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ai虛拟人會取代人類嘛

ai虛拟人會取代人類嘛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1 02:14:06

ai虛拟人會取代人類嘛(虛拟人是如何進化的)1

文 | 王玲

編輯 | 祝彰

出品 | 數智界

1985年,英國卡爾頓電視台第四頻道決定推出一檔自己的音樂視頻節目,但在當時的英國,類似的節目層出不窮,新節目要想快速受到歡迎,并不容易。

導演洛基·莫頓主導的團隊想出了一個新辦法:在主持人身上做文章。

接下來節目播出時,出現在電視機屏幕裡的,是穿着深色西裝,通常會搭配一個太陽鏡的“AI主持人”Max Headroom。

後來,外界把Max Headroom稱為“第一位計算機生成的電視節目主持人”。

不過,這個所謂的“AI主持人”其實是個假AI,當時的計算技術還不夠先進,全運動、語音同步的人頭無法用于電視連續劇。因此除了角色的宣傳之外,Max Headroom的真實形象并不是電腦生成的,而是由真人演員扮演,為了拍攝要經曆長達四個半小時的化妝。

時隔近40年後,比Max Headroom更先進的虛拟人開始大範圍進入大衆的視野。

這一次可是貨真價實的虛拟人,他們可以直播帶貨、可以像人工客服那樣與人對話、也可以像明星那樣登台表演。

随着越來越多的虛拟人開始出現,這門新興産業也迎來了一輪爆發性增長,入局的公司越來越多,他們對商業模式的探索也越來越清晰。

這篇文章,我們将重點探讨:虛拟人到底是一門怎樣的産業?它的技術壁壘高不高?又憑什麼賺錢?

一、進化:虛拟人是如何越來越像人的?

Max Headroom誕生于虛拟人萌芽階段,同期還出現了世界首位虛拟歌姬林明美。

隻不過,在1980年代,這些虛拟人的拟人化程度很低,主要依靠手繪制作,僅僅是在外形上實現了對人類的模仿。

2000年以後,CG(計算機動畫)、動作捕捉等技術不斷革新,逐漸替代了早期手繪制作的方式。比如2001年上映的《指環王》中咕噜角色,便是由CG和動作捕捉技術創造出來的。

這一時期,出現了第一個現象級的虛拟數字人:初音未來,一個3D虛拟偶像。

初音未來其實是一款歌曲合成軟件,當時Crypton Future Media以雅馬哈的Vocaloid系列語音合成程序為基礎,開發了音源庫,并以此制作、發售了虛拟歌姬角色主場系列。

後來2012年出道的中國内地女虛拟歌手“洛天依”,同樣是以雅馬哈公司的Vocaloid3語音合成引擎為基礎,制作的虛拟偶像。

但不論是“初音未來”還是“洛天依”,距離我們現在看到的虛拟人都還很遠,因為即便有了CG、動作捕捉等關鍵技術的加持,但他們還是無法實現一個最重要的功能:與人交互,也就是說,虛拟偶像沒有人格化。

直到2016年以後,虛拟人才開始變得越來越像“人”。

ai虛拟人會取代人類嘛(虛拟人是如何進化的)2

這一年,谷歌AlphaGo戰勝圍棋冠軍李世石,成為第一個擊敗職業九段的計算機圍棋,人工智能開始走入公衆視野。

語音識别、自然語音處理、語音合成、語音驅動面部動畫等技術、以及深度學習算法上的突破,為虛拟人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簡單來說,以前要生成一個虛拟人,可能需要動畫師、建模師将人物形象一筆一筆、一幀一幀畫出來,完成原畫建模之後,再通過實時渲染、真人動作捕捉等技術才能夠實現,其中耗費的時間成本及資金成本都比較高,主要用在影視娛樂行業,比如數字替身。

