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柔性教育管理模式

柔性教育管理模式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0-03 19:21:24

柔性教育管理模式?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總目标深入推進基礎教育治理現代化,需要提高學校自主管理能力、完善學校治理機制、推動社會參與學校治理常态化,等等,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柔性教育管理模式?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柔性教育管理模式(面向未來學校如何變)1

柔性教育管理模式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總目标。深入推進基礎教育治理現代化,需要提高學校自主管理能力、完善學校治理機制、推動社會參與學校治理常态化,等等。

标準化、低維度的教育已無法适應不斷加速的科技革命和知識經濟發展趨勢。随着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和治理現代化邁開新步,學校如何優化、健全内部治理結構?如何變“管”為“治”,制定有效的章程?如何實現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提升治理思維和水平?本期《教育家》雜志線上圓桌論壇,我們邀請多位中小學校長,共同探讨學校如何邁向教育治理現代化。

議題一:多方聯動,推進基礎教育治理現代化

四川省都江堰市綠地土橋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 曹 霞

随着經濟社會的發展,老百姓對子女成人成才的期望值倍增,社會對學校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随着各級領導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高度重視,教育現代化步伐越來越快,學校發展面臨各種機遇與挑戰。從事基礎教育的我們,如何在“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引領下,有效落實“五育并舉”與“雙減政策”?如何構建學校的特色?

了解學校現狀,以便有效制定學校發展的規劃。我校是一所鄉村小規模學校,地處都江堰市相對較偏僻的地方。學校教師樸實,工作認真,但科研意識有待加強;學生學習習慣不大理想,尤其是課堂專注力不夠,學習基礎薄弱;大部分家長文化水平不高,成天忙于務工,孩子基本上是年歲大的老人照看,但家長對學校的管理和老師的教育教學方法要求很高;學校資源有限,環境不夠優美,特色不鮮明。

建立各種長效機制,推進學校特色化發展。在法治建校方面,為保障依法依規辦學,學校充分調動了支部、工會、少先隊等組織成員的積極性,除了教育教學常規工作制度外,學校先後通過建立法治輔導員工作制度、形象塑造者工作制度等,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資源。學校在依法治校過程中,以聘請的法治副校長為中心,以關工委老幹部、法律顧問、片區民警為主的法律輔導團隊,每學期舉辦開學前的教師培訓和學期中途的師生法治講座,為建設平安校園提供了有力保障。

學校行政、愛心人士是綠小形象的塑造者,是綠小特色發展的構建者。綠地集團、都鋼集團、宏鑫商砼、新華文軒、精創維護、善小為、富特博、都航協、新聞中心編輯等愛心企業和個人,或捐資助教助學,或公益服務,讓學校在有限的資金中積極迎接發展的各種挑戰。紅色文化體驗室由上海綠地于2021年初構建完成并正式開放:體驗室内設置了光影百年、童心向黨、時代縮影、光輝曆程等版塊,該體驗室将成為綠地土橋小學永久的黨史教育學習室。少年兒童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初步形成階段,土橋小學将以綠地紅色文化體驗室為載體,引導少年兒童樹立堅定的愛國主義情懷、民族主義精神,将紅色基因繼續傳承,為孩子們系好人生第一顆扣子。

在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方面,2020年初,當地公益組織便走進校園,為孩子們開展“垃圾也有家,分類靠大家”等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在他們每學期進校園的垃圾分類指導活動中,孩子們明白了什麼是垃圾分類、如何實行垃圾分類、垃圾分類的必要性以及注意事項等。同時,學校通過“小手拉大手”活動,增強了家庭的垃圾分類意識。為培養學生的節糧意識,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學校聘請一牆之隔的“國家糧庫”的糧緣公司副總經理擔任學校的節糧總監,每年節糧日帶領學生到糧庫參觀學習,每月到校指導孩子們如何珍惜糧食。

今年暑假,德育辦創新思路,建立了家庭班主任工作制度。聘任學生爸爸或媽媽擔任家庭班主任,讓他們來負責孩子假期的學習與健康。假期閱讀,是綠小構建書香校園的必修課,在家長的指導下,孩子讀名著,講故事,寫讀後感。

在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本着孩子的長遠發展,在外部環境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制定有利于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制度,以制度管理學校,讓師生在規範的管理中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張揚個性,在活動中不斷地完善自我、成就自我、助推學校特色發展。

議題二:從“管理”到“治理”

福建省長樂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 陳美月

福建省長樂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是區域龍頭品牌優質校,2021年12月30日長師附小教育集團正式成立,共有三個校區,集團實行“一校三區”一體化管理。作為一所快速發展的多校區大規模學校,如果在資源稀釋的背景下固守以往的管理模式,将不可避免地面對發展速度、資源配置與組織結構之間的沖突,無法實現學校持續追求卓越的管理願景,因此必須要尋找激活辦學活力的新動力。

為加快實現融合目标,長師附小教育集團成立之初就提出“五個統一”的理念,即各校區辦學與總校遵循五個統一,即領導班子統一、教師團隊統一、辦學理念統一、教學管理統一、考試評估統一的辦學思路,探索“文化 結構 制度”的新型集團化學校治理模式。

在文化上,我們依據各校區都是從千年學府衍發出去的特質,取總校“詩樂”辦學理念中的“詩”為統領,濱海校區依據辦學于數字小鎮的特點,緻力于打造“以詩言志以慧啟真”的“詩慧”特色;營前校區依據其在千畝濕地美麗洞江湖畔的特點,緻力于打造“以詩言志以雅啟美”的“詩雅”特色;鶴上校區依據其地名,緻力于打造“以詩言志以尚啟善”的“詩尚”辦學特點。這樣的“共生”,既傳承總校的文化淵源,又和而不同,精彩紛呈。

