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 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 來誰與子争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他的散文大緻貫徹了他的文學主張,所作多為有關政令教化、适于世用之文。今 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歌曲》《臨川先生文集》等。他的詩詞重煉意和修辭,下字工、用事 切、對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當時詩壇上自成一家。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隻緣身在最高層。
這是一首哲理詩,表達了作者高瞻遠矚,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艱難,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負。
《梅花》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古之“四君子”之一。“四君子”是古代文人從物與環境的結合中提煉出的具有特别的精神象征的意象。這首詩通過寫梅花,在嚴寒中怒放、潔白無瑕,贊美了梅花高貴的品德和頑強的生命力。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隻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詩人乘船路過瓜洲,懷念金陵(南京)故居,因作此詩。京口和瓜洲之間隻隔着一條長江,我所居住的鐘山隐沒在幾座山巒的後邊。暖和的春風啊,吹綠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喲,什麼時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鐘山下的家裡?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人們飲美味的屠蘇酒時,又有和暖的春風撲面而來,好不惬意!天剛亮時,家家戶戶都取下了舊桃符,換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傷春怨·雨打江南樹》
雨打江南樹。一夜花開無數。
綠葉漸成陰,下有遊人歸路。
與君相逢處。不道春将暮。
把酒祝東風,且莫恁、匆匆去。
作者端着酒杯,向東風祈禱:東風呀,你繼續地吹吧,不要匆匆而去。他知道,隻要東風浩蕩,春意便不會闌珊。通過這一舉動,詞人的惜春之情、留春之意便躍然紙上了。
《春日》
柴門照水見青苔,
春繞花枝漫漫開。
路遠遊人行不到,
日長啼鳥去還來。
詩中描繪了詩人退閑時居住環境的甯靜美好,春花漫開,青苔淨水,沒有遊人打擾的寂靜裡,隻有鳥兒的啼聲去了又來。在紛擾的政治生活過後,詩人認真地體驗着隐居所特有的一份情趣,句中并沒寄寓落寞之慨。
《浣溪沙》
百畝中庭半是苔,門前白道水萦回。
愛閑能有幾人來?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兩三栽。
為誰零落為誰開?
“百畝中庭半是苔”,說明主人心情不好無暇打掃也從側面表現出以前門庭若市變成現在的無人問津了,“愛閑能有幾人來”則是正面說出了這凄清的場面,“山桃溪杏兩三栽。為誰零落為誰開?”山裡的桃花已經開放了,再美有什麼用呢?哪裡有人會來這裡欣賞呢?這裡作者以桃花自喻,落寞之情溢于言表。
《南鄉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
四百年來成一夢,
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
繞水恣行遊,上盡層樓更上樓。
往事悠悠君莫問,
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
此詩亦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甯知府時所作。金陵城自古以來便是帝王之州,作者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過去的時代裡,這是詩歌中常用的寫法,借此來表明自己對現實的不滿,同時使詩歌具有一種“高古”的氣象。
《菩薩蠻》
數家茅屋閑臨水,
輕衫短帽垂楊裡。
今日是何朝?看餘度石橋。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
何物最關情?黃鹂一兩聲。
此詞為作者晚年隐居江甯半山之作。《能改齋漫錄》雲:“王荊公築草堂于半山,引入功德水作小港,其中疊石作橋,為集句填菩薩蠻。”全篇用前人詩句雜綴成詞,使之如出己口,真正為自己表情達意服務,叙寫自己的閑适生活與故作放達的情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