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管理是做好這三件事

管理是做好這三件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22:41:00

管理是做好這三件事(管理要輕文化要濃)1

管理是做好這三件事(管理要輕文化要濃)2


内容來源:2019年11月23日,在崔牛會主辦的 2019中國企業互聯網CEO峰會會議中,阿裡巴巴38号員工、原阿裡人力資源總監、原阿裡學院院長張璞進行了主題為《組織文化是創業成功的關鍵》的精彩分享。筆記俠經主辦方審閱,授權發布。


筆記達人 | 小酷

封面設計 & 責編 | 念語

第 4398 篇深度好文:5526 字 | 10 分鐘閱讀

精選筆記•組織文化

本文優質度:★★★★★ 口感:檸檬蘇打水

筆記君邀您閱讀前,先思考:

  • 什麼樣的企業文化算得上是好的?
  • 那些成功的企業文化有什麼共性?
  • 打造企業文化中會有什麼誤區?

各位下午好,特别高興有這個機會來和大家做關于組織文化的交流。每次一說38号員工的時候,大家就覺得好牛。

跟大家講一句實話,阿裡巴巴那種工号兩位數的員工,你們一點都不用佩服,因為按照馬雲的說法,當時在杭州大街上走,隻要四肢健全的人,就能被招進來。

跟着公司發展、成長、經曆了很多的東西,我有一些感想和體會和大家做一下分享。分享主題是組織文化是創業成功的關鍵,這是我在阿裡巴巴的體會,我不能保證它對,但是它一定是我發自内心的真心話。

接下來,我将跟大家分享一些阿裡巴巴創業期關于企業文化方面的小故事。


一、阿裡創立之初的公司文化

1999年9月14日,錢江晚報登了一個招聘廣告,說是招國際網站編輯。說實話,我當年不知道國際網站編輯是幹什麼的,吸引我的是招聘廣告上有一句話,叫此時此刻,非你莫屬。

我覺得這個公司跟别的不一樣,就懷着好奇的心去了。他們也真的把我錄取了。

1.沒有管理的管理,恰恰是最高明的管理

頭兩個月,我最糾結的是我是不是來錯地方了,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别不靠譜的公司,氛圍上就不靠譜。

上班在一套民宅裡,而且走到那個民宅裡就感覺到了農貿市場,鬧哄哄的,說話的、讨論問題的、放音樂的什麼都有。我當時就想,這樣的公司能行嗎?

最讓我印象糟糕的是這個公司告訴我,早晨9點上班,下午6點下班。當我早上9點鐘去了,好多人沒來,後來10點多11點了,一些小夥子來了,那是技術部的工程師,他們昨天晚上搞到了淩晨三、四點鐘才回去睡覺的。

到了下午六點,不是該下班了嗎?沒有一個人走。我是有按時上下班的良好習慣,我就覺得不是該走了嗎?為什麼沒人走?

我當時初來乍到,先走也有點不好意思,我就呆着不動。等到我老婆催我吃飯了,沒有辦法,我隻好說:“我能走了嗎?”他一看時間說:“你早就可以走了,剛才是不是老婆打電話催?趕緊走吧”,就讓我回家了。

我後來才發覺,這幫家夥不但平時沒有一個固定的上、下班時間,節假日、雙休日對他們來講也是不存在的,隻要自己沒什麼特别的事情全在那兒上班。隻有困得受不了了才去睡覺,睡醒了繼續上班,或者有什麼特别的私事,處理完就立馬又來上班了。

當時還有一個事情給我印象很深,讓我覺得特别不正規。我上班的第二周我請假回家,當時我認為請假扣工資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到了月底發工資,一分錢都沒扣,越想越覺得公司不靠譜,你說上、下班沒固定時間,請假不扣工資,這種管理長久得了嗎?


