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日本聲優花澤香菜,你首先會想到什麼?兵庫北的微笑?戀愛循環?如果你能聯想到些什麼,也就證明花澤香菜确實深入宅心,不然她也不會在我們國内繼續發展,而且知名度與影響力不斷加深。不過,花澤香菜也不是隻有《戀愛循環》這首歌,為什麼大家首先聯想到這首歌呢?難道這首歌就這麼經典與久經不衰嗎?
近日,日本媒體就談到這首來自2010年播出的動畫《化物語》OP4歌曲,因為時隔歌曲誕生10年後,它在TikTok上再度爆紅而引起關注。而在日本地區,這首歌曲從3月初就進入TikTok HOT SONG Weekly Ranking前20名,3月下旬一度登上周榜冠軍,而随後至今的周榜排名裡,該歌曲依然維持在前十名裡。甚至有NiziU的成員也上傳了用這首歌跳舞版本短視頻,讓熱度持續升溫。
但是,進入周榜的并非是花澤香菜原唱版本的《戀愛循環》,而是英文翻唱歌曲《Renai Circulation》,翻唱者是Lizz Robinett于2012年在油管上傳的歌曲,連日媒自己也吐槽被文化反向輸入,讓現在都沒看過《化物語》或聽過《戀愛循環》的日本年輕人認識到英文版歌曲,這是要感謝TikTok的作用嗎?
接下來就是采訪日本專家環節,這次邀請曾為男性偶像和聲優作曲的音樂作家MUTEKI DEAD SNAKE,他對《戀愛循環》進行分析——歌詞、聲音和唱法全部給人“卡哇伊”的印象,小編不多說具體音樂專業分析,主要是提到花澤香菜的聲音很好聽,神前曉作曲和meg rock填詞都讓這首歌曲變得卡哇伊,當年發行的時候,在日本漫迷間很受歡迎,而且《化物語》當時也是很火,這與其他在海外爆紅的動漫沒有太大區别,但是TikTok掀起第二次熱潮。
Lizz的英語翻唱不僅是英語圈的用戶,也擴展到亞洲圈,在日本不知道原曲的TikTok用戶間十分流行,為什麼這首歌與TikTok相性這麼好呢?專家MUTEKI DEAD SNAKE繼續分析道,他認為TikTok就是對讓自己展現出卡哇伊歌曲有傾向,可愛的人為了裝可愛就用可愛的歌曲,這樣就顯得自己卡哇伊。
這次《戀愛循環》翻唱版本爆紅是與花澤香菜無關了嗎?因為紅的又不是原唱者版本,而英語翻唱,連語言和歌詞都替換掉了,所以可以理解為最大功勞是神前曉嗎?還有這個可能連原曲都不知道的大量TikTok用戶,被翻唱者逆向輸入文化,如果他們知道這是花澤香菜原唱的日本歌曲,會不會把原唱熱度上升進入到周榜裡呢?
但很可惜,就算翻唱歌排名往下掉,小編也沒有看到原唱版本進入前20名,當然,在我們國内的D音上,《戀愛循環》同樣是出圈級别的熱門,以原唱版本話題量居高,有大量用戶使用該歌曲進行各種短視頻創作,畢竟卡哇伊嘛。其實小編覺得這就好比當年D音還沒有出生前,商場手機店老愛放這首歌,早就成為傳遍大街小巷的歌曲之一,即便沒有這種平台和翻唱版本,花澤香菜還是很成功地把自己與戀愛循環緊密地關聯起來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