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水太幹淨,魚兒就沒辦法生存;對别人太嚴厲,就沒有朋友了。這句話道出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
楊少英書法《海納百川》作品選自:聚藝上品
我們來看一則故事:
在一個小鎮的道路旁,一位老禅師和一位農夫坐在那下棋,
這時一位行人,我們稱他為路人甲,他牽着一匹馬走過來,向老禅師打聽這個小鎮的情況。
老禅師擡頭看了看這位路人甲,問道:“你之前居住的小鎮,在你印象中如何?”
路人甲回答道:“那裡竟是些不三不四,素質低下之人,我在那住的十分不愉快,所以想換個地方居住。”
老禅師說:“施主,恐怕你搬來這個小鎮居住,也會像之前一樣失望的,因為這個小鎮的人和你之前居住的小鎮的人差不了太多。”
李志永荷花九魚圖《連年有餘》作品選自:聚藝上品
過了一會,又有一位行人來詢問同樣的問題,我們稱他為路人乙。
老禅師還是問了同樣的問題,這位路人乙回答:“我之前居住的人十分友好,我在那裡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時光,因為想來這個小鎮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所以想搬到這座小鎮居住,盡管我還非常留戀之前的那個小鎮。”
老禅師回答:“施主,你很幸運,這個小鎮的人和你都是差不多的類型,相信你們會相處的很融洽。”
許國安國畫柿子《事事如意》作品選自:聚藝上品
這時,坐在旁邊的農夫不解,問道:“為什麼兩個人都是問你同樣的問題,你的答案卻是相反的?”
老禅師笑着說:“念由心生,如果你以歡喜之心待人,看萬事萬物自熱都是歡喜的;如果你以悲苦之心待人,看萬事萬物自熱都是悲苦的。”
許宜錦國畫《四條屏》作品選自:聚藝上品
正如老禅師所說,如果我們以欣賞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那麼我們的眼中都是美好的;如果以挑剔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那麼我們看到的都是一些不盡如意的景象。
生活中,如果總是以嚴苛、挑剔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和事,那麼在你眼中世界是不完美的。如果能以寬容、欣賞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心存善念、寬以待人,這樣我們在為人處事上會變得更加遊刃有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