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教 育兒育己
略顯狹窄和簡陋的陽台,因為媽媽,總是郁郁蔥蔥、生機勃勃。所以,在種葫蘆這件事上,大壯覺得媽媽是自己最好的隊友,甚至比自己更上心。
——《種葫蘆》
01
二年級的大壯看了一篇文章叫《我要的是葫蘆》,裡面有一幅插圖,一個個可愛的小葫蘆挂在藤蔓上,在綠葉之間探頭探腦,像是在說悄悄話,又像是在互相打鬧,可愛極了。
這勾起了大壯的回憶。幼兒園的時候,《葫蘆兄弟》是大壯特别喜歡的故事:采藥的老爺爺無意中得到了一粒神奇的葫蘆籽,結出了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個葫蘆,七個葫蘆成熟了,相繼落地變成了七個本領超群的男孩……再次看到葫蘆,大壯感覺格外親切,他甚至懷疑,這些葫蘆裡會不會也跳出一個葫蘆娃。
大壯仰起頭問媽媽:“媽媽,葫蘆裡真的有葫蘆娃嗎?”媽媽微笑着摸摸他的頭:“你覺得呢?”大壯點點頭,想了一下,又搖搖頭,不說話了,但臉上還是一副想說什麼又沒說的神态。媽媽看他的樣子,提了個建議:“兒子,幹脆咱們種一株葫蘆吧,我們一起驗證一下,葫蘆裡到底會不會跳出葫蘆娃。”“真的嗎?”大壯開心得臉都紅了,用力點點頭,然後抱住了媽媽。在這一點上,大壯絕對相信媽媽。
02
媽媽非常喜歡打理花花草草,沒事的時候,總喜歡去花房轉轉,而且經常買回各種各樣的花。
有一次,媽媽發動全家人一起去森林公園弄回一大袋松針,說是用來種君子蘭的。看到别人家的葡萄碩果累累,媽媽也買回來一株,栽進一個大花盆裡,但是在大壯看來,那就是一根幹枯的老樹枝,長得有點像《西遊記》裡神仙們用的龍頭拐杖,媽媽每天都去陽台看好幾次,可惜“拐杖”終究沒有發芽。
去年冬天,大壯眼睛容易疲勞,爸爸查資料說多吃藍莓對眼睛有好處,媽媽就在大量購買藍莓的同時幹脆買回一株藍莓苗。那一株苗是她用沙裡淘金的耐心精心挑選的,據賣家說非常适合北方的氣候。買回來之後,媽媽才得知,藍莓苗至少種兩株才能保證互相授粉,然後才能結果。媽媽趕緊又買了一株。但是在過了一個冬天之後,藍莓苗一天不如一天,媽媽原本還希望讓大壯吃到自己種的藍莓呢,這下可好,美夢破滅了。
但是媽媽毫不氣餒,又在陽台上種草莓,成功了;種無花果,不僅成功了,還吃了不少。其他各種花草都嘗試很多,媽媽經常待在陽台上,給它們澆水、施肥。略顯狹窄和簡陋的陽台,因為媽媽,總是郁郁蔥蔥、生機勃勃。所以,在種葫蘆這件事上,大壯覺得媽媽是自己最好的隊友,甚至比自己更上心。
03
聽别人說,種葫蘆是很有講究的,必須把種子頭朝下、尾朝上插進盆土裡,讓土壤剛剛淹沒種子,然後蓋上一層薄薄的沙土,靜等出苗。如果天氣較冷,還要蓋上一層塑料薄膜,還有土壤呀、水分呀、陽光呀等等要求都比較多。但是媽媽和大壯沒考慮這麼多,找了幾顆種子丢進花盆,過了幾天,居然也發芽了,真是太給力了。
葫蘆苗很小,頭上頂着兩瓣不像葉子的東西。媽媽告訴大壯,那叫子葉,大壯覺得,子葉很像一個剛睡醒的孩子,似乎還在回味剛才的美夢,一副憋不住笑的樣子。
葫蘆苗種在花盆裡,放在窗台上,陽光每天灑在它身上,擁抱着它。媽媽也随時關注葫蘆苗,它渴了嗎?餓了嗎?要不要澆點水、施點肥?大壯每天都去看。小苗長得很快,真正的葉子長出來了,像小小的手掌,又像一顆心的形狀,又像奶奶家的黃瓜葉子,但是摸上去毛茸茸的,不像黃瓜葉那麼紮手,反而很舒服。藤上還長出許多像胡須又像彈簧的東西,大壯覺得那可能是葫蘆苗的手,可是它的手怎麼那麼多呀?
小苗見風長,每隔一天,就長高不少。媽媽踩着小凳子,在花盆邊緣固定了一根長長的繩子,另一頭系在陽台高處的一顆螺絲釘上,葫蘆苗就順着繩子向上攀爬,像一個調皮的孩子,又像一隻敏捷的猴子,沿着窗框,又沿着門框一直生長,每隔一小截,媽媽就用線固定一下,小苗就抓得更牢了。
晚上,大壯睡在床上,一扭頭,就可以看見綠色的葫蘆苗,微風吹來,一片片葉子就像一把把迷你的扇子,輕輕扇動,和他打招呼。爸爸媽媽都說,多看綠色,不僅可以讓眼睛得到休息,還可以讓人的心情也平靜下來,大壯覺得,葫蘆苗就在身旁,說不定可以做一個綠色的夢呢。
葫蘆發芽快一個月了,長勢很好,但是現在還沒有開花,甚至也沒有花骨朵,大壯每天都盼望着、盼望着,盼望葫蘆苗快點開花,然後結好多好多的小葫蘆。等葫蘆收獲了,可以送一些給最好的朋友,更重要的,是能确認一下,到底葫蘆裡會不會跳出葫蘆娃。
紙上 掠影
- END -
莫愁大觀園
1 編輯:喬小茶
校對:闫 清
審核:王淑娟
圖片來源:123RF圖庫
莫愁大觀園
有溫度 有态度 有深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