管理是做好這三件事(管理要輕文化要濃)3

可是,好多年之後,等到我開始給别的一些公司做顧問、做咨詢時,我才發現:其實就創業團隊而論,阿裡巴巴當年那種貌似沒有管理的管理,恰恰是它最高明的管理方式。


2.紅綠燈制度——阿裡最早的制度遵循的原則

我不知道大家對管理這件事情怎麼看,反正我的觀點是:管理這個東西越少越好,而不是越多越好。因為管理是非常高昂的成本。

你有沒有想過,你跟你的競争對手比,如果你們的産能一樣,而你能把管理做得比他輕,比他簡單,最後勝出的是誰?很可能是你,因為你的投入産出比比較高。

我們很擔心這個管理,又不能沒有,随着企業的發展不可能永遠不做管理,那到底什麼時候做,分寸怎麼掌握,我們實踐過程當中掌握了一些方法,分享給大家。

關于管理制度的建立,我們遵守的是紅綠燈制度。

什麼是紅綠燈制度呢?

大概20年前,我老家那個村口的十字路口是沒有紅綠燈的,然而交通管理并沒有很混亂,因為當時我老家那個村口一天才有不到20輛車通過。

那個時候設一個紅綠燈,不但浪費資源還降低效率。有些業務團隊剛剛創立之初就搞一堆規章制度,這不但不是加強管理,這是害人,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節奏。

大概十年前,我們村口開始設紅綠燈了,原因大家都猜得出來,肯定是車多了,會出現交通事故了。


開始設紅綠燈的時候,對應的是公司發展中有一些管理問題或現象頻繁發生的時候。這個時候有一個最大的坑等着我們跳,就是“讓我們搞一份完善的規章制度吧”。

這句話就是一個坑,因為天底下沒有哪一家公司的規章制度是完善的規章制度。

事實上,從沒有制度到有制度,建立一個夠用的、适用的、好用的制度就OK了,盲目追求高大上、大而全的制度不但無益,甚至可能還會妨礙公司的發展。


管理是做好這三件事(管理要輕文化要濃)4

阿裡在創業之初就有過類似的經曆,後來我們發覺,還是不要貪大而全的那種東西。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五條規則夠用就千萬不要弄出第六條,讓大家踏踏實實地遵守,比什麼都要靠譜。

這個是最早建立規章制度的時候我們遵循的原則。


大家會不會想到一個問題?阿裡創業之初連一個規章制度都沒有,不會亂成一鍋粥嗎?

事實上并不會。雖然我們是來自五湖四海,互不認識,如果在一個地方共同生活、學習超過3天以上,大家一定會有一些約定俗成的潛規則出現。其實你把它上升到某個高度,它就是我們的組織文化。

這麼說大家可能感受不深,說一個大家感受深的事情。如果你的朋友結婚,邀請你參加婚禮,你去的時候一定會帶一個紅包。那麼請問,誰規定你必須要帶紅包了?哪條法律?哪個規章制度?

這就是文化的力量,不教而行,沒有人告訴你該這麼做,但是你自己覺得一定要這樣做。你會發現,文化對人的約束力遠遠勝過規章制度。

阿裡巴巴在創業之初,我們也不知道什麼叫企業文化,但是我們回顧那段經曆的時候,我們其實是有文化的,我們是靠文化在保證整個團隊的運營、組織的運行。

二、企業文化的兩大誤區

給你說個有趣的例子,阿裡巴巴拿了高勝為首的500萬美金的風險投資之後就去注冊公司了,注冊完之後開始登招聘廣告,從20多人擴張到了50多人。由于人數增加,原來的辦公室不夠用,我們就又租了一套房子辦公。

聽着全是好消息,有錢、有人、地盤也擴大了。但是,我們感覺工作反而不開心了。

當初團隊小的時候,我們簡直是親如一家,大家完全不分彼此,非常融洽,溝通很順暢。

可是今天我們有錢了,人多了,我們覺得反而這個團隊沒有像當年那麼單純了,開始磕磕碰碰了。


管理是做好這三件事(管理要輕文化要濃)5

所以,馬雲就給我們當時提了三個關鍵詞——可信、親切、簡單。

等到他把這三個關鍵詞提出來之後,我們發現拿來用很好用,不但是拿來相處好用,後來發現在哪裡用都好用。

網頁設計師跑來問,我們要設計成什麼風格的網站?當你想不出答案的時候,這就是标準回答:可信、親切,簡單。HR又跑來問,老闆我們招人要招什麼樣的人?你們都知道怎麼回答了吧。


除了專業能力之外,我們就招這種可信、親切、簡單的人。


當我們這個組織做所有的事情都是沖着同樣的原則、同樣的标準去做的時候,這個組織的統一性就越來越強,所有人的溝通效率就越來越高,做事越來越容易、協同越來越好。這就是企業文化的作用。

但是企業文化這個東西有兩個很大的誤區,希望大家最好能避免。

1.不要玩虛的,要是發自内心相信的東西。

企業文化真不是那種貼在牆壁的标語和口号,是所有人發自内心相信、信仰的東西。

為什麼必須要說這件事?

