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曹操和司馬懿哪個更忠心

曹操和司馬懿哪個更忠心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03 12:13:51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原意是指一個人在社會上做了某些敗壞道德的事情,遲早有一天要加倍地償還給受害者的含義。現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口頭禅。這種特有的現象,在曆史長河中留下的鮮活事例很多,如曹操與司馬懿的後人在獲取和償還方面都極其的相似,當然償還的并不是曹氏和司馬氏彼此之間,而是為前受害者讨回所失去東西,驗證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句話的殘酷和無情。

曹操和司馬懿哪個更忠心(曹操與司馬懿版)1

曹操去世後,曹丕在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篡漢登基即位,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曹丕的親信華歆率領文武百官聯名上書,施壓漢獻帝劉協把帝位讓給魏王曹丕,漢獻帝被迫宣布退位并将皇位“禅讓”給曹丕。曹丕故作推辭,在“三讓”之後才“答允”接受。曹丕對劉協還算客氣,說:“天下的好東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此時劉協40歲,被降為山陽公,在他的封地可以建漢宗廟以奉漢祀。

曹操和司馬懿哪個更忠心(曹操與司馬懿版)2

十四年後,劉協壽終正寝,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親自哭祭,并以漢天子禮儀葬于禅陵。谥号為孝獻皇帝,即獻帝。魏明帝曹叡是曹丕長子,曹操的孫子,曹魏第二位皇帝。曹叡能詩文,與曹操、曹丕并稱魏氏“三祖”。曹氏三代與漢獻帝之間平穩交接,劉協的結局也不算太差。至于曹氏對東漢的虧欠,劉協在九泉肯定是有想法的。但這份債卻讓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給追讨了,即司馬篡魏。曹氏禅讓的結局如何?

曹操和司馬懿哪個更忠心(曹操與司馬懿版)3

到了公元265年,曹操孫子魏元帝曹奂被司馬懿孫子司馬炎逼迫禅位。這時已距曹操和司馬懿去世,分别是四十五年和十四年,兩位老人家可能都不會想到孫子們玩的手法都是一樣,現世現報,一點也不走樣子。三國争鬥多年,最終收歸到司馬氏名下,收獲不可謂不大。司馬炎假意推讓多次後,接受魏帝曹奂禅位,封曹奂為陳留王,安排在邺城,後在自己封國去世,享年58歲。司馬炎給予曹奂的地位、待遇和結局,在曆代亡國之君中是最好的。曹魏滅亡,西晉建立。

曹操和司馬懿哪個更忠心(曹操與司馬懿版)4

司馬家族努力16年,曆經三代四人,終于把曹家的天下,變成了司馬家的天下。司馬炎能為西晉的開國皇帝,實際上全賴祖父司馬懿、伯父司馬師和父親司馬昭為他開創的基業,他才能如願建立西晉。司馬篡魏成功,為東漢劉協讨回了曹魏篡漢的說法。司馬氏的輝煌過後,由内亂到被人斬草除根的結局,其付出的代價比曹氏更慘、更大而更悲催。“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惡性循環的事例太多太多,卑鄙或不正當手段獲得的越多,償還的也更多。

曹操和司馬懿哪個更忠心(曹操與司馬懿版)5

《曹操與司馬懿版:出了混,總之是要還的》,小編繞了一圈子,其實,就是曹魏篡漢與司馬篡魏,這兩件陳芝麻爛谷子之事。是得,“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三國演義》裡說“分久必合”和“合久必分”,這是天下大勢,具體到每一個人的小事呢?做人做事,問心無愧,是起點,也是根本。“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九九歸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文/蔡驷 ) (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