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618已經到了,玩家們對台式電腦的需求越發強烈,硬核君自己也不例外。這次我打算配一台日常辦公的配置,預算也不高,在有限的預算裡,電源、機箱往往成了邊緣産品,但你們并不知道,這兩款産品過于廉價,對電腦是也有傷害的,預算再低,也有全日系電容電源可以選擇,當然機箱也不例外。今天硬核君上手的是來自TT的啟航者A1機箱和模組電源BT500W,那麼正式開始今天的上手測評吧。
機箱篇:
啟航者A1這台機箱設計上是為了高效散熱為主,機身雖然較一般中塔機箱細小,但散熱擴充能力相當出色,最高支持6組12cm散熱風扇、可安裝240mm 120mm水冷散熱排,非常難得。
機箱前部面闆采用質感紋理設計,搭配前面闆TT LOGO。
I/O面闆位于機箱頂部,提供開關、重啟、2組USB 2.0、1組USB 3.0接口及2組3.5mm音頻麥克風接口。
機箱頂部配有磁吸防塵網,前部及電源的位置也提供了可拆式的防塵網,方便随時取下清洗。
機箱側面、
機箱采用SPCC冷軋鋼闆,搭配4mm全鋼化玻璃作側闆,磁吸開蓋設計是TT機箱的特色,這款機箱也不例外,這款機箱的磁吸裝置的卡槽更大,吸附力也就更好。面闆關閉後的全鋼化玻璃和機箱表面是持平的,為此全鋼化玻璃邊緣設計了三個可以用來打開它的開孔。相較一般中塔機箱較為小些,支持M-ATX主闆,CPU位置最高可支持16cm高的散熱器,同時可安裝最長30cm的顯卡。機箱前部位置最大可安裝3組12cm或2組14cm風扇,最大可支持280水冷排;機箱頂部支持2組12cm風扇,最大可支持240mm水冷,機箱尾巴則支持1組12cm風扇,可安裝120mm水冷。
側窗邊緣預留了一定空間,玩家們可安裝長條形RGB燈條,為機箱增設光污染元素。
有一些常見的中塔機箱一樣,機箱的下方,也具備分隔主闆與電源的區域,以提供良好的理線空間,支持最長18cm電源,另外還配備可拆式濾網确保電源長時間保持幹淨。
機箱擁有不錯的理線空間,1.7~2.2mm的背闆理線空間,方便玩家們收納線材,另外還提供了2組2.5寸SSD安裝托架。這個設計方式比較考驗走線,如果使用電源的SATA線兩個介面之間的距離過短,有一面會被浪費掉。
在傳統機械硬盤存儲方面,在機箱下方增設了可拆式的免工具安裝硬盤架,支持2組機械硬盤。
機箱底部有增高墊,電源倉位置有防塵網,底部的兩個螺絲是3.5英寸硬盤盒的固定螺絲,如果想安裝兩個3.5英寸機械硬盤,就需要把這兩個螺絲擰下來,硬盤盒才能取出。
電源篇:
TT模組電源BT500W,這款電源的包裝很有自己的風格,因為它沒有使用紙盒包裝,而是定制的聚氯乙烯高分子材質制作的收納盒,這在同類産品中可謂獨樹一幟。但是它的電腦電源線沒有裝在盒子中,而是用了額外的收納袋,也就是下圖中黑色袋子中。
打開收納盒,模組電源被放在中間,兩側是用塑料包裝紙收納在一起的模組線。雖然這款電源隻有500W,但它的線材準備的還是挺充足的,即便是受功率限制,用不上這麼多線,另外,線材使用的是扁平線。
TT BT500W電源雖然是為ATX标準機箱打造,但體積比較小,隻有150mm × 140mm × 86mm,适合MATX這種小機箱使用,它的外殼使用黑色烤漆機身,比較防刮耐震。而為了增加散熱效果,它在側面還做了散熱開孔。
電源風扇特寫、
主闆線模組段用了一個完整的28PIN 接口;顯卡線有兩根,每根上隻有一個8PIN 接口;CPU 線一根,有是8 8PIN 接口線;而SATA 線材是兩根,每根上隻有3個接口,接口之間的距離是15cm。大4PIN 電源線隻有一根,有3 個接口,另外配送了一根軟驅線。所有線上都用白字印對應的文字,方便大家區分線材,而且顯卡線是紅色接口,用來和 CPU 線區分。
底部是電源的信息頁面,硬件方面,就不拆開看了,畢竟有個封邊貼,拆了會影響 5 年免費換新的保修服務。這款電源雖然是銅牌電源,但使用了全日系電容,配上 DC-DC 的模組架構設計,以保證産品能長期穩定運行的同時還能提升轉換效和使用壽命。
總結:
618已經到了,如果您的預算不足的話,TT啟航者A1機箱和模組電源BT500w都是不錯的選擇,這兩款産品價格都不高,但品質卻不錯,全日系電容的銅牌電源在非高負載的情況下,和金牌電源的轉化率差距并不明顯,即便高負載狀态下,以我的配置來看,10W的差距真不算什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