因為有這麼多企業來阿裡巴巴學習,我發現了一個很不樂觀的情況——80%的企業在做的企業文化都是假文化。

在企業文化中有個最常見的誤區,你不是發自内心相信的,你是到處去抄來的。


比如說,我們自家後院裡長了一棵蘋果樹,可是我覺得現在蘋果樹不時髦,現在流行香蕉,我就去鄰居家砍了一串香蕉,去宣傳我們就是種香蕉的。


中國80%的企業就是這麼做的。

為什麼我們對自己家裡長出來的蘋果樹看不上呢?我們要對自己的文化有自信,既然自己家裡能長一棵蘋果樹出來,這就是我們最核心的競争力。


管理是做好這三件事(管理要輕文化要濃)6

我們要堅定地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人跟我們一樣喜歡種蘋果,我們把他吸引來作為我們的創業夥伴;我們也要堅定地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人喜歡吃蘋果,我們把他吸引來當我們的客戶,這才是企業文化給企業帶來長久推動力和核心競争力的原因。

2.跟你的目标業務、客戶群有關系,不要自娛自樂。

假如我和朋友志同道合,我們的企業文化很一緻,是不是就證明我們一起創業做一家公司一定能取得成功?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志同道合隻證明我們在一起合作沒問題,一起出去玩沒問題,當朋友沒問題,可是一起創業就意味着我們要把這家企業辦成功。

企業在這個社會上生存是要跟社會做價值交換的。那麼問題來了,企業要賺錢就要找客戶,可我們的客戶喜歡我們這種文化嗎?

我們提供的所有的産品、服務裡面,是深深地打上了我們的文化烙印的,如果客戶喜歡,他就買單,我們就賺到錢了。如果客戶不喜歡,他就不買單,我們連錢都賺不到,我們企業怎麼可能創業成功?


管理是做好這三件事(管理要輕文化要濃)7

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覺得企業文化和你的業務、戰略沒關系,某種意義上,它是你所有其他工作的先決條件。

最早我們做B2B,定位的目标客戶群是中小型外貿商人。阿裡巴巴創業的90年代,中小型外貿商人是個體戶、小老闆。如果讓這樣一群個體戶、小老闆,喜歡用你的網絡産品,意味着你的網絡産品要有什麼特點?可信、親切、簡單。

如果當年阿裡巴巴傻乎乎的突然定位,說我們要做大中興外貿企業的生意,那肯定死掉了。因為中化進出口總公司這種國字頭的央企,它如果要用網絡産品,一定是要高大上、高精尖、世界一流最專業的,“可信、親切、簡單”這麼低端的東西,它一定不會喜歡。


這就是你的目标客戶群跟你的企業文化之間的匹配度的問題,所以這個東西一定不能自娛自樂。


三、企業文化是自然而然地展現出來的

如果台上有三個人,第一人跑來說給大家介紹一下淘寶活動怎麼搞,第二個人介紹團建怎麼搞,第三個人會介紹混是怎麼搞的。

你會發現這三家公司的企業文化是不一樣的,他還沒介紹呢,隻不過說了一個标題,你怎麼就知道它的企業文化不一樣了呢?

