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敗在改變太早,而是敗在改變太晚。”——賽斯•高汀
時間可怕在不會逆轉,世界可怕在瞬息萬變。我們曾以為,人生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努力學習,聽從父母、老師的諄諄教導,找個好工作。然後做顆小螺絲釘,堅守崗位40年。
但這看似安穩的人生其實隐藏着無數兇險,其實是最危險的人生。這就是賽斯•高汀(Seth Godin)在暢銷書《伊卡洛斯騙局(The Icarus Deception)》中想為我們揭穿的騙局。
今天為大家介紹賽斯在書中的真知灼見。由于篇幅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感興趣的話大家可以買書來看。他的很多書都很暢銷,相信會對你有所啟發。
遊戲規則時刻在變,而且瞬息萬變
“工作”這一個詞是大家生活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之一。但它從出現到現在不過150年陽壽。150年前,沒人知道什麼是工廠,沒人知道怎樣叫失業——直到工業革命的出現。工業革命創造了“工作”,也給人類創造了無盡的财富和安全感。
但是,正如前面所說,世界可怕在瞬息萬變。再過二三十年,傳統的工作神馬都将成為曆史。你不要覺得這很遙遠,因為縱使你不關注,所有的變化也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而且已經要大功造成。而且,就像你不能強求有了電話、微信的現代人再去策馬狂奔八百裡加急送一句話一樣,一旦有了高效的機器、機器人和各種便利軟件,勞動型密集的傳統工作就再也無法“逆襲”,需要人手的工作隻會越老越少,找不到工作的人隻會越來越多。不止是工廠工人,辦公室精英和各類專業人才一樣面臨裁員危機。
安穩工作已成過去式。剛畢業的大學生最後做好準備接受現實:世界時刻在變,而且瞬息萬變。
全世界的畢業生都面臨着同一種窘迫:找不到好工作,養活不起自己。原因很簡單,身在21世紀,他們還在用工業世紀的思維思考。他們沒有看到,連“工作”都很快要成為過去式了。
那麼,路在何方?賽斯說,路在腳下: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主動去承擔風險,最危險的做法就是念念不忘求安穩。過去,1萬名年輕人畢業意氣風發走進了福特汽車公司,準備大幹一場。今天,仍是1萬名年輕人意氣風發走進了福特,但等待着他們的是什麼?是同一天被fire掉。
我們一直在努力用科技手段提高生産力,但高生産力卻沒能讓我們減少工作、享受生活,隻讓越來越少的一部分人漁翁得利,掌握了大部分财富。
人類害怕恐懼,所以想盡一切辦法去消除恐懼。工業革命的魔力在于亨利•福特的出現,它告訴人們:“不要恐懼,隻要按照我說的做,我保證能讓你發家緻富。”這個承諾對于當時的人們來說,太誘人。于是人們自願放棄自己探索,選擇投身工廠,等待發家緻富。
但如今,世道變了。正如賽斯所說:
“忘記安穩。今天這個世界,你必須學會恐懼,你必須時刻有危機感,準備好看着别人錢包鼓起來。但你們會有更好的生活,因為懂得恐懼的你們不再是一顆顆卑微的螺絲釘,而是真正有活力的人類。”
有人說,我不想這樣活着,我不想要有風險的人生。那你就做好随時被替換掉的準備吧!因為如果隻是别人說什麼你做什麼,你的工作就誰都可以做。換一顆螺絲釘還是螺絲釘,而且還可能是一顆更便宜的螺絲釘。如果你的工作随時可能被任何一個人替換掉,那麼還是早作打算吧,因為這裡沒有你的未來。
賽斯認為,這就是症結所在:有些人不願意離開安穩的安樂窩,不願意承擔風險,于是時代瞬息萬變中,他們的人生注定一團糟糕。在賽斯看來,離開安樂窩意味着願意向世界付出,願意等待世界的回應,不懼任何言辭犀利。下面我們就講一講這其中的深意。
“與其時刻期待假期,不如創造一個不需要假期來調節的人生。”——賽斯•高汀
過去世界是這麼運作的:如果你想要當作家,你需要找到出版商;如果你想要當藝術家,你需要找到接受你作品的美術館;如果你想要當藝人,你需要有上電視的門道。
還好,這隻是過去,而且已經永遠成為過去。網絡時代,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作家、音樂家、企業家,創造自己的粉絲團,對世界産生影響,對自己的錢包做出貢獻。但事實是,并不是任何人都會這麼做,因為人們害怕失敗,害怕别人的指手畫腳,害怕丢掉傳統觀念的安穩工作。
我們面前是觸手可及的世界,輕輕一點鼠标,你可以連接到任何人。想要創造獨特的音樂或研發牛逼的軟件,再也不需任何人的許可,随時随地都可以開始。偉大的事業不會自己找上門,需要你自己去發現和創造。
創造自己的粉絲團,激勵你身邊的人
賽斯提出了“第一個10人方法”:将你的作品展示給10個人看,如果你的作品很贊,而這10個人是對的人,那麼他們每個人都會将你的作品展示給10個人,這樣你就有了100個粉絲。如果你的作品真的很棒,每個人再告訴10個人,你就有了1000個粉絲(賽斯稱這些人為“1000個真正的粉絲”)。一旦有了這1000人,你就算是真正有了份事業,就可以靠着它吃飯,并為世界創造價值。
如果第一個10個人沒有反應,那麼要麼是你的作品有待改善,要麼是找錯了人。
什麼是連接經濟?
