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中的長陵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後徐氏的合葬墓,坐落在天壽山主峰南麓,是明十三陵中建築時間最早,建築規模最大的一座陵園。明長陵是建于明代初年,是明朝在驅逐蒙古後,參照北宋帝陵,力圖恢複古代嚴謹體制而修建的。所以部分建築略顯呆闆。
如果你是朱棣,你會造反嗎?
明代帝王的陵寝通常都采用前方後圓的布局,方為祭祀區,圓為地宮區,整體規制按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建成。
長陵最前面的建築是陵門,屬于單檐歇山頂建築,彩畫使用琉璃燒制的旋子彩畫,小獸數量為三個。十三陵由于各陵園之間距離很遠,所以都是分開買票的。
長陵建于永樂七年,與故宮的修建屬于同一時期。但具體建成的時間,我查到的資料上,說法都不統一。梁思成先生所著的《中國建築史》認為“陵以成祖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完成”;而劉敦桢先生所著的《中國古代建築史》認為“長陵建成于明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而百度百科寫的是“永樂十一年(1413年)建成。地面上建築至宣德二年(1427年)3月基本完工”。我也一時搞不懂,有沒有高人指點一下。
過了陵門之後,就來到了第一進的院子。
正對着的是祾恩門,祾恩門後面的建築叫祾恩殿,是比照着故宮的太和門、太和殿建造的。最早祾恩門并不叫這個名字,是世宗朱厚熜親易佳名,也就是嘉靖皇帝,又是他。别着急,後面還有呢。祾恩門,其中,“祾”字意為“祭而受福”,“恩”字意為“罔極之恩“。
其實清代皇帝園陵的各種規制跟明代的差不多,隻不過清代改叫“隆恩”,這個之後如果有機會去清東陵、清西陵的時候,我們再說。
祾恩門屬于一個六柱五間的單檐歇山頂建築,彩畫使用旋子彩畫,小獸數量為五個。梁架結構上屬于擡梁式中的殿堂造,門内上方鋪有天花闆。整個建築是處在一個金剛座的台基之上的。
大家仔細看祾恩門的匾額,匾額上是“稜”,“禾”字旁,而後方的大殿是“祾恩殿”,“示”字旁,這是為什麼呢?這你要是在網上查資料,估計找一萬年也找不到答案。
其實很簡單,寫錯了。旁邊的簡介中就寫得明明白白。所以說,很多東西啊,你得到實地去看,有些隻有去到當地才能知道。
祾恩門前的院子中,東西各有一通石碑,但上面都沒有刻字。院子東南角還有一座重檐歇山頂的碑亭,建于嘉靖二十一年,碑亭裡面也有一座石碑,稱為“龍趺[fū]碑”,也沒有刻字。
其實不光是這裡,明代十三陵中,有十二座陵園的碑上就沒有刻字,即便是有刻字的朱棣長陵,也是在前方神道區域的“神功聖德碑”上有刻字。
為啥老朱家的這幫皇帝集體學武則天呢?
一種說法認為是皇帝的功勞太大,無法形容,索性就不寫了;另一種說法認為,明太祖 朱元璋曾有聖谕 ,說皇陵碑記都是一些儒生的阿谀奉承,不足以為後世子孫敬戒。所以,明朝的官員沒人敢給皇帝寫碑文了,這責任自然就落到了繼位的皇帝身上。比如朱棣的神功聖德碑就是兒子朱高熾撰寫的。
據史料記載,明十三陵從第二陵開始的後六陵,最初都沒立碑,直到嘉靖年間才用6年時間補齊。補齊之後,按祖訓應該由當朝皇帝來撰寫碑文 ,但當時的嘉靖皇帝沉迷于聲色,對此根本不感興趣,直到他去世也沒寫出一篇來。以後的皇帝看到祖宗碑上沒有碑文,再立碑時也就空下來不寫了。
但是你不愛寫,有人愛寫啊,況且還是這種碑都立好了的。這不是瞌睡有人遞枕頭嘛。
是的,在前面神道的神功聖德碑上刻完字的乾隆父子又來了。這次不光是他們兩人,順治皇帝也來刻字了!可能真的是遺傳吧。
碑體的正面用滿漢兩種文字,刻寫了順治十六年的谕旨。
背面是刻于乾隆五十年的《谒明陵八韻》
碑體的右側,是刻于嘉慶九年的《谒明陵八韻》禦筆。
過了祾恩門,我們就看到了長陵的主要建築,祾恩殿。祾恩殿,原名為享殿,是主要的祭祀區域。其格局之大,僅稍遜于故宮的太和殿,但是在用料方面,卻超過故宮的太和殿。
梁思成手繪圖
規制上來講,屬于最高級别的重檐庑殿頂,和太和殿一樣。但太和殿原本是面闊十三間,清初改成十一間,而祾恩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取“九五至尊”的意思。彩畫上,故宮太和殿是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玺彩畫,祾恩殿是旋子彩畫,因為和玺彩畫是清初才發明出來的。
小獸數量上,太和殿是十個,第十個是後加的,為了祈求避雷擊。祾恩殿是九個。
祾恩殿整體上處在三重金剛座台基之上,這種規制的台基,整個北京隻有四個地方存在。一處是長陵祾恩殿;
一處是故宮的三大殿,即太和、保和、中和
一處是祭祖的太廟
最後一處是天壇的祈年殿和圜丘。
在大殿前的台階上,鋪有由一整塊石頭雕刻而成的丹陛,也是隻有皇帝才能通行的道路。很多人可能都會有個疑問,這丹陛石凹凸不平的,皇上走在上面,不擱腳嗎?萬一摔倒了怎麼辦?
