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江漢關的鐘叫什麼鐘

江漢關的鐘叫什麼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1:57:44

“鐘鳴鼎食”,意思是擊鐘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奢華排場。《紅樓夢》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冷子興和賈雨村肆中相遇閑談起來扯到榮國府賈家的事,冷子興有一句話說“誰知這樣鐘鳴鼎食的人家兒,如今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下圖為西周戎生編鐘

江漢關的鐘叫什麼鐘(鐘鳴鼎食的鐘)1

《論語*微子十八》“大(太)師摯适齊,亞飯幹适楚,三飯缭适蔡,四飯缺适秦。”這幾句大緻是記載魯哀公時禮崩樂壞,諸侯用飯奏樂的樂師都紛紛離散。亞飯、三飯、四飯都是樂官的官職名稱,這些官職掌管着“二飯”、“三飯”、“四飯”這些樂章,這些樂章就是吃飯時演奏的。而演奏這些樂章所用的樂器其中就包括鐘。青銅樂器是一個龐大複雜的青銅器類别,這一大類裡鐘是非常重要的一件。

鐘是古代宗廟祭祀、貴族宴享奏樂時不可缺少的樂器。因為鐘是用來合奏的樂器,銘文裡通稱為龢(和)鐘。完整的一組鐘稱為“一肆”。“凡懸鐘磬,半為堵,全為肆。(周禮*春官*小胥)”西周禮樂鼎盛的時期,有的編鐘“大鐘八肆”,規模應該比現在看到的曾侯乙編鐘還大。西周的編鐘又可簡稱其為“林鐘”。應歌之鐘為歌鐘,應樂之鐘為龢鐘,随了行樂隊的鐘為行鐘或走鐘。大型單個使用的叫“鎛”,鎛也算是一種大鐘。

下圖為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蟠螭紋鎛

江漢關的鐘叫什麼鐘(鐘鳴鼎食的鐘)2

博物館裡最負盛名的鐘無過于戰國曾侯乙編鐘。曾侯乙編鐘鐘架呈曲尺形,長架長七米多,短架長三米多,高兩米六,是迄今為止發現規模最大、保存最好、音律最全、音域最廣的古代樂器。這架編鐘也是古代編鐘所擁有鐘的數量最多的一個,一共有鎛鐘、甬鐘、鈕鐘六十五件,全都是雙音鐘。也就是說,一個鐘可以演奏兩個不同高度的音,可以旋宮轉調。這架編鐘的鐘的钲部、正鼓位、側鼓位及鐘架上都有銘文,标注了音高、樂律以及同樣的概念在曾國以外他國的對應名稱。也就是說,這個鐘正鼓位敲出的音高,在某諸侯國相當于它的哪個音高,曾侯乙編鐘都做了注明。證明了曾侯乙是個實實在在的音樂高手。

鐘作為樂器,在制禮作樂以治天下的時代幾乎無處不在,應用廣泛。《詩經*小雅》裡有一首詩《賓之初筵》是講貴族宴飲的場面。開頭既寫道“賓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郩核維旅。酒既和旨,飲酒孔偕。鐘鼓既設,舉酬逸逸。”這是描寫宴飲剛剛開場時的情景。主賓都揖讓恭敬一番入座,笾和豆等食器陳列整齊,魚肉果蔬也都擺好。酒的味道很美一定會多飲一些。鐘鼓等樂器也安排好,适時地奏響了音樂。然後大家颦颦舉杯,連續而飲。伴随着宴飨的就是鐘等樂器奏響的宴飲時所用之用。

《小雅》裡還有一首詩名字叫《楚茨》,這是一首描寫周王率衆祭祀周的先公先王的祭祀場面的詩。其中寫道“禮儀既備,鐘鼓既戒。孝孫徂位,工祝緻告。神具醉寺,皇屍載起。鼓鐘送屍,神保聿歸。”這完全是祭祖場面的寫實。一切禮儀戒備,鐘鼓也準備好了。周王及王室子弟都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經過祝禱,事先選定的代表先公先王受祭的“屍”到來,表示先公先王已莅臨。這時擊鐘奏樂,送“屍”歸靈位,這時在鐘磬聲中先公先王的神靈已經下降受祭。這是非常嚴肅的宗廟大祭,也用到了鐘這種樂器。

下圖為邾叔之伯鐘,春秋後期。

江漢關的鐘叫什麼鐘(鐘鳴鼎食的鐘)3

《儀禮》中有一篇《大射儀》。大射,是諸侯為即将進行的祭祀、朝觐、盟會選定跟從人員的禮儀。在周代,這種禮制活動也少不了奏樂。《大射儀》這一篇把儀節的細節寫得很詳盡,其中包括懸挂樂器的情況。在大射禮的前一天,在阼階之東要懸挂樂器。古代宗廟堂前兩階,分東西,東面的是主階叫阼階。天子或諸侯祭祀宗廟時登阼階主持,所以後來後世皇帝繼位也叫踐阼。從樂器懸挂的位置看,作用十分重要。這些懸挂的樂器裡就包括“笙鐘”、“頌鐘”、“鎛鐘”等。此外還有頌磬、建鼓、應鼙(皮鼓)、朔鼓、蕩(管樂器)、鼗(撥浪鼓)等。古人認為東方為萬物生長之處,所以将鐘磬陳設在東,名為笙(生)磬、笙(生)鐘。

從以上舉例可以看出來,“鐘”在禮樂治天下的周代應用範圍之廣,被賦予的意義之高,作用之大。其實不僅是祭祀、宴飨、大射儀、叢葬等這些現實的活動,“鐘”甚至被納入天人合一的和協相處之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