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在休息日睡懶覺,來補充工作日睡眠不足的問題。但即便休息日休息了很久,但是上班時還是暈暈乎乎頭昏腦漲的,感覺沒有睡好,那麼工作日睡眠不足,休息日補覺有用嗎?
當今高速發展的社會,加班、過度勞累、快節奏、高壓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讓我們慢慢與規律、健康的生活作息漸行漸遠。加上作息失調、失眠、淺眠等睡眠問題,現已經成為困擾當代人最嚴重的問題之一。
全國有上億人有睡眠問題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适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标準。為喚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和對睡眠質量的重視,2001年起,每年的3月21日被設立為世界睡眠日,這充分說明,都在為我們能擁有一個充足的睡眠而創造條件。
在導緻睡眠問題的原因中,“工作壓力大”、“生活壓力大”和“情緒不好”等頻頻上榜。
但是,我還是想再次強調一下,好好睡覺真的對我們很重要,特别是對于需要高強度用腦一族來說。
已有研究數據顯示,睡眠可以幫助整合記憶。
我們白天學習或記憶的信息,大腦會利用晚上的深度睡眠時間,在相關區域将這些信息轉化成長期記憶,就像在電腦的硬盤中存儲信息一樣,方便日後取用。
海馬體,負責處理信息和儲存記憶
所以睡飽睡好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而熬夜工作或者學習隻會事倍功半。
另外,長時間處于睡眠不足狀态,會對身體産生各種負面影響。
比如内分泌失調、可能變胖。
這可能是因為熬夜影響到了食欲相關的激素分泌,會讓人更想吃高熱量的食物。
如果一個人長時間睡不好,他會變得越來越暴躁易怒、情緒化,并且注意力很難集中,進而産生很多嚴重的生理、心理和情緒問題。
簡而言之,要想身體好,必須睡得好。
睡多久才算夠?
簡單來說,如果一個人覺得白天精神飽滿,身心舒暢,活力充沛,生活作息、身體和情緒都很好,他的睡眠通常就沒什麼問題。不用太糾結有沒有睡夠X個小時。
實際上,平均7-8小時的睡眠能讓大多數人醒來時感覺精神抖擻,最佳睡眠時長因人而異,前提是睡眠質量正常,睡眠時間比較規律。因為睡多少才算夠這件事,具體到每個人身上,差異還挺大。
此外,不同年齡段的人,所需的睡眠量也不同。
新生兒每天需要将近16個小時的睡眠,兒童和青少年也需要較多的睡眠。
之後,随着年齡的增長,人們需要的睡眠量會逐漸減少。到了30歲,人的睡眠時間就會固定下來。
到了50歲,生物鐘會逐漸向前推移,即夜裡醒來的次數會增加,也更容易早醒。
睡長睡短都不好,關鍵還是要睡夠自己身體所需要的時間。
睡眠不足的危害還有什麼?
如果我們真的長期被睡眠質量差和失眠折磨,會有哪些危害呢?
首先,睡眠不足,身體的免疫系統就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缺乏睡眠會給身體帶來壓力;
再次,睡眠不足會引起新陳代謝的紊亂,内分泌的紊亂,會出現一些消化不良,食欲不,頭腦昏脹等等一系列症狀;
第三,睡眠不好還會使注意力,專注力,記憶力明顯下降,從而會影響工作和學習;
第四、睡眠不足還會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思維速度下降和言語記憶減退,甚至使人産生錯誤記憶。
平時睡太少,周末補覺有用麼?
當我們沒有得到足夠的睡眠時,缺失的睡眠不會消失,而是會像債務一樣不斷地累積。例如,如果你每天需要8小時的睡眠,那麼連續5個晚上隻睡5小時的話,就會産生15小時的睡眠債。睡眠欠債越多,白天就越容易瞌睡,越容易感到疲勞,也越容易引發其他潛在疾病。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連續熬夜24小時,或者通宵後,即使第二天睡了12個小時以上,但醒來仍舊會頭疼欲裂,并不會神清氣爽的原因。
首先,能睡12小時或更長的時間,表明你欠了很多睡眠債,而這筆債務并不能通過一次超長睡眠消除—你可能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才能恢複正常;
其次,如果你睡到中午或下午,醒來的時候已經接近典型的午間昏昏欲睡的低落狀态,身體激素分泌的時間也會與平時的節奏不同步;
第三,長時間不活動會導緻肌肉疼痛或僵硬。
所以這個睡眠債,靠周末補覺是補不回來的。
下面給大家說幾點可以促進睡眠的原則:
1、避開焦慮陷阱
擔心睡眠質量可能是一個陷阱。如果你睡覺的時候想着明天能否成功取決于今晚的睡眠質量,那你就是在為今晚的失眠做準備。憂慮會向大腦發出警報信号,而大腦對此的反應是保持警覺,盡可能少睡覺。
同時,睡眠是大腦的一種自我平衡活動,體内平衡是生物系統用來維持平衡的機制。這意味着我們的大腦會在睡眠中努力自我修複。
如果你在夜裡醒來,不要苛責自己。記住,經常醒來是正常的睡眠周期表現。試圖阻止這一過程隻會引發無休止的惡性循環,讓自己在睡眠中反複醒來。
一定要安慰自己,告訴自己一定還會睡着的,因為大腦的自我平衡本能可以保證這一點。
2、瞌睡了再上床,不要過分在意上床的時間。當入睡困難時,盡量遠離床榻。最好到卧室外活動,可以到客廳看電視,可以到書房看書,也可以到室外散步。總之,離開床越遠越好。直到感覺困倦不堪、睡意十足時,再回到床上,此時往往能一沾枕頭就睡着。
2.睡前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盡量自我放松。睡前4小時避免咖啡因的攝取,避免含酒精的飲品,睡前1小時不吸煙。可以讀書、聽音樂,溫水沐浴、嗅聞香氣使自己放松,也可以做肌肉放松的訓練。
3.靠飲酒代替催眠藥會加重失眠。飲酒确實可以讓人有放松的感覺,可以緩解入睡前焦慮,但酒所誘導的睡眠不易持久。酒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會釋放一種天然的興奮劑,破壞下半夜睡眠,醒後就很難入睡,而且酗酒者容易導緻更嚴重的窒息性失眠。
4.失眠之後不要在白天補覺。一般夜裡失眠的人習慣上會在早上多再睡一會兒懶覺,或者白天睡一覺找補回來。遺憾的是,睡眠是補不回來的。人體的生物節律與晝夜節律一緻,白天興奮而夜晚安靜是正常的。
5.忽視睡眠。很多失眠可能都是由于過度關注失眠引起的,滿腦子想着如何入睡,幾點一定要入睡反而更影響入睡。所以,當你決定要睡了,你就去睡,不要過多地考慮睡不着怎麼辦等問題,這反而會造成神經興奮。
6.三餐有規律,适當做運動。早餐對于促進身心的覺醒很重要,晚餐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飲食為宜,七八成飽即可,晚上7點後不要再吃正餐,可喝點酸奶或者吃些水果,睡前應節制飲食。此外,良好的運動習慣可以促進深度睡眠。
如果我們的睡眠質量很好,我們就能活得更健康、更長久、更愉快。這是自我關愛的終極形式,因此,我們高質量的睡眠放在首位。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睡覺,睡個好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