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六脈皆通海,青山入半城,水是廣州的魂。把水治好,是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前提。“開門治水,人人參與”。9月16日下午,由廣州市河長辦、廣州市水務局指導,南方都市報主辦的廣州市第二屆民間河長論壇舉行。此次論壇發布了10個為廣州治水工作作出貢獻的優秀民間河長名單。論壇上,來自廣州市河長辦、部分區河長辦相關負責人,多位民間河長以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讨廣州的治水大計。此次論壇聚焦民間河長如何與時俱進,與廣州當前治水主要任務保持步調一緻。
南都廣州城市治理榜 連續兩年聚焦治水領域
廣州市與水污染鬥争多年,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1-5月,廣州市9個國考斷面全部穩定達标,鴉崗斷面從2018年的劣Ⅴ類水到目前穩定達到Ⅳ類水;列入國家監管平台的147條黑臭水體已全面消除黑臭;車陂湧、雙崗湧、景泰湧整治入選全國治水典型案例;流溪河流域89條一級支流劣Ⅴ類數量由46條減少到20條,污染物氨氮排放總量削減了79%;全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766萬噸/日,躍居全國第二。
南方都市報一直把目光聚焦到治水領域。2014年南都首次發布《廣州城市治理榜》,此後每年發布一次,這是國内第一份由媒體對一個城市專門進行公共治理系統測評的報告,已連續發布了6年。去年,《廣州城市治理榜》獲得了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評選的“首屆中國城市治理創新獎”。
過去2年,南方都市報連續發布《廣州河長履職榜》,這是第一份由第三方機構評價官方河長履職的榜單,得到廣泛關注和積極評價。新一年度的《廣州城市治理榜》連續第7年發布,将于近期向公衆展現廣州河長履職和創新的最新成效。在新榜單即将發布之際,南方都市報組織舉行廣州市第二屆民間河長論壇,向優秀民間河長緻敬。
10個民間河長個人和團體獲獎
“民間河長”,是遍布廣州各地河湖管護的“民間力量”。廣州治水亮麗成績單的背後,除了官方治水付出的努力,也離不開來自民間的力量。
今年的民間河長評選,南方都市報課題小組采取自主申報,各區推選,多維度觀察,綜合專家意見等方式,最終評選出10個民間河長個人和團體,并在此次論壇上給予表彰。
廣州市河長辦負責人、綜合組專職副組長高輝表示,這一輪廣州治水取得這麼好的成績,關鍵在于以河長制為抓手,把各方面的力量調動起來,真正打了一場治水的人民戰争。高輝現場為優秀民間河長“點贊”,“每一個民間河長都是發自内心、默默奉獻。有些河長甚至可能已經退休了,但仍舊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來做好這項工作,讓我們很感動。”
廣州市水務局宣傳負責人、市河長辦宣傳組專職副組長趙雪峰介紹,廣州現在有8000多名民間河長活躍在護河一線,他們自發、自願、自費,巡河、護河、治河。在座的優秀民間河長都是值得宣傳的對象。接下來,将宣傳推廣優秀民間河長的做法和經驗,引導公衆參與治水,通過“民間河長”的帶動作用,引導更多市民自覺參與到河湧治理中來。
論壇聚焦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如今,廣州列入國家監管平台的147條河湧已經全面消除黑臭,這背後是官方與民間力量攜手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不斷創新彙聚共治力量的結果。
廣州進入了治水的新階段,面臨着新的目标和任務,對參與治水也有了新要求。聚焦民間河長如何與時俱進,與廣州當前治水主要任務保持步調一緻展開讨論。
白雲區 民間力量在涉水拆違中扮演多重角色
