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女性35歲相親有什麼想法

女性35歲相親有什麼想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8:06:39

女性35歲相親有什麼想法?因為一條“相親鄙視鍊”,關于相親的話題又熱了起來一時間,網絡上七嘴八舌,衆聲喧嘩到底怎麼看相親?相親背後又有哪些觀念對立、價值紛争?,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女性35歲相親有什麼想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女性35歲相親有什麼想法(年輕人的婚戀觀)1

女性35歲相親有什麼想法

因為一條“相親鄙視鍊”,關于相親的話題又熱了起來。一時間,網絡上七嘴八舌,衆聲喧嘩。到底怎麼看相親?相親背後又有哪些觀念對立、價值紛争?

物化愛情這個鍋 “相親鄙視鍊”不背

近日,出現在北京中山公園著名的“相親角”的一條“相親鄙視鍊”,讓公衆輿論炸了鍋。在這條鄙視鍊上,人被分為了三六九等,不同戶口、不同學曆乃至不同地段的戶口,都赤裸裸地成為相親選擇的籌碼。

一聽到相親鄙視鍊,很多相信真愛無價的文青們就坐不住了,紛紛口誅筆伐起來。我也看了這個相親鄙視鍊,還把自己放進去比照了一番,結果不是太樂觀,大約屬于被鄙視的對象。說來也挺氣人的,連生肖都能被鄙視!羊這麼可愛無害的動物,到底招誰惹誰了,連屬羊的都不受待見!當然,如果要我說,這種“明碼标價”式的相親場合如果真有什麼錯,就錯在太直白、太真實。靜下心來想想,我們每一個人在挑選結婚對象的時候,難道對對方的戶口、收入、财産全然不過問不關心?恐怕也不是。為何大爺大媽們把這些硬杠杠作為前置條件公開篩選一下,很多人就覺得世界末日到了呢?也許,隻是我們無法接受婚姻本來不大光明的另一面罷了。

首先,在我看來,選擇結婚對象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本來就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每個人都在比,隻不過比的東西不一樣。大爺大媽為自己的兒女的幸福比戶口、比學曆、比财産,年輕人比顔值、比身高,有的人比才華,還有人比幽默情趣,甚至有人比星座生肖屬相。說真的,結婚不就是你情我願,愛怎麼比怎麼比,同樣都是比,誰比誰更高尚嗎?更何況,戶口、學曆、财産這些硬杠杠,對于婚姻是否幸福、夫妻是否合拍的決定性,可能比什麼身高、顔值、幽默感之類的要強多了。這不是崇拜物質,這是承認現實。戶口、學曆、财産等硬件相差過大,兩個人是聊不到一個頻道上的。我常去米其林餐廳,你卻覺得沙縣小吃就挺好;我周末喜歡聽古典音樂,你卻是劉老根大舞台的鐵粉,這戀愛還有辦法談嗎?

其次,現代社會節奏快,壓力大,隻要是來相親的,大多是奔着找結婚對象去的。如果隻是想談個戀愛,花前月下浪漫一下,大可不必通過相親來找對象。承認相親活動的功利性,明确相親參與者的目的,就能發現一上來就把硬條件都對比一下,挑個看起來靠譜的,其實是對大家都負責,更是高效率的做法。再說了,相親成功,也并不是第二天就領證了。相互對上眼了,還有大把時間要相互适應、磨合,這個時候再去了解對方的性格愛好等軟條件也為時不晚。但是,倘若把這個程序換一下,相親先慢慢培養感情找找感覺,感覺對了再見面相處,最後再了解學曆、财産等硬指标。倒是不功利了,但是要多浪費多少時間和精力?

物化愛情這個鍋,相親鄙視鍊不背。某種時候,承認愛情和婚姻本就存在于某種物質基礎之上,倒不失為一種清醒。(張漲)

相親虐我千百遍

相親為什麼招人煩?聽到這個問題,相信很多“有故事”的人都會覺得心有戚戚焉。如果針對年輕人最反感的事情搞一場海選,相親活動絕對可以名列前茅,憑什麼?就憑一個字——虐。在我看來,相親之虐,至少可以分為三重境界。

第一重,防不勝防。看過《歡樂頌》沒?乖巧可愛的關雎爾被爸媽叫去吃飯,到了才發現飯桌上不隻有父母,還有相親對象。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那場面,雙方父母眉開眼笑,争相把自己的孩子誇上天,恨不得把房産證都“不小心”抖出來。孩子呢?心中有一萬匹神獸飛奔而過,臉上寫着一個大大的“尬”字。

其實相親作為一種老少皆宜的文娛活動、認識新朋友的交際方式,很多人并不排斥,但父母或朋友常常擅作主張,以“為你好”的名義搞突然襲擊,把你蒙在鼓裡,或是千方百計趕鴨子上架。那種深陷被動、不被尊重個人意願的感覺,真心不好啊。所幸的是,這種相親往往都是熟人生意,又有家長在場,因此氣氛表面上還是歡樂融洽的,總體上還是親切友好的,所以論虐心,隻能算第一重。

第二重,哭笑不得。說完被相親,那剩下的都是主動的,至少也是假裝勉為其難,嘴上說着不願意,身體卻很誠實。既然願意,那一般都還是有所期待的。但有句話說得好,相親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相親對象會用鐵一樣的事實告訴你,有些人單身到現在,肯定是有原因的;或者說,為了怕你看上她(他),人家也是蠻拼的。

記得有次相親,妹子得知我是山東人,然後滿懷期待地問我,你們山東人都會開挖掘機嗎?哈哈哈,不是的。那你會開嗎?挖掘機貴不貴……拜托,表現“對你不感興趣”有很多種方式,不要全程問挖掘機好麼?現在信息發達,相親的各種套路早就不是秘密了。比如想知道對方經濟狀況,不能傻傻地直接問,重點是迂回,要問住什麼小區,物業費多少之類;比如看不順眼,可以讓朋友打個電話,以急事、加班之名全身而退……如果有人一上來就默默吃東西、玩手機,有人剛坐下一會兒就“有事”走了,就問你尴尬不尴尬?

