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計算機原理知識點歸納總結

計算機原理知識點歸納總結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2 03:18:31

計算機原理知識點歸納總結?為什麼使用位模式?因為電子設備對位模式的實現簡單(通電或不通電,高電壓和低電壓),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計算機原理知識點歸納總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計算機原理知識點歸納總結(計算機科學導論筆記)1

計算機原理知識點歸納總結

計算機組成部分
  • 三大組成部分:硬件,數據和軟件
計算機組成部分-數據
  • 馮諾依曼模型将計算機定義為一台數據處理機,他接受輸入數據,處理數據,最後輸出數據
  • 存儲數據: 計算機是一台電子設備,最好的數據存儲方式應該是電子信号,以電子信号的出現和消失(位模式)來存儲數據,即以兩種狀态之一來存儲數據。但是日常生活中的數據(文本,圖像,聲音,視頻等)不是以位模式存儲的,不能直接存儲到計算機中,除非把這類數據轉換為位模式。

為什麼使用位模式?因為電子設備對位模式的實現簡單(通電或不通電,高電壓和低電壓)

  • 組織數據 : 在數據存儲到計算機之前,需要合理有序的組織成不同的格式。将數據從計算機中輸出也需要表現出不同的形式。
  • 位模式: 0 1
計算機組成部分-軟件算法
  • 程序按一系列的指令執行使得編程成為可能,程序員通過指令集中的指令組合完成特定的運算任務,按照有序的指令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算法
語言
  • 機器語言: 程序員編寫位模式(0 和1 組合)的指令來完成任務
  • 符号語言: 随着任務的複雜性越來越高,科學家研究使用符合來表示位模式命令,這樣計算機編程語言就誕生了
軟件工程
  • 軟件工程指結構化程序的設計和編寫,為高效的程序開發而誕生的一門理論體系。
計算機簡史機械計算機階段(1930年前)
  • 與現代計算機的概念基本沒有相同之處
  • 17世紀,法國數學家,物理加布萊爾帕斯卡發明Pascsline(一種用來加減運算的計算機)
  • 17世紀後,德國數學家戈特弗裡德-菜布尼茲發明菜布尼茲之輪(能做乘除和加減 更複雜的計算器)
  • 19世紀初,約瑟夫瑪麗雅卡爾發明雅卡爾提花織機(第一台利用存儲和編程概念的機器,利用穿孔卡來控制織布機過程中經線的提升)
  • 1823年,查爾斯巴比奇發明了一種差分引擎機器(數學運算,解多項方程式)
  • 1890年,赫爾曼和格裡斯設計并制造出具有編程能力的機器(可以自動閱讀,計算和排列存儲在穿孔卡上的數據)
早期計算機誕生(1930-1950)
  • 随着電子工業發展,促進了電子計算機的發展
  • 早期電子計算機(并不是将程序存儲在存儲器中,都是在外部編程)
  • 約翰阿塔納索夫發明ABC計算機(第一台用來完成特定任務的計算機,通過将信息進行電子編碼來實現功能,主要用于實現解決線性方程系統)
  • 同一時期,德國數學家康拉德朱斯設計出通用計算機命名為(Z1)
  • 20世紀30年代,霍華德文肯發明Mark I 巨型計算機(使用了電子郵件,也使用了機械部件)
  • 在英國,阿蘭圖靈發明巨人計算機(為破解德國Enigma密碼設計)
  • 1946年,約翰莫奇勒和普雷斯波艾克特發明ENIAC電子數字集成器和計算機(第一台通用的,完全電子計算機)
基于馮諾依曼模型的計算機

-程序和數據存儲在存儲器中

計算機的誕生(1950至今)

差不多都是基于馮諾依曼模型原理,體積更小,運行更快,成本更低

  • 第一代計算機,大約1950-1959(商用計算機的出現,體積龐大,使用真空管作為開關)
  • 第二代計算機,大約1959-1965(使用晶體管代替真空管,體積更小,成本更低)
  • 第三代計算機,大約1965-1975(使用集成電路(晶體管,導線以及其他部件做在同片單芯片上)體積進一步減小,成本降低,小型計算機出現在市場上)
  • 第四代計算機,大約1975-1985(出現微型計算機,這一時代還出現計算機網絡)
  • 第五代計算機,1985至今(掌上計算機,台式計算機誕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