其實這就跟東宮娘娘攤大餅,西宮娘娘剝大蔥一樣,皇上鋤地使用金鋤頭還是銀鋤頭呢?
答案是皇上根本就不鋤地。
道理是一樣的,皇上根本就不用自己走路,是下人把他擡過去的。看到丹陛兩邊的台階了嗎?這就是擡皇帝的下人走的路。
這裡還有一個知識點啊,丹陛石除了重要的祭祀廟宇外,隻有皇帝才能用,親王都不能用。親王、太子們家裡的主殿前也可以有台基,但不會有中間雕刻精美的丹陛石。所以叫皇帝可以叫“陛下”,叫王爺隻能叫“殿下”了。
上了台階之後,前面的這塊空地叫做“丹墀”,是用來舉行祭祀儀式的地方。朱棣長陵的祾恩殿雖然是比照着故宮的太和殿來建造的,但是整體的氣勢上還是遠遠不如太和殿的。就比如祾恩殿前的廣場遠小于太和殿前的,三重金剛座台基的高度也低于太和殿的,殿前丹墀的大小也小于太和殿。
進入大殿後,正中是一尊朱棣的銅像,重約5噸,是1988年制成的。龍椅的樣式明顯參考了定陵地宮中萬曆皇帝的龍椅。定陵我們放到下期來講。
祾恩殿是長陵中供奉墓主牌位和舉行祭祀的主要建築。大殿使用了六十二根楠木大柱,内部三十二根柱子皆使用整根金絲楠木,其中中央的四根金柱直徑更是超過1米。整體的建築屬于擡梁式結構中的殿堂式,梁上鋪有天花闆,其上的草架完全對稱,梁上沒有叉手、托腳等構件,隻有單純的橫梁和童柱。梁下柱網分内外槽,構建标準對稱,沒有任何減柱、移柱,屋頂也沒有使用推山法,雖然整體上略顯古闆,但卻顯得大氣肅穆,是國内數一數二的巨大木構件。
如果我們回看曆史,其實早在先秦的時候,我國就有“祭廟不祭墓”的傳統,因而使得祭祀建築備受關注。古人認為人有三魂七魄,三魂為天、地、人(命),七魄即喜、怒、哀、懼、愛、惡、欲。氣魄随肉身而成,死後就自然消散了;三魂在死後,天魂暫時關在天牢,地魂進地府接受審判和輪回,人魂遊蕩在人世間接受祭拜。等地魂輪回投胎後,三魂就會再次相聚,産生七魄。
而祾恩殿就是皇帝死後,靈魂所在的地方。祾恩殿類比故宮太和殿,就是象征皇帝死後即便在陰間仍是主宰一切的帝王。
這裡還有個小發現,這是朱棣的一道聖旨。
過了祾恩殿,就是長陵的第三進的院子了。第三進的院子,包括後面的地宮區域,我打算放到下一期的定陵地宮篇一起講解。
這裡是說一點,第三進院子的主體建築叫做方城明樓,下方為方城,上方為明樓。主要用來放置刻有帝王谥号的石碑。長陵的明樓上,放的是刻有“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字樣的 石碑。
但其實最早刻的是“大明太宗文皇帝之陵”,我們一刻也不能消停的嘉靖皇帝把朱棣的廟号從“太宗”改為“成祖”,并将刻有“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字樣的木套套在原來的石碑,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
後來,在萬曆三十二年五月,長陵的明樓和石碑都被雷電擊毀,看來是朱棣也覺得太荒唐了。次年重修的時候,萬曆皇帝并沒有正确領會老祖宗的意思,還是刻了寫有“成祖”字樣的石碑,也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通。
最後,在往回走的路上,我還發現了這個,這個地方誰往出寄信,誰又收信呢?細思極恐啊,兄弟們。真應了那句話,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無論陰陽,皆為漢土。
——中國郵政 使命必達
原來郵政還肩負着這種使命啊。之前還有人說建議取消中國郵政,取消了郵政,那四通一達誰又能力溝通陰陽兩界啊?
好啦,今天就到這裡啦,下期我們去看看萬曆皇帝的定陵,也是十三陵中唯一被發掘的陵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