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多年基礎,我們原準備今年在全國大力拓展,現在看來要等現有業務恢複正常再去拓展外地市場了。”一場疫情,打亂了嘉和一品原來的規劃,創始人劉京京和她的團隊不得不暫時收起異地擴張的“野心”,将重心轉移到抗疫複工上。
當下,嘉和一品有五六十家門店恢複運營,但堂食客流極少,外賣也不足平時的20%。嘉和一品正通過團餐、半成品零售增加訂單量,并上線小程序外賣試圖發展自有線上流量。
堂食每天十幾單、外賣僅為平時的20%
眼下雖然餐廳已陸續開門迎客,但餐飲業回暖迹象并不明顯。以北京為例,“三八婦女節”恰逢周末,本該是商場人氣旺盛的日子,但朝陽大悅城仍有少數餐廳處于歇業狀态,已開業的餐廳也有衆多空位。
與大悅城相隔一條馬路的嘉和一品青年路店也顯得“冷清”。3月8日,新京報記者在店内看到,即便是在午飯高峰期也僅有2位顧客,桌間距被明顯拉大,前廳和後廚員工共有三四個人。15分鐘内,僅有2個外賣訂單被外賣員取走。店員說這家店一直在營業,每天最多有十幾位顧客。
創立于2004年的嘉和一品是主打粥品類的餐飲連鎖品牌,目前開設有150家門店,分布在北京及周邊城市。據了解,目前其在北京核心區的五六十家門店已恢複了營業,每家店保留1/3約六七名員工維持日常運營。
嘉和一品創始人、董事長劉京京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堂食客流稀少,還是以外賣為主,日均外賣單量僅為平時的20%”。她解釋稱,一方面,外賣為白領、學生群體的剛需,目前學生尚未開學、白領仍以居家工作為主。同時疫情期間外賣不能進多數小區,消費者居家點餐的意願也不高;另一方面,線上平台也在擴容,之前沒有外賣的餐飲企業也在這次疫情之後火速上線外賣産品,導緻訂單分流。
打造小程序 發力自有外賣
由于堂食恢複正常沒有明确的時間表,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将眼光轉向了外賣,但做外賣真的能拯救餐飲嗎?
“現在做外賣基本不掙錢,可以說訂單量越多虧得越多。”劉京京坦言,嘉和一品在外賣平台上銷售100元,扣除各種費用,可收回53元,這53元裡還要扣除近30%的食材成本,還有人工成本、房租水電、包裝費等。而疫情期間口罩、消毒防疫類投入也給餐企帶來了一定的成本壓力。
就餐企的外賣業務,多位餐飲從業者對新京報記者透露:平台傭金隻是一方面,還有滿減折扣活動、廣告營銷、配送補貼等各項費用,餐企要想銷量上去,哪塊都不能少花。而在劉京京看來,如果平台一味走低價、補貼的模式,一些餐企面對經營壓力不敢提價,隻能降低成本,這也在無形中易給食品安全埋下隐患,破壞餐飲生态。
從餐企經營者角度,劉京京表示,“不能依賴平台”。目前,嘉和一品重點打造的自有流量外賣小程序已上線。對于這一改變,有人認為嘉和一品除了需面對如何獲客、提升訂單量、自建配送團隊還是與第三方配送合作等諸多問題,還意味着喪失了外賣平台這一巨大的流量入口。
針對質疑,劉京京說,“小程序外賣要慢慢積累,我們有200萬電子會員,可以将堂食與小程序外賣打通,實現會員積分互用,這對品牌認知度較高的顧客有強大吸引力。我們也可以直接跟客戶溝通,根據需求做個性化滿足”。相較于自建配送的重運營模式,嘉和一品表示配送主要與第三方物流合作,門店可作為補充運力。
除此之外,嘉和一品還推出了企業團餐和半成品套餐,其中半成品套餐在微店銷售;接下來招牌産品也會被做成半成品逐步上線,比如對特色粥品,不僅會銷售粥料,還将研發方便速食粥類或自熱粥類。
劉京京認為,疫情對餐企來說是一次曆練也是一次檢驗,能撐過去的企業,都會在供應鍊管理、食安管控、線上交易等方面有進一步提升。
【同題問答】
新京報:你當前面臨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劉京京:公司無法恢複正常運營并開展新業務。
新京報:你最想得到的支持是什麼?
劉京京:因為連鎖餐飲業性質特殊,門店多員工也多,從标準上不符合中小餐飲企業,希望我們這些連鎖餐飲企業也能夠同享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包括房屋減租、社保減免等。
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編輯 彭雅莉 校對 王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