企業文化是反映在生活、工作的所有細節當中,自然而然地展現出來的。它根本不存在要搞什麼文化牆、搞一場運動、搞一個考核才能落地,那樣已經不是真正的文化了。

而且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是什麼樣的,和他的老闆、他老闆的三觀密不可分。阿裡巴巴的文化,方方面面就都體現着了馬雲的三觀。


管理是做好這三件事(管理要輕文化要濃)8


阿裡巴巴是一個特别愛玩的公司,有各種的團建活動,阿裡巴巴以前管這個團建叫“混”。

我開始還以為會是一個公司活動,走到那兒發覺一點都不像公司活動,來去是自由的。公司同事好多都沒去,理由多是,太累了要補覺或是老家來人陪人逛街去了。去的人還把老人、孩子、老婆、女朋友帶來了,一點不像公司活動。

本來我也參加過很多進出口公司的活動,有一個環節就是領導一定找機會給大家講兩句,結果從頭等到尾,這幫家夥居然是純玩,完全不談工作。

更讓我吃驚的是買單走人。服務員報完錢後,所有人都開始掏口袋。

我剛開始還納悶,說這裡的人這麼客氣,都搶着買單。最後才發現是AA的,隻付自己的那份錢。

我不知道你們今天對AA這件事接受程度如何,反正在20年前在杭州,喝茶還AA,這太奇葩了。


管理是做好這三件事(管理要輕文化要濃)9

但這種形式的活動我參加了兩三次之後,我深深地喜歡上了這種方式,就覺得這個活動舒服、自在。


我有空參加就參加,付自己的錢,沒空參加就忙自己的,也沒人批評,進退自如。

大家各自獨立,互相平等,但是又很願意一起玩,因為一起玩很開心,很好玩。

好多年之後,我回想這段曆史,才覺得,别小看一個AA付款,其實它是最典型地反映了你對人際關系的看法。

這個事情最直接的是反映了馬雲的看法,每個人是替自己負責任的,但是我們在自己替自己負責任的情況下,再來互相配合,誰都不求誰,誰都不高人一等,也不低人一等。

大家不要小看這個觀點,這個觀點和中國傳統的老闆和夥計的關系認知是不一樣的。

中國傳統的老闆跟夥計是有高低貴賤之分的,馬雲完全沒有這種想法,這可能跟馬雲當年學英語有關系,他80年代結識了很多西方的朋友,成為筆友還一直通信,養成了他這樣一種對人際關系的認知。

你不要小看這個認知,你以為隻是去付個賬的事情嗎?

阿裡巴巴創業的前10年,沒有員工宿舍、班車。後來我去做HR的第2個月就跟馬雲提意見,“我們現在這些小年輕來阿裡上班,找房子有的時候挺麻煩的,要不我們搞幾間集體宿舍給他們過渡一下好不好?”

馬雲一句話就否定了,說:“如果連這種生活瑣事都解決不了的人,我們把他招進來幹什麼?每個人都是獨立自主的,沒有人是你的保姆。”

阿裡巴巴上市時,我們的薪資波動很大,走還是留,成了困惑大家的一個問題。走了是不是對不起公司,對不起馬雲?留的話,是不是太辛苦?

他把我們召集起來,說:“你們想走的開開心心的走,你們不欠公司的,不欠我馬雲的,你們拿的每一分錢,每一份股票,都是你們應得的。你們如果想留下繼續工作,請忘記你們是公司的創業元老,公司不欠你的,公司該給你的都給你了,如果你留下來,你就像新加入的員工,好好工作,用你的表現赢得你接下來的回報。”


這個觀點和前面講的AA是一樣的,人和人永遠是互不相欠的,每個人都要替自己負責任,沒有人會替你負責任。

所以,任何一家企業,如果你們是創業者,你們就要想明白你的三觀是什麼,要把它彰顯出來,而且要實實在在落地,這就是最終真正有生命力、号召力、凝聚力能夠推動公司發展成長的企業文化的根基。


時間就這麼多,跟大家簡單分享到這兒,祝各位都能創業成功,謝謝大家!


主辦方簡介——


崔牛會是一個以 B2B 領域創始人/聯合創始人/CEO 為核心的集内容營銷、企業培訓、商機獲取、人脈連接、知識分享等服務于一體的企業級服務平台。


崔牛會緻力于影響和連接企業服務決策人,幫助 To B 企業找人、找錢、找市場。目前,崔牛會連接了2000 企業創始人/聯合創始人/CEO、300 投資機構合夥人、3000 企業用戶。圍繞這些核心用戶群,崔牛會提供了媒體傳播(牛透社)、行業交流(峰會)、品牌推廣(産品)等多項服務。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