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秋季養生文案

秋季養生文案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8-01 01:11:26

《黃帝内經•素問》講:“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甯,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這是古代有關秋季養生的最早論述,指出秋季養生總的原則是在起居上早卧早起,在情志上要神志安甯。

秋季養生文案(秋季養生小知識)1

秋三月,是指秋天的三個月,從立秋開始一直到霜降結束,分為孟秋、仲秋、季秋。雖然秋季總的氣候特點是“燥”,但處于暑夏與寒冬的過渡季節,氣候逐漸由溫轉為涼,這三個月的養生重點也略有不同,因此秋季養生要“三步走”。

第一步:孟秋防暑、護脾胃

01

孟秋包括立秋和處暑兩個節氣,老百姓都知道一般立秋之後仍有一“伏”,夏天的暑熱還沒有過去,所以立秋之後有“秋老虎”之說。

此時氣溫炎熱,再加上初秋雨水較多,暑濕之氣較重,濕邪容易乘犯脾胃,且夏天的貪涼冷飲已經讓很多人的脾胃處于虛弱狀态,因此胃腸疾病多發。所以孟秋之月在解暑降溫的同時,要顧護脾胃。

1.預防中暑、巧用藿香正氣液

減少高溫、密閉環境下勞作,出汗後補充淡鹽水,家中常備藿香正氣液,它可化濕解表,理氣和中,不僅可以預防中暑,還可以用于暑濕感冒和胃腸炎,可以在緊急情況下緩解症狀。

秋季養生文案(秋季養生小知識)2

2.少食生冷、飲食宜平補

生冷食物易傷脾胃陽氣,所以要适當減少冷飲以及寒涼食物的攝入比如西瓜、甜瓜、哈密瓜等。民間有“貼秋膘”之說,秋季轉涼,胃口漸漸變好,但盲目進補反而滋膩脾胃,适得其反。入秋之後,可适當增加營養物質的攝入,如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等,以補充人體在夏日的消耗。

根據“秋宜平補”的原則,應選用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如魚、瘦肉、禽蛋、 奶制品、豆類以及山藥、紅棗、蓮子、核桃、闆栗、黑芝麻、菱 角、茭白、南瓜等。還可以适當進食扁豆、赤小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濕之品。

第二步:仲秋防燥、潤肺陰

02

仲秋包括白露和秋分兩個節氣,此時雨水減少、氣候幹燥、晝熱夜涼。燥邪最易損傷肺髒,人體常出現口鼻咽喉幹燥、皮膚幹裂、大便秘結等不适症狀。

秋季養生文案(秋季養生小知識)3

對此,在飲食上應根據 “燥者潤之”的原則,适當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如蓮藕、梨、甘蔗、柿子、香蕉、南瓜、百合、銀耳、蘿蔔、鴨蛋、豆漿、乳品、饴糖等。少食辛辣食物,尤忌大辛大熱之品,以防助燥為虐,化熱生火,加重秋燥。

此外古人有“形寒飲冷則傷肺” 的說法,所以飲食上在避免或減少辛辣燥熱之物的同時,不要飲冷貪涼。

第三步:季秋避風寒、打“底補”

03

季秋包括寒露和霜降兩個節氣,“一場秋雨一場寒”,尤其是中秋節過後, 秋風陣起,寒氣漸襲,氣溫會出現驟降,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容易複發或加重。

所以,此時養生的重點除了防止燥邪傷人外,還要預防風寒之邪。要适當進行體育鍛煉,提高自己對寒冷的耐受力,适時增加衣服,但不宜一次增加太多。為了預防晚秋多發的咳喘之類呼吸系統疾病,應多食具有補肺益氣功效的膳食,如用白木耳或黑木耳炖冰糖、南瓜百合煮粥、玉竹鴨肉煲湯、核桃與生姜一起嚼食等。

秋季養生文案(秋季養生小知識)4

晚秋是調整脾胃,打“底補”的最佳時期。羊肉和芡實為最佳食補選擇,可用芡實炖羊肉,或用芡實、紅棗、花生仁加糖熬粥食,還可以用蘿蔔炖羊肉食用等。這樣經過打“底補”,脾胃健運,入冬就可放心進補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