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衛生濕巾是什麼?相比普通濕巾,它添加了消毒液成分,對某些特定菌種,如大腸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殺滅作用。
如果你看到濕巾包裝上标注類似“去菌率達99%”“有效殺滅99%細菌”的字樣,就是它,沒錯了!
很多人擔心這類濕巾添加的殺菌成分不安全,或者溫和性不夠,實際如何呢?一起來看看對比測評吧!
測評品牌心相印、得寶、清風、滴露、舒潔、Sanjun、Little Touch
測評項目
有效成分含量:衛生濕巾殺菌成分的含量。
甲基異噻唑啉酮(MIT)、甲基氯異噻唑啉酮(CMIT):緻敏防腐劑。
pH值:接近肌膚pH值更好。
測評結果1. 全部濕巾均未檢出MIT、CMIT,且pH值符合标準要求,整體表現不錯。
2. 多款産品(擠出液)有效成分含量與标示值不符。
3. 滴露的苯紮氯铵檢出濃度超歐盟标準,可能有一定刺激性。
4. 推薦綜合表現較佳的Sanjun、得寶,不推薦滴露。
所有産品未檢出MIT/CMIT,pH值均符合标準要求
濕巾目前仍屬于一次性衛生用品,但去年開始實施的《WS575-2017 衛生濕巾衛生要求》(下稱“衛生濕巾标準”)中,已規定衛生濕巾所使用的防腐劑,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或食品、化妝品原料要求。
本期測評檢測的CMIT/MIT亦是濕巾中較常用的防腐劑。由于二者是較強的皮膚緻敏物,可能引起紅腫、痕癢等不适,甚至是接觸性皮炎,對此物質含量,許多消費者關注度較高。
但本期受檢的7款濕巾中,所有産品未檢出這兩種物質。
除此之外,消道長還測試了濕巾的pH值。根據衛生濕巾标準的規定,用于手、皮膚、粘膜的衛生濕巾擠出液的pH值為3.5~8.5。
因濕巾是接觸皮膚的産品,如果pH過高或偏低,清潔過程中,可能破壞皮膚表層的酸堿值,降低肌膚抵抗微生物入侵的能力。頻繁擦拭還可能導緻肌膚過敏。
本期測評中,7款衛生濕巾的pH值從4.65~6.09不等,均符合标準要求。該範圍也比較貼近正常情況下呈弱酸性的人體皮膚,擦拭時相對比較溫和。
多款濕巾有效成分濃度與标注值有出入,滴露超歐盟标準
具有抗抑菌效果,是衛生濕巾區别于普通濕巾最重要的一點。
要想達到良好的抗抑菌效果,那麼需要添加一定的有效成分,如苯紮氯铵、苯紮溴铵、苄索氯铵、西吡氯氨、葡萄糖酸氯己定、醋酸氯己定等。
本刊所測的7款衛生濕巾中,其所标注的殺菌成分(有效成分)中,除其中一款未使用中文标注“有效成分”外,有4款為苯紮氯铵,另2款分别為苄索氯铵或葡萄糖酸氯己定。但含量均未标示是“生産用液”還是濕巾“擠出液”。
按照新出台的《WS575-2017 衛生濕巾衛生要求》規定,衛生濕巾的有效成分含量應符合産品标簽說明書标注的含量,且限量應符合下表要求:
本刊對7款衛生濕巾的擠出液進行了有效成分含量檢測。結果顯示,僅滴露、Sanjun兩款濕巾的有效成分實際檢測含量符合其包裝所标注的含量範圍。
此外,清風衛生濕巾的有效成分葡萄糖酸氯己定低于檢出限0.05%,顯示為未檢出;Little Touch未使用中文标明“有效成分”提醒,僅有英文标示。
值得一提的是,滴露衛生濕巾苯紮氯铵實測值為0.11%,超出了歐盟化妝品法規對濕巾中苯紮氯铵的使用濃度需≤0.1%的的規定,可能對肌膚有一定刺激。
苯紮氯铵是一種廣譜、高效的殺菌劑,在洗手液、濕紙巾等家用消毒劑、清潔産品中有廣泛運用。
它被确認為人體皮膚和呼吸道毒物或過敏原。美國環境工作組(EWG)将其危險評級評為6分(總共10分,1~2分為低風險,3~6分為中等風險,7~10分為高風險),并認為其對哮喘患者、濕疹等皮膚病患者是特别危險的緻敏劑。
一般來說,苯紮氯铵在濕巾中的使用濃度為0.01~0.1%。美國化妝品成分評估(CIR)專家組認為,濃度低于0.1%的遊離活性成分苯紮氯铵作為化妝品成分是安全的。但當濃度大于0.1%時,苯紮氯铵可能是皮膚和眼部刺激物。
對皮膚健康、無傷口的成年人來說,使用苯紮氯铵濃度在0.1%以下的濕紙巾,基本不用太擔心。但安全起見,最好不要用衛生濕巾擦拭眼部、嘴唇等粘膜部分,或者有傷口、長濕疹的皮膚上,以免過敏或緻使皮膚狀況惡化。
此外,EWG還提醒,經常使用含有苯紮氯铵等抗菌劑的産品,可能會導緻皮膚對其産生耐藥性。因此,控制在适當頻率地使用,更能有效地發揮衛生濕巾的殺菌效果。
《消費者報道》建議1. 不宜長期、頻繁使用衛生濕巾擦拭肌膚,以免破壞皮膚菌群平衡,以及促使細菌産生耐藥性。
2. 建議購買單片包裝,或封口設計好的衛生濕巾,以便更好地保持其殺菌效果。
3. 不建議給寶寶使用衛生濕巾哦。
【特别聲明】:本報道中試驗結果、提及品牌僅對測試樣品負責,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号産品的質量狀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