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書山有路勤為徑感想

書山有路勤為徑感想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5 16:57:26

作者:任玲

書山有路勤為徑感想(字字落紙皆情緻)1

拿到書的第一感覺,是驚喜。

多年讀齊一民老師大作,深知他才氣縱橫筆走龍蛇,但總未料新書來得這麼快。大約是我自身雜務纏身的關系,驟一回首,時光如油蜿蜒着在忙碌的間隙中溜走,看看日曆與筆記,上次翻開書已是很久前的事了。

就像昨日還在為齊一民的黑色幽默拍桌狂笑,轉眼居然又一本新書躺在眼前——粗翻翻竟多為新作,依舊是值得坐下來細細品讀的齊氏文筆,看似大刀闊斧寫意疏狂,實則内藏玄機暗喻,總要想想,才幡然覺出不一樣的趣味來。

那還等什麼,豬八戒嗅到人參果的香味,當然是趕快囫囵吞下吃個痛快,先大肆品讀一番再說了——

書話:同為愛書人,且聊筆墨事

《神聊錄》第一部分,叫《書話》,顧名思義,講的都是關于好書的故事、感悟、神評。齊一民老師信筆由缰,娓娓道來,卻絕不在前人作品中尋章摘句充數,這一點卻與我向來讀書評論的原則不謀而合了:要給人介紹一本真正的好書,必經讀透悟通、反複品味後,再從自己的理解中“反刍”出精髓,才能算是合格的引路人與書評者。齊一民老師評論文豪之作,我又評論齊一民的雄文,層層遞進各自得趣,豈不可以贊一聲風雅了?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關于中島敦的《山月記》,齊一民老師在文章裡盛道這位“小芥川龍之介”的才氣,稱贊他新奇的思路與哲人式的處理,而我還要補充感慨,大約是自身筆力雄健的緣故,齊一民老師并未提及中島敦清麗的文筆,而這一部好書之所以十分吸引我,更多的是這種發自筆端、流瀉而出的清澈秀麗、如琉璃般内外明透的質感。好讀書不求甚解,唯體其精神才思,猶如彩雲照月,飄飄然乘風來去,讀後多麼爽快呀!出于個人愛好,這一篇是我翻開書後首先跳過去讀的部分,齊一民老師的評論切中肯綮,可惜篇幅未足,未免隔靴撓癢,讓我心憾不已,隻能看看其他書話解饞了。

《神聊錄》一作是新近完成,接地氣的齊一民老師,時常會結合當前的熱點與日常,于是在讀魯迅時,我們總常聯想到他的真知灼見似乎可等價于“思想新冠”的疫苗,立時将其重要性闡明得清清楚楚,讓沉浸在書本世界極容易飄離現實的讀者們,馬上理解到這些文學作品的價值所在了。

書話部分這樣耐讀,另一方面的原因大概還是齊一民老師極善于“反潮流”,他更願意用如椽之筆颠覆那些“偶像”“英雄”和飽受贊譽的正面形象,且等等别罵,不是說齊一民老師愛炒作蹭熱點或污蔑偉人,而是他敢于直面并承認“人性”這東西的存在,而且要高舉雙手好好鼓掌,歡迎紙面或曆史中的“偶像”迎來自己的人性回歸。

對的,在他的筆下,複原了那個夏天身上愛長痱子、年老了擔心形象不佳拒絕與粉絲見面、和出版商讨價還價賺更多稿費、拿幼子毫無辦法的魯迅。除了淩厲的戰士,他還是好面子的老男人,靠稿費養家糊口的碼字工,老來得子不會教育的老父親。在他的筆下,那個開女性小說私人化寫作先河的潘柳黛,文字幹淨不帶泥沙,被衆人诟病的濫情女作家,抛開所有毀譽和豔聞,依舊是個恃才傲物的老才女。

他看到了默默無聞的文學家,内心高傲性情真摯甚至堪稱淳樸的詩人,知書者愛書,愛屋及烏,也對書的作者有惺惺相惜的情感。所以唯有在自己的作品中,竭盡全力地推薦,用種種贊譽和自己巧妙的比喻、激烈的号召交織在一起,鼓動讀者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以令好書終于不至蒙塵。