在結構上,開啟了以關系為中心的“三層三部一級共同體”管理結構設計。所謂“三層”,是指戰略決策層、服務層、協商層。“戰略層”負責學校規劃、整體管理、發展統籌、資源整合等,戰略層成員即校長室成員;“服務層”指學校具體負責管理的中層機構,為師生成長搭建平台、跟蹤管理,在教育研究、師資培訓等方面整合資源;“協商層”即通過社區共建、家校共育等方式,建立良好社區、維護家校關系。決策層、服務層、協商層分别起到引領、支撐、協同的作用。

“三部”包括管理保障部,學校将總務處和辦公室從各校區中獨立出來,設置行政副校長,将這些服務保障類事務統一歸口管理;學生成長部對德育、學生活動、社團等事務進行統一管理;教學發展部對課程、教學改進、教師發展、課題研究、職稱評聘、人事事務等進行統一管理。

“一級”指的是什麼呢?未來學校最大的級部将有28個班級,人數接近一所中心小學,“一個年級就是一所中心校”的理念應運而生。級部會建設一支扁平化的“級管中心”管理團隊,包括德育員、教務員、信息員、教研組長等,每個“級管中心”成員與學校各部門工作高度對應。如此,學校管理的層級明顯減少,教師身份的“級管會”成員直接進入級部決策層,級部管理重心下移,激發了教師的内驅力,強化了學校管理的腰部力量。

在制度上,集團将各個部門按照職能、目标、制度、流程、表格處理等方面建章立制,對原有的制度進行修改和完善。各部門根據工作實際和政策變化,建立和優化工作流程。學校每個重大事項,如采購小組、職稱評聘小組、招生管理、幹部任用等,都建立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和監督小組,依照“全面、交叉和滾動”的内審方式。全面是對學校所有校區、部門進行審核;交叉是組織跨部門内審小組,由教師、行政人員、專家、領導組成;滾動是不同部門的審查順序。如此形成“決策、執行、監督”三分離,但又相互協作,提高學校治理的科學化水平。

議題三:以人為本,全面發展

海南省東方市八所中學書記、校長 符玲

海南省東方市八所中學是一所縣域重點中學,我校本着“尊重學生個性,尊重學生成長,不放棄每一個人”的教育初心,圍繞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潤澤教育”思想為引領,以“四有四格,澤潤東方”為辦學目标,堅持走“校有特色、教有特點、學有特長”的特色辦學之路,在全力推進“五育”深度融合管理工作的同時,努力創造條件,優化學校教育氛圍,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健康發展,突出海南學生特色印記。

種樹培根,立德樹人,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我們學校圍繞“四有四格,澤潤東方”的辦學目标,以培養具有海南“特色印記”的學生為目标,探索“課程思政 本土文化”的特色教學模式,提高育人成效。一是挖掘本土文化資源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構建課程資源庫。二是樹立“大思政課”格局,實現全員全方位育人的效果。三是形成“課堂教學 本土文化”“校園文化 本土文化”“實踐活動 本土文化”的思政課程理念。四是建立了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相結合、線下與線上學生互評、學校與家庭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體系。學校建立全員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後,學校的校風、教風、學風有了明顯改善,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升,形成了“向上向善”氛圍。

以美育人,面向人人,促學生全面發展。我校遵循美育特點,紮根本土文化和時代生活,以美育“面向人人”為抓手,全面加強學校美育工作,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健全機制、加強課程建設、搭建活動平台、加強陣地建設,多措并舉推進學校美育教育。如各學科根據自身特點,挖掘美育元素,把審美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學科學習中。通過美育的滲透,師生在感受到生活之美、社會之美、文化之美的同時,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得到加強。

深耕課堂主陣地,力促教學質量大提升。我校追求教育工作的規範化和精細化,在要求老師學習貫徹四個常規,完善備、教、改、考、評、輔六環節的同時,從計劃、總結、教案、聽課記錄、周周清測試等五個方面,落實教學常規監控,規範過程性管理,包括規範課堂學習管理、規範作業管理,規範教研活動等。學校通過創設任務導向的真實情境,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構建了基于廣義思維導圖下的“三圖六構五環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思維導圖的自構和互構中實現思維的發散和創新,對學科知識網絡的構建中增加知識關聯的可視性,增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構建高素質團隊,夯實學校發展根基。我們學校勇于進行人事制度改革,優化教師内部結構、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學校大力弘揚“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師德風範,積極強化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将師德師風學習常态化,引導廣大教師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和傳播者。為了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一方面在學校内部引領幫助老師做好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營造出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實施“青藍工程”,以老教師帶新老師,幫助青年老師在業務上快速成長。另一方面,學校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和輻射作用,通過舉行骨幹教師學術報告會、示範課、觀摩課、新老師彙報課、“強師興校杯”課堂教學比賽,加強教師之間的業務交流,促進共同成長。

初心如磐,不負韶華,辦适合學生發展成長的教育。契诃夫曾說過:“困難與折磨對于人來說,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錘,打掉的應是脆弱的鐵屑,鍛成的将是鋒利的鋼刀。”初心如磐,使命如山,我們将再接再厲,不負韶華,在海南特區教育事業湛藍的天空中,留下新時代濃墨重彩的一筆。

策劃:顔源 責任編輯:李嘯

來源: 《教育家》雜志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