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獸之君也。從虍,虎足象人足,象形。” ——《說文解字》
虎是山中之君、百獸之王。在中國人心中的“虎”有豐富的象征意涵。
虎象征祈福辟邪
虎文化是起源最早的圖騰文化之一。有關虎的圖騰崇拜和文化傳說是中華民族溝通人與神、人與自然的紐帶,有祈福辟邪的意義。
端午節時小孩的額頭上用雄黃粉畫一個象征老虎的“王”字。
民間有給兒童穿虎頭鞋、戴虎頭帽的習俗,這是希望孩子平平安安、百無禁忌長得像小老虎一樣虎頭虎腦、虎虎有生氣。
虎象征勇猛與兇殘
人們對虎的形象威風凜凜勇敢威猛的追崇,民諺中有:“虎父無犬子”、“老虎屁股摸不得”等等;又有“苛政猛于虎”等對虎的兇狠的畏懼。
中國的民間出現過不少獵虎、打虎、射虎的猛将與壯士,漢代李廣射虎入石,黑旋風李逵為救母而殺虎、武松景陽岡打虎……等等。從這些故事的産生反映了人們保護自己,戰勝虎的勇敢。
戰勝外在的猛虎,也是克服内心恐懼和未知的過程。無論人還是虎,都有需要面對的原始的情緒,就是面對各種恐懼,對未知,對死亡。
《黔之驢》中的虎
初中就讀過《黔之驢》,故事講述一頭驢被一隻虎吃掉的故事,文中不僅有我們熟悉的“黔驢技窮”這個成語要表達的含義,還可以讀到細膩的“虎”的心路曆程。
作者通過一系列心理描寫把一隻虎從畏懼驢到食驢的過程,細膩揣摩虎的心理變化軌迹。不僅告訴人們:貌似強大的東西,不足畏懼,敢于嘗試,善于觀察,就一定能戰勝它的道理,還有虎的經曆成長的過程。
如果内心的恐懼是一隻猛虎,那麼這隻虎的一系列心理狀态,也是人類對未知的态度,對事物的觀察,從敬畏到恐懼,再到觀察,也是人類克服恐懼情緒,克服困難的過程。
一開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寫虎被驢這個“龐然大物”所吓住。“以為神”,這類似人們對未知的恐懼和敬畏的心理。
接着,“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寫虎漸漸出來靠近驢。“蔽”窺”“稍”簡潔而清晰地表達了老虎既好奇急于想摸清驢的底細,又害怕的神态。好像人們對未知的好奇。
然後,“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虎被驢的叫聲所吓。聽到驢鳴,虎以為将要來咬自己了,極度驚恐,遠遠地逃走。驢子嗓門大,虎剛聽到時感到害怕。如同我們剛開始遇到會被它的外在的表現,包括聲音、聲響所震懾。
但有時候發現這些威脅并沒給我們帶來影響,也會适應,會發現危害不大,或者說可以慢慢适應和承受。于是可以慢慢再突破。所以虎不甘心就此罷手,又“往來視之”,來來回回地觀察驢。
“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虎漸漸地更加熟悉了驢的叫聲。反複觀察,覺得驢也沒有更大本事,便大膽地漸漸靠近,前後走動,但心有餘悸,仍然不敢“搏” 。
“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漸漸地,虎終于摸清了驢的虛實,自然非常欣喜。虎又漸漸近驢子身,又進一步冒犯驢子,藉以激怒驢子,看看驢還有什麼本領。果然,驢禁不住發起怒來,使出了絕招“蹄之”。經過多日的調查研究,虎終于看到了驢的絕招,暗自高興。但是什麼時候采取行動?虎還要審慎算計,擊敗對方需要策略。
最後,“因跳踉大阚,斷其喉,盡其肉,乃去。”虎認定驢“技止此耳”後,一躍上前,表現了虎勇往直前的氣勢。
即使一隻虎頭虎腦的虎在不熟悉的情況下也會面臨恐懼和害怕。這裡想說的是,這是一種“曆程”。恐懼,是每個人乃至虎都需要面對的部分。因恐懼可能保護了我們,令我們安全;也因為恐懼,讓我們需要面對,并生出一些策略去面對。
虎在心理學中的象征
獅子、虎、豹等猛獸有一些共同的特點,貓雖然是個體小,但也和它們有相似之處。它們有力量而且自信,性格比較直率。能非常放松也能非常警覺,此時可以想像一隻貓睡覺的姿勢,以及在它們捕獵時的機敏和勇敢。
老虎象征的意義是個人的力量
夢到老虎心理象征可能是最近的事件或情況,可能是你需要克服你的内心的恐懼。促使你表現出勇氣、決心、克服障礙的能力。
當你夢見老虎,或者總是看見老虎的畫面,可以靜心覺察你看見這些老虎畫面時有怎樣的情緒感受。也許這是你要接受和面對的情緒狀态。
結語:無論是人還是虎,有對外在“猛虎”的恐懼,還有内心對未知的恐懼。願“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剛柔并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