收藏&劇評:起自幻夢,騰飛于想象

我總是很尊敬那些收藏家,他們自有文藝上的趣味和個人對藝術價值的尊重,當然不排除一些被資本荼毒至深的老先生們,一味想着升值、孤本這些銅臭掃興事,但多數收藏者,是真心熱愛那些書籍、書畫、藏品中蘊含的藝術價值,願意為之付出金錢精力,這是非常真摯純粹的愛了。我們常常在父母對子女的付出中,能見到這種無悔的貢獻,但對于塵世中打拼,往往為俗物焦頭爛額的人們,為虛無缥缈的藝術所打動,而以真金白銀将這藝術的載體歸為己有,便隻能上升到少數真正富有品味的小衆人群。

并不能因此便說所有的收藏都是高貴的,但至少愛收藏的人們,在我心中自有一番坦誠真摯的淳樸,而齊一民老師便是其中之一,從他曆來作品中所叙述的收藏經曆,他正是徹底沉迷于收藏品中的思想、情感,能從中生發出無窮意味與感慨的真正收藏家之一。而這些都要依托于他豐富的聯想與共情能力,對畫作、簽名書的辨識是有趣的,但鑒定出真品後之所以“漫卷詩書喜欲狂”,根本原因還是對書的摯愛。

收藏,是從幻夢中生出的浪漫,讀着淘來的舊書,想象着那個如流水滔滔逝去的年代,在飛馳的想象中不由得怦然心動,那是愛書人和收藏家最幸福的體驗。而要說依托想象獲得快樂的活動,對戲劇的欣賞絕對排名前列,巧了,這也是齊一民老師的癡好之一。

戲劇的世界,是假象的世界,卻照見最嚴酷的真實,堪稱翩翩飛舞于真幻之間,不時迷失自我又不時穎悟超脫的那隻莊生蝴蝶。學遍英語、法語、德語和俄語的齊一民可以欣欣然找出二戰片子快樂觀賞,而隻會兩種語言的讀者我就隻能仰賴字幕,不過戲劇的趣味即便語言不通,也能傳達大部分,就像我在齊一民老師的劇評中能讀到卓别林用語言遊戲戲弄納粹的有多俏皮多滑稽,想象出那些精彩的場面與情節,再去電腦上找來看,便發現雖不能完全聽懂,但也能跟得上爆笑出聲,欣賞卓别林卓越的演技啦!

中國戲多以情節辭藻取勝,像長恨歌,外國電影更善于場面沖突和人物豐滿性格的塑造,究竟哪一個更棒?這點我與齊一民老師觀點完全相同:經典就是經典,無分中外,垃圾永遠是垃圾,翻譯成八國語言也味如嚼蠟,呸!

值得我得意洋洋大書特書一番的,是齊一民老師在書裡談到了我癡迷過的舞蹈家楊麗萍。我敢說十年之内都不會再出現這樣真正将一生獻給舞蹈藝術,美如藝術品,像舞台獻給藝術女神缪斯的聖潔神女一般的舞者,她是靈感之火,翩然的雀之靈,如齊一民老師所說的楊舞一樣的人神難分、妖人颠倒,還更勝一籌,比孔雀還孔雀,比百鳥之王更百鳥之王,是絕對的“美”的诠釋者,美麗絢爛之藝術頂點的化身。哎,說到這不禁對見到了楊麗萍的齊一民老師,生出羨慕嫉妒恨之情了!

至于後面齊一民老師自謙“小民”開始神聊海侃的那幾章,文學部分在正經之餘,總覺得似個時刻準備“掀桌”不玩的老頑童,聊情懷之餘總想搞點事情,悄悄地給你透露些世界的真相,偏又頑皮地不說透,讓你急得要死又無可奈何。最好玩的神聊部分,大有忘年交坐下先沏一壺茶,然後談天說地想到哪聊到哪的快樂放松,不玩技巧不論境界,就這麼松弛活潑又真誠地聊天說地,這很real,很老北京,也很齊一民。

急不可待看完,熟悉的回味,新鮮的趣味,令人幾乎惬意地合上書卷,然後抄起筆來,仿佛要和齊一民老師隔空對話一般,把滿腹的感慨與思索統統“倒”出來,和這個世界打個招呼,庚子文存于此,而後又何如?

想想也許很快又能看到齊一民的新作,不由得對未來又産生了一絲期待呢。

《小民神聊錄:庚子文存》,齊一民/著,雲南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第1版。

來源: 光明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