但AI技術發展起來後,需求方可以直接利用AI來完成形象建模與後續的驅動、渲染,或者最初的形象建模靠人工,後續的驅動靠AI來完成,在拟人化程度不斷提高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簡化了制作流程、降低了制作成本。

比如2021年初,虛幻引擎的開發商Epic Games發布可生成高保真角色形象的工具Metahuman Creator,基于預先制作的高品質人臉素材庫,允許用戶以自動混合、手動調節的方式來快速生成虛拟人,小團隊也可以借助這一工具快速生成自己的作品主角。

這一時期,我們看到的虛拟人形象,便是常駐主持人陣營的“小漾”、可以作詩作曲的清華大學虛拟學生“華智冰”、新晉帶貨達人“AYAYI”了。

二、産業:誰在做虛拟人?

去年,“元宇宙”的概念大火,帶火了虛拟人。AYAYI、艾靈、華智冰、小诤、小漾、柳夜熙等衆多虛拟人被推出。

緊接着,行業掀起了一股投資熱潮。

開源證券在一份研報中指出,僅在2021年下半年,就有近20家相關企業完成了融資,包括IDG資本、紅杉中國、順為資本等明星投資機構。

不過,虛拟人受到廣泛歡迎并非隻因為“元宇宙”的推動,如我們上文所述,AI和深度學習等技術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虛拟人的制作門檻,所以技術進步,才是虛拟人火爆起來的根本推力。

尤其對完全依靠AI驅動的虛拟人而言,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受到語音識别(ASR)、自然語言處理(NLP)、語音合成(TTS)、語音驅動面部動畫(ADFA)等技術的共同影響。

換言之,隻有具備了以上幾個技術要素,一個虛拟人才能夠看得見、聽得懂、會思考、能回答、能呈現。

因此,想切入這一行業的玩家,需要具備以上某項或者幾項上的技術能力。

當前數字虛拟人産業鍊分為三層:

ai虛拟人會取代人類嘛(虛拟人是如何進化的)3

基礎層:主要提供建模/渲染引擎等基礎硬件和軟件。

數字虛拟人視覺制作部分的工業化流程,涵蓋了建模、骨骼綁定、動捕、面捕、渲染、材質解算等各個環節,需要用到顯示設備、光學器件、傳感器等硬件産品,建模綁定、渲染引擎等軟件産品。

這一層做得比較好的大多數是外國公司,比如大家熟知的《王者榮耀》《原神》,就是基于美國Unity公司的渲染引擎創作出來的。

平台層:提供軟硬件系統、生産技術服務平台和AI能力平台。

入局的中國企業大多數位于這一層。比如AI四小龍商湯、雲從、依圖和曠視,比如在語音識别領域做得比較好的科大訊飛。

還需要特别關注的是百度、騰訊、阿裡等頭部綜合大廠,他們基于自身在底層技術、硬件架構上的沉澱,在産業鍊布局時會相對全面,往往會提供相應的數字人技術服務平台,以及面向不同行業的解決方案。

比如網易的伏羲,能夠提供遊戲行業解決方案、空間智能互動解決方案、文旅虛拟代言人解決方案等等;

比如阿裡有一個用在電商上的AI虛拟模特塔玑,商家隻需要上傳一張商品的平鋪圖,就可以生成模特的實拍圖;

比如百度智能雲推出了智能數字人平台曦靈,緻力于打造智能的服務型&演藝型數字人,還推出了基于終端實時渲染的虛拟形象智能交互解決方案。

應用層:虛拟人所應用的各個場景。

比如,相對比較成熟的影視、傳媒和遊戲領域,以及金融、文旅等,這也是數字虛拟人實現商業化的重要途徑。

三、價值:虛拟人靠什麼商業化?