并且,你以為能讓你哭笑不得的隻是相親對象嗎?如果你參與了由熟人組織或知情的相親,一場下來,最虐心的是相親過後,感覺整個世界都跑來問你合不合适,你敢說句不合适那麻煩可大了,哪不合适?為啥不合适?你這麼挑剔難怪會單身……反正隻要成不了,就肯定是你的問題……虐不虐?

最後,再看看第三重境界,心靈暴擊。有句話是這樣的,當你看到相親對象的那一刻,就知道你在介紹人眼裡是什麼樣的貨色了。曾有位女同學被介紹相親,人家二十出頭,貌美如花,相親對象卻是個四十多歲、頭發稀疏的“青年才俊”!

還有,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相親真的是一個看臉的遊戲。隻見了個面,就這樣被拒絕——我覺得你Hold不住我;我看不上比我還矮的男生……天雷滾滾啊,相親雖然可以“打開天窗說亮話”,但即便不懂得怎麼把話說漂亮,也不能忘了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尊重吧?

相親或許能成就佳話,這不容否認,但它的可能性與遇到奇葩的概率相比,哪個更高呢?遇到類似這樣的心靈暴擊,輕者被氣炸,重者懷疑人生,你抗打擊能力夠強大嗎?(夏振彬)

平常心看相親

30歲之前,我沒有參加過一次相親活動,那時候的我跟很多青年男女所想的一樣——相親嘛,有點菜市場挑白菜的感覺,一上來就問家庭、房子、車子,生怕對方缺斤短兩;兩個陌生人坐在一起尬聊,實在難以接受;更關鍵的是,相親的兩個人,總覺得會缺少一份原始浪漫,而這應該是兩個人在一起非常重要的情感基礎。

随着年歲漸長,我或主動或被迫參加過幾次相親活動,置身其中的我意識到,相親根本沒有自己預想的那麼難堪,而社會各方面對相親活動,也許持有一份偏見。

首先,從本質上說,相親活動是一種社交行為,它與聚會、聚餐等并沒有實質性區别。我參加的第一次相親活動,組織方舉辦了戶外爬山,我的搭檔是個女漢子,跟我這樣一個運動達人組成黃金搭檔,我倆毫無疑問奪得最多錦标,整個過程也是非常開心。我們彼此都不是對方的菜,所以這個相親在很多人看來是失敗的;但對我倆來說,這個相親活動是成功的,因為我們成為了有共同愛好的朋友,後來還約好一起運動。這樣的相親結果,不應該簡單定性為失敗吧,反倒會覺得有一絲絲美好。

所以,看待相親的正确姿勢,應該是剔除強烈的主觀動機,而僅僅把它當成一次認識新朋友的機會,把相親當成橋梁,這個橋梁是通向友誼,還是通向婚姻,抑或是什麼都通向不了,是要看緣分的。剔除主觀動機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有些人是帶着負面動機來相親的。比如有人認為,之所以要相親,是因為自己沒有緣分了,将相親與緣分對立起來,而不是把相親當作建立緣分的一種方式,這樣的動機勢必讓人覺得過于急于求成,扭曲了相親的本意。

其次,從效果上說,通過相親找到對象其實跟在大街上偶遇意中人并沒有實質性的不同。我們固然推崇偶遇、一見鐘情式的愛情,豔羨由此演進而成的婚姻,可試想,相親也有可能發生一見鐘情,也有可能遇見意中人,由此締結而成的婚姻,同樣浪漫,同樣美滿。

我參加過一個“高端交流會”,入場的男女嘉賓在西餐廳一對一而坐,桌子中間放着紅色玫瑰,蠟燭閃爍,雙方就讀書、興趣愛好和一些有趣的話題展開交流。經過這樣的交流,很多人對對方有了深入了解。某種程度上,通過相親認識的男女,比在大街上偶遇心動的男女雙方,更跳過“隻看臉”的淺薄依據,更有感情基礎和内在判斷。

再次,必須承認的是,随着時代的發展,相親越來越成為社會、家庭、個人自身諸多矛盾的潤滑劑。從社會學上講,随着城市工作、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尤其是鋼筋水泥森林的大城市,越來越多的青年男女沒有時間空閑認識新朋友,而相親成為了他們找男女朋友的重要方式和渠道。我甚至認為,對于苛求找到對象的孤身男女來說,相親會是他們很重要的救命稻草,因為一旦過了适婚年齡,想找對象的适婚男女将會變得更加困難。

回歸到初始點,相親本來就是一個社交活動而已,它跟朋友聚餐、英語角并無二緻,不應該帶有如此多的負面色彩,這也許就是《非誠勿擾》等節目長期維持高收視率的原因,它契合了多方面的需求。社會需要相親,家庭需要相親,個人更需要相親。我們總說相親這也不好那也不好,我們有沒有問一問,有問題的也許不是相親,而是人心呢?(唐智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