所著的《三國志·魏書·倭人傳》中用了約兩千字的篇幅介紹了三國時代倭國的情況。這篇文章裡提到了當時在日本國的九州島東北部有一個很大的女王國叫作“邪馬台國”,下屬30多個小國。統治該國的女王就是“卑彌呼”。

日本怎麼稱呼西方國家(我國對日本稱呼演變)4

魏明帝時曾調封邪馬台國王卑彌呼“親魏委王,假金印紫绶”。該國女王卑彌呼在239年曾遣使到中國洛陽,魏明帝封她為“親魏倭王”,授與金印紫绶。其後繼女王與(台與)亦曾遣使向西晉王朝朝貢。

國際權威學術界一緻認為邪馬台Yamato(日語大和)的音譯。

南北朝

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因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将太陽視為本國的圖騰。

隋朝

日本怎麼稱呼西方國家(我國對日本稱呼演變)5

相傳在七世紀初,日本的聖德太子在緻隋炀帝的國書中寫道:“日出處太子緻日落處太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

唐朝

日本怎麼稱呼西方國家(我國對日本稱呼演變)6

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将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新唐書·日本傳》中有記載:鹹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意即唐高宗鹹亨元年(670年),倭國派使者祝賀唐朝平定高句麗,因為懂點漢語,所以讨厭“倭”這一名稱,故改國号為日本,使者自稱這是因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處而命名的。

日本怎麼稱呼西方國家(我國對日本稱呼演變)7

宋元明清

官方對日本稱呼:日本

民間有日本稱呼有:倭國,大和,扶桑,東瀛,日本。

此外,在漢語中,“扶桑”,“東瀛”“東洋”也是日本國名的别稱。

清朝

“東洋”可能源自日本。日本發明該詞主要是用來翻譯英文的“Orient”(意為東方),其意義與“西洋”相對,指包括東北亞,東南亞等在内的東方地區。


所以我國對日本稱呼有:倭國,倭奴國,邪馬台,大和,日本,扶桑,東瀛,東洋。

日本怎麼稱呼西方國家(我國對日本稱呼演變)8


扶桑原指神木,《淮南子·天文扶桑訓》記載:“日出于腸谷,浴于鹹池,拂于扶桑 , 是謂晨明。”扶桑一詞最早出現于古籍《山海經》:“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在這裡,扶桑主要是作為一種植物代指而出現。

《梁書·諸夷傳·扶桑國》記載:“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裡,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此書中,扶桑是一個地理位置的象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