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過甄嬛傳的朋友都知道,沈眉莊是有一點子叛逆在身上的。
沈家是大家,沈眉莊又是大小姐,不同于小門小戶的小家碧玉,沈眉莊是照着得體大方的當家主母和皇妃的标準來培養的。
古代對于女子的标準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出嫁前聽父母,出嫁後聽丈夫。為了培養這樣一個女德人才,除去基本的,沈家也不吝啬于讓沈眉莊讀書。
可是一旦接觸知識,整個人便不會再局限在女德女戒的框架裡了,這就是二者的矛盾之處。
一旦讀了書,這人便有了性格。
沈眉莊便是如此。
選秀備考時,沈眉莊在家中練習,母親問她,若是皇上太後問你讀過什麼書,你要如何答。沈眉莊眼前一亮,十分自信地答,“詩經孟子左傳......”
正要往下繼續說,母親卻打斷了她。母親說,錯了,皇上今天是選秀女,充實他自己的後宮,繁衍子嗣,不是考狀元問學問的。
這時鏡頭給到沈眉莊,其實是一臉困惑呆滞的神情,可以看出她打心眼裡是不認同的。
但她還是乖巧地應答了,“是,女兒知道了”。
到了殿選那天,母親給的押題完全中了,皇帝問她讀過什麼書,她說看過女則和女訓,皇帝問她是否讀過四書,她答不曾讀過。
這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而她之前曾說自己讀過孟子,其實細究起來算是欺君之罪了。
沈眉莊前期,是帶有一定教化的,無論是父母的話,還是皇帝的話,似乎都是标準答案,即便内心不同意,也會乖乖照做。
皇帝問她為什麼喜歡菊花,她說自己愛她“甯可枝頭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風中,臣妾喜歡它的氣節”。
皇帝卻說,“菊花有氣節,但是朕更喜歡菊花獨立秋風,不與百花争豔,耐得住寂寞,才能享得住長遠”。
或許是習慣了被教化,又或許是那時與皇帝感情正蜜,沈眉莊甜甜地答道,“臣妾受教了”。
但其實皇帝和沈眉莊的思考角度完全不同。
沈眉莊愛的是菊花甯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節,但皇帝卻是在教化她不要與百花争豔,其實就是不要争寵,哪怕以後不寵她,也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可謂是自私極了。
沈眉莊這樣的人,看似在很多事情上别人說什麼就聽什麼,實則不然。因為從小被剝奪了做出判斷和選擇的自由,被安排好所有的道路。
可一旦自己能夠做主,認定了的事情就絕不會更改,非常倔強。所以後來在沈眉莊一次次對皇帝失望之後,決心不再侍奉皇帝,哪怕太後和甄嬛勸導,也沒有解開心結。
相比于甄嬛和安陵容前後期的強烈變化,沈眉莊其實是變化最小的,很多人喜歡眉姐姐,喜歡她菊花一樣的性子,喜歡她和甄嬛的友誼,喜歡她的善良溫柔,但卻又說不到深層上。
其實,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沈眉莊在認清自己的内心之後,便一直在堅守,哪怕後來過得困難,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去侍奉太後而不是和皇帝和好,可以說非常倔強了。
如若她隻是個乖乖女,或許并沒有這麼多人會喜歡她。正是這份倔強,使得整個人物也更加立體更有性格,形象也更加鮮明。
也正是她從一而終的“甯可枝頭抱香死”,才使得我們想到她,就似有菊花的香氣湧上心頭。
#頭條創作挑戰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