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以南京為都,建立大明。朱元璋去世後,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推翻建文帝統治,登上皇位,把國都從南京遷到了京師,南京成為陪都。實際上,明朝第二國都本可能是西安,卻沒能成功。
西安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古稱鎬京、長安,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曆史上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共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
關中北有黃土高原,東有黃河天塹,南有秦嶺,西有隴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西漢時劉邦的謀士婁敬說:“關中連山帶河,以四塞為險,如敵有百萬之衆來攻,我固守四塞,則無憂矣。” 但是唐朝之後,由于關中人口規模太大,經濟重心東移,西安便不再是國都,但依然還是軍事重鎮。
元朝雖然被明軍滅亡,但是元朝殘餘勢力逃入大漠,對明朝依然有很大的威脅。宋朝重文輕武以至于丢了天下,朱元璋吸取教訓,将宗室子弟二十多人封為藩王駐守各地,以抵禦外敵、鞏固明朝的統治。皇太子朱标坐守南京城,皇次子朱樉封秦王,守西安;皇三子朱棡封晉王,守太原;皇四子朱棣封燕王,守北平。西安作為皇次子的封地,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很高,是僅次于國都南京的重鎮。
朱元璋對南京并不滿意,将來準備遷都,西安是其中的一個選擇。朱元璋不喜南京是因為:一、北元退守大漠,南京偏于東南,距離大漠實在太遠,指揮不便。二、定都南京的全是短命王朝如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關于新都城,有幾個較好的選擇:開封、鳳陽、西安。
開封的優勢是位置居中,離北元和江南财賦重地近,指揮對北元的戰争以及接收江南錢糧都方便。問題是開封幾乎無險可守,黃河以北是華北平原,北元騎兵若突破燕山山脈,很快就可以兵臨開封。
鳳陽位于淮河南岸,地勢相對開封較險,地理位置也比較合适,距離江南财賦重地比開封還要近。問題在于開國功勳們有很多來自鳳陽及周邊地區,這些人勢力盤根錯節,容易尾大不掉,是朱元璋所顧忌的。
朱元璋心中最理想的新國都還是西安,主要因為西安地理位置優越,易守難攻,距離北元較近,開國功勳們在西安也沒有根基。朱元璋六十多歲時,曾派皇太子朱标去西安考察,想盡早遷都。
朱标去西安考察了一番,發現西安有一個很大的劣勢,即距離江南财賦重地太遠。當時我國經濟重心已從黃河流域南移至長江流域,西安周邊無法滿足國都龐大人口所需要的錢糧。從江南運錢糧到關中,路途遙遠且成本巨大。朱标向朱元璋彙報了考察情況,讓朱元璋也有點猶豫了。皇太子朱标突然去世,白發人送黑發人,對朱元璋打擊很大,無心再考慮遷都的事了。
在朱元璋去世後,藩王的勢力越來越大,對朝廷統治造成威脅,建文帝朱允炆決定通過削藩來加強統治,結果激化了皇族内部矛盾。駐守北平的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起兵,史稱“靖難之役”。朱棣一路南下,勢如破竹,于1402年推翻建文帝,登基為帝,為明成祖。
朱棣登基後,就考慮遷都,北平是他最佳的選擇。一方面,北平是朱棣的大本營,另一方面北平(今北京)位于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且近海、近河,有京杭大運河和海運均可運送江南錢糧至京師,顯然比西安要更具優勢。最終,明朝還是遷都北平,而西安則失去了漢唐之後再次為都的機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