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燚智能頭條号↗
燚智能硬件開發網
用簡單的語言講複雜的技術
射頻是什麼? 官方說法:RF,Radio Frequency。
(不懂的人,看了還是不懂,不過對于物聯網行業的開發工程師、産品經理和項目經理,還是有需要對射頻有個基礎了解的。)
燚智能解讀:
兩個人,一人喊話,另一人聽到,這是“音頻傳輸數據”。
兩個人,一人發射無線電,另一人接收無線電,這是“射頻傳輸數據”。
通常大家講的射頻,是廣義的射頻:通過無線電收發數據。
(無線電就是電磁波)
電磁波數據傳輸,和聲音傳輸類似
射頻在物聯網中的應用 物聯網=物 聯網,要聯網就要數據傳輸。
非接觸的數據傳輸,都是射頻的應用場景。幾乎所有的物聯網産品,都會有射頻傳輸的部分。
基本概念:發射功率 官方概念:電磁波的能量,單位是W,dBm。
燚智能解讀:發射功率,就是你喊話的時候,嗓門有多大。嗓門大了聲音傳的就遠,嗓門小聲音傳的就近。
同樣的道理,發射功率小的射頻傳輸方式距離近,如藍牙0dBm(1毫瓦)傳輸距離也就十來米。而2G的發射功率30dBm(2瓦),傳輸距離可達30km以上。
基本概念:接收靈敏度 官方概念:接收機能夠識别到的、最低的電磁波能量。單位也是dBm。
燚智能解讀:接收靈敏度,就是你的耳朵能聽到的最小的聲音。有的人耳朵靈敏一些,有的人耳朵背一些。耳朵靈敏度高的,能夠聽到很遠的聲音。
例如,藍牙接收靈敏度在-90dBm左右,2G接收靈敏度在-108dBm左右,NB-IOT的接收靈敏度在-130dBm左右,GPS的接收靈敏度在-150dBm左右。(負的越多,信号強度就越低,靈敏度也就越高,傳輸距離也就越遠)
之所以接收靈敏度不用“瓦”這個功率概念,是因為實在太小了,例如藍牙的-90dBm約合0.000000001毫瓦,GPS的-150dBm,隻有10的負15次方毫瓦。
基本概念:幹擾信号(噪聲) 官方概念:EMI/RFI
燚智能解讀:大馬路上講話,聲音要很大;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能講悄悄話。外部帶來的聲音,會影響兩人之間的交談,外部帶來的射頻信号,也會影響到射頻接收。
應對幹擾信号,可以增大發射功率,就像在馬路邊上可以把說話聲音提高一些。
可以提高接收靈敏度,耳朵靈敏的人,在大馬路邊上講話更容易聽清楚。
也可以增加屏蔽措施,把說話的人和收聽的人都罩起來,就聽不到外面的噪音了。例如射頻屏蔽框、同軸線纜等。
還可以把說話的語速降低一些,說慢點,直到聽清楚了為止,這就是NB-IOT靈敏度高的原因之一。
其他: 如頻率、相位、濾波、編碼方式、調制方式、調制解調等概念,後續我們會逐步來講。
上述比喻僅為通俗理解方式,實際應用中還有很多其他因素。
歡迎關注燚智能頭條号↗
燚智能周教授
智能硬件開發實戰派!
後續文章預告:
射頻相關術語的解讀
物聯網射頻電路解讀
前期相關文章:
有射頻,就會帶來EMC幹擾。教你如何解決EMC幹擾問題!
晶體/晶振 應用詳解!這是射頻電路和數字電路工作的基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