随着虛拟人的不斷出現,外界對這一産業的市場前景,給出了較為樂觀的預測。

量子位在《數字虛拟人深度産業報告》中預測,到2030年,我國數字虛拟人整體市場規模将達到2700億元。

樂觀預期背後,首先需要理解的一點是,虛拟人到底能帶來哪些價值?這決定着這個行業的天花闆,以及産業鍊相關參與方如何商業化。

從應用層來看,當前主流的虛拟人可以分為兩種類型:服務型虛拟人和身份型虛拟人。前者主要用于代替真人服務,是現實世界中服務型角色的虛拟代表;後者多為虛拟IP/偶像,意在推動虛拟内容的生産,也可以是虛拟世界裡用戶的第二分身。

ai虛拟人會取代人類嘛(虛拟人是如何進化的)4

舉例說明,拿下萬科優秀新人獎的員工“崔筱盼”、浦發銀行的數字員工“小浦”,都是服務型虛拟人,他們的出現,是要能實打實地幫助到企業;而樂華娛樂的虛拟偶像團體“A-soul”、靠短視頻火起來的柳夜熙、與周深一起登台演唱的“鄧麗君”,都是身份型虛拟人。

具體到應用場景、商業模式上,這兩類虛拟人有着較大區别。

服務型虛拟人更多面向to B市場,更重要的是如何通過AI來為企業賦能,經濟效益不在于直接創造增量收入,而是降低人力成本。網易伏羲營銷負責人湯銀辰就曾公開表示,虛拟人本質上的邏輯是降本增效,讓AI更好地服務于人類。

因為現實中有很多簡單、重複的工作,是可以被虛拟人所替代的,并且AI犯錯的幾率比真人員工還要小,還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

對入局的企業來說,他們可以向外提供成熟的服務型虛拟人、可以提供某項或多項技術,也可以為不同行業提供個性化的定制方案與服務。

這考驗的公司底層的AI實力。

比如百度打造的首個可交互虛拟偶像度曉曉,她聚合了百度在多模态交互、3D數字人建模、機器翻譯、語音識别、自然語言理解等多項技術上的能力,甚至能在高考語文作文中拿下高分,創作的畫作還能參加西安美術學院畢業展。

身份型虛拟人更多面向的是to C市場,目前主要集中在遊戲、傳媒領域,變現模式以打造虛拟偶像或虛拟IP為主,先擴大C端的粉絲流量,再通過流量進行變現。

比如,AYAYI在小紅書亮相1個月後,就相繼與嬌蘭、保時捷等國際大牌達成了合作,2021年9月成為阿裡巴巴的首個數字人員工,擔任天貓超級品牌日的數字主理人;虛拟人翎 Ling同樣成為商業寵兒,與VOGUE、奈雪的茶、特斯拉、樂町、KEEP 等品牌進行了跨界合作。

也就是說,身份型的虛拟人,商業模式的核心是粉絲經濟,類似于真人明星,通過品牌推廣、代言、參演節目、直播打賞、發布音樂專輯、售賣周邊等方式進行變現,特點是能夠帶來較高的收入增量。

樂華娛樂的泛娛樂業務收入從2020年的2110萬元增長至2021年的3790萬元,主要原因便是虛拟藝人組合A—SOUL的商業發展産生的收益,安信證券預計,A-SOUL貢獻了約1700萬的增量收入。

但這類虛拟人的要求也會相對較高,如何打造出一個一線的虛拟偶像,并且确保它能長期留在一線,本來就非易事,這考驗的,其實是品牌對IP、内容的長期運營能力。

從更宏觀的全球視角來看,在這一層面,中國是落後歐美的,畢竟,有太多中國企業都想成為迪士尼,但他們最終都漸行漸遠。

原因在于,與國外成熟的IP運營體系相比,國内文娛公司雖然已經有了IP的構建意識,但是IP持續更新與運營能力有所欠缺。

虛拟人産業是一次實現追趕乃至反超的機會,但已經處在或者即将進入這一産業的公司需要想好,要短期的利益還是長期的數字資産,在新一輪的IP孵化與商業化機會面前,這很可能會決定他們能在這個行業走多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