連接經濟時代,懂得連接的人才會成功。連接意味着連接自己的熱情、連接彼此、連接整個星球。
新經濟時代,我們可以重新定義“藝術”,将它看作是“創造的、有激情的、個人的”一切事物。
藝術家也不再局限于畫家或詩人,他可以是任何一個人,隻要他發揮了自己的勇敢、遠見與創造力,并敢于挑戰現狀。網絡讓我們得以彼此連接,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找到自己的觀衆群體,有機會成功,有機會創造藝術,成為新經濟時代的藝術家。
如果讀到這裡你心潮澎湃,那麼你已經是一名藝術家。如果你隻是默默掠過,那麼你可以努力成為一名藝術家。
伊卡洛斯(Icarus)是希臘神話中巧匠狄德羅斯(Daedalus)的兒子。為逃離源克裡特島,伊卡洛斯的爸爸為他做了蠟羽,并警告他不要自滿和狂傲,不要飛得太高或太低,因為飛得太高太陽會将蠟羽融化,飛得太低海水會将蠟羽腐蝕。伊卡洛斯忽略了爸爸不讓他飛得太靠近太陽的忠告,最終蠟羽融化而墜落,淹死在大海裡。
無論你是否注意到,經濟都在轉變。過去曾能給你帶來安全和穩定的工作、福利、醫療保健等都将失去價值。物競天擇,适者生存。在新的連接經濟時代,想要生存,就要學會創造藝術。
神話故事告訴人們,伊卡洛斯的爸爸為他做了翅膀,并告訴他不要飛得離太陽太近,他不聽忠告最終命沉大海。我們向一代又一代人講述神話故事中的教訓:穩中求勝,聽從父母——工業經濟時代最好的宣傳标語。哪個老闆不希望自己的員工聽話,相信隻有服從才能通向成功呢?
可是神話還有另一部分,有錢有勢的人希望你忘掉:伊卡洛斯也受到另一種警告,就是不要飛得太低,因為海水會将他的羽毛腐蝕掉。飛得太低甚至比飛得太高危險,因為它帶來了虛假的安全感。
“藝術是一種自我的勇氣,一種人類創造改變的事物。”——賽斯•高汀
穩定再也不能帶來從前的安穩,服從再也不能帶來舒服的人生。好在創造力依然稀缺,依然價值連城。與創造力齊名的就是同樣變化莫測、需要勇氣的事業——創造藝術。沒有人生來就是藝術家,或天生帶着藝術細胞,藝術是一種态度,一種選擇。藝術意味着尋求新領域的饑渴、尋求連接的渴望和無需指引的勇敢。如果你能如此行事,不管你名片上的頭銜如何浮誇,你都算得上一名藝術家。
“最易是産生發應,次易是做出回應,最難是發起行動。”——賽斯•高汀
【作者英國範兒。由幾個非常喜歡英國的主頁君運營,原創一些和英國有關的東西】
(關注更多钛媒體作者觀點,參與钛媒體微信互動(微信搜索“钛媒體”或“taimeiti”))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