今年5月,白雲區因為“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推進力度大、河湖管理保護成效明顯”,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白雲區河長辦專職副主任、區水務局副局長廖志強現場分享治水經驗和發動群衆參與的做法。
他介紹,區裡每個月由區總河長即區委書記、區長、區委常委,以及各個鎮街負責人開一次調度會。同時,與基層黨建工作相結合,以流域體系為單位劃分小組長、網格長、議事長、監事長和警長5種角色組成一個網格,把治水工作在網格層面進一步消化,做到問題早發現、早解決。
廣州市第8号總河長令要求,廣州全市今年内要全面完成涉水違法建設的拆除工作。廖志強表示,民間力量在涉水拆違方面發揮了幾大作用:第一是監督者,也可以作為一個發現者,把這些違建通過各個渠道反映給政府;第二是引領者,他自己有沒有搭建違法建築,起到引領帶頭的作用;第三他也是一名宣傳者,當違建拆除,後續截污管、碧道的建設,使河道環境變好了,他就變成了一個宣傳者,幫助政府宣傳治水工作,使得這項工作更有力地推進。
海珠區 治水要充分發揮民間河長橋梁紐帶作用
“目前海珠區正在全面推進排水單元達标創建工作,珠江海珠島甚至全市範圍内,很多地方在開挖,大部分都是治水工程,我們希望大家理解和支持。”海珠區水務局副局長黃牧村介紹,海珠河湧治理把黨建引領放在首位,黨旗插在水塔上。所有新建的治水項目建立了臨時的黨支部,同步設立、同步運行。同時,全面落實河湖長協同治水。治水網從三級河長加上網格員、網格長一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率先在全市探索推廣“1 10 N”的河湖警長制,建立公安、生态環境、水務等各部門和街道的聯動機制,整合優勢資源,對破壞水域環境的違法行為進行精準打擊。
治水不僅僅是政府部門的事,更要充分發揮民間河長運行機制。海珠區聘請的民間河長共52名,其中包括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錢中強,平時工作繁忙的他積極參與治水。
“作為民間河長,要充分發揮民間跟官方的橋梁紐帶作用。治水是一個社會性的事情,需要全社會的關注,才能夠把這件事情做好。”錢中強介紹了過去一年主要做的事情,包括推動海珠區黑臭水體治理的一些工作,通過調查、現場采訪、問題梳理、提出對策等方式,提出合理化、可落地的建議。
民間河長心聲
“育人”如“育水”,從娃娃抓起
護河愛河,生生不息;傳承精神,繼往開來。來自荔灣區增滘小學的老師和學生義不容辭擔起了民間小河長的責任。水文化一直是該校的特色文化。
“我們學校校名‘滘’字帶有三點水,依水而生。但如何把這個水文化落地,我覺得有三個關鍵詞:一是教育,二是宣傳,三是助力。”該校校長吳建華介紹,學校培養學生自小養成養水護河的環保理念,比如參加荔灣區政府組織的活動,學生由民間河長帶着,多次到大坦沙污水處理廠等地調研、學習。
吳建華表示,民間河長,有責任向社會宣傳政府治水的情況。在校運會上,學校舉辦水上火炬傳遞儀式,以此引起周邊居民對治水的關注。同時,借“六一”在荔枝灣湖舉行師生創編《愛我荔枝灣》《建我幸福河湖》等快闆兒歌,讓大家在學習快闆過程中獲取治水知識。
專家呼籲
民間力量不僅要關注河裡 也要關注岸上
廣州市水務協會會長袁秀麗介紹,為了進行污染控制,需要在源頭收集污水。源頭收集污水牽涉到千家萬戶,“我們希望民間河長不要隻關注河,也要關注河的兩岸,也就是排水單元達标創建。排水單元達标創建其中一項工作是源頭污水的收集。我們做過一些跟蹤,有的斷面往上溯源,會發現有很多小吃店特别是城中村的小吃店随便把污水倒到河湧裡,導緻污染嚴重。”
“違法排污的監管有待進一步加強,污染源治理也要進一步推進,這些都需要民間河長當好巡查員、參謀員、聯絡員、監督員,不隻是關注河裡,也要關注岸上。”高輝說,現在一些治水工程包括城中村截污管等在岸上進行,希望各方上給予治水工作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加快水環境的治理進度。
采寫:南都記者 鐘麗婷 陳燕 實習生 張熹珑 通訊員 趙雪峰 攝影:南